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2018-10-21张蕾郝利彬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防水防渗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张蕾 郝利彬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设规模和建设质量有了稳步的提升,但是即便如此,针对建筑质量的投诉情况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建筑物漏水、渗水等问题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居住体验和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为此,建筑单位必须提起对渗漏水问题提起高度的重视,重视做好管理工作,以此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将防水防渗工作做到位。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行业的发展都得到推动,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既存在着机遇又存在着挑战。人们对建筑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在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其施工技术和工艺技术,利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进而降低建筑质量问题出现的几率。

1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重要性分析

提升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可以有效克服建筑物的内部结构缺陷,提升建筑基层结构的防水性能,从而尽量避免雨水对内部结构造成的影响,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此外,渗漏问题的减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渗漏维修方面的费用,以此降低建筑物维护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性。此外,重视防水防渗技术施工,促进建筑单位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建筑防水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既有利于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建筑行业施工规范性的增强,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2建筑施工中的渗水、漏水分析

2.1屋面出现漏水渗水

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首先体现在屋面中。建筑工程屋面一旦出现开裂和膨胀以及墙皮脱落的现象,那么非常容易造成屋面出现渗漏的现象。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则体现在建筑工程屋面施工中未能严格结合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规划在规定范围内对防水层施工,这样不但导致防水层本身质量受到损害,而且未能发挥有效的防水效果。此外,在屋面防水层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未能强化监控管理,未能结合屋面容易出现缝隙的地方及时做好堵漏和加强工作。再加上未能及时结合屋面设置漏水管道。以上将会导致屋面出现渗漏的现象,导致防水层的价值未能有效发挥出来,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2.2厨房、卫生间渗水、漏水

在建筑物当中,特别是民用建筑物当中,厨房和卫生间是最容易发生渗水、漏水事故的房间,由于房间内水管排布较多,且房间用水量较大,因此显著提升了渗漏水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厨卫渗漏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管路的分布,一旦上下水处理不当或者在排水过程中掺入杂物,就可能阻塞水管,导致管路压力骤然增大而变形,进而出现渗漏问题;此外,管路排布完毕之后,一旦忽略了吊洞的封堵处理,或者厨卫墙体的防水施工不到位,也会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

2.3地下室出现漏水渗水

地下室作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容易出现渗漏水的现象。地下室出现渗漏水现象主要为大面积的渗漏,对地下室工程结构产生的损害影响较大。地下室使用随着年限的延长,在管道和混凝土之间会出现砂浆干裂的现象,一旦干裂造成裂缝,地下室的水流则会顺延缝隙向外流出,出现渗漏水的问题。此外,地下室工程各个管件在安装过程中,管件未能严格固定,或者模板过早的拆模,未能达到相关规定,与工程建设质量不符合,便会导致出现渗漏水的现象。

2.4建筑外墙渗水漏水

建筑外墙渗水漏水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墙体的承受力发生改变引起的,建筑物内外墙的承受力是不完全一致的,外墙比内墙承受力大,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外墙受雨水冲刷,风吹日晒就会腐蚀变坏出现裂痕,施工人员在作业时没有按照施工标准对外墙进行施工作业,就会出现墙体内空外实,在自然界的影响下就会出现质量问题,给建筑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3.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是影响屋面防水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此,要想做好屋面防水防渗施工,就必须从这两点入手。要选择恰当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确保屋面防水作业施工的材料是正规厂商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在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混凝土配比之后,应特别重视做好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作,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作,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减少气泡、裂缝和孔隙发生的概率。

3.2厨房、卫生间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厨房、卫生间是建筑中用水量最大的部位,同时,由于功能分布的需要,厨房和卫生间内部的装饰材料运用过多,因此也给防水防渗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厨房、卫生间防水防渗工作,首先要做好空间的合理布局,以管道、结构的合理安排以及预留孔洞大小的合理设计,保证相关管件设施与墙体的密实程度,并提高施工中的清洁度,从而达到防渗漏的效果。建筑厨卫墙体留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的距离要大于300mm。其次,要做好相关设施、装饰物品,如浴缸、管道、洗漱池、马桶等的防水处理,从而有效避免渗水渗漏风险。

3.3门窗防水防渗

建筑外墙出现漏水渗水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展开施工,使得雨水从门窗处向室内渗透,进而致使建筑物中出现大量漏水问题。因此,有关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展开全面分析,并且遵循有关设计标准和要求设计出针对性良好的防水防渗施工图纸。在进行窗户施工时,作业人员向外合理延伸了约12cm坡度,使得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得以被有效提升。在建筑项目被投入使用后发现,此方法使得雨水不会在窗户周围得以被堆积,更使得雨水的反水现象得以被有效控制。

3.4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工艺

1)防水材料的合理运用,选择防水性和耐腐蚀性较强的材料,通过防水防渗技术运用到地下室的建筑中,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对地下室顶板、底板、侧壁进行防水,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施工,做好防水防渗措施。2)为了防止裂缝的出现,必须使用具有防水性能的混凝土,而在进行混凝土的比例配置时,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地下室相关情况、混凝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另外,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还要确保管道安全,避免管道漏水,在澆筑混凝土之后,还要根据混凝土的浇筑情况而选择养护方案,提高混凝土质量。3)最后是后浇带和施工缝施工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分析施工图纸,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施工图纸、施工需求进行,在进行施工缝处理时,为了能让混凝土的接缝连接情况良好,施工人员需要提前两天对施工缝实行高压清水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渗水、漏水问题,不只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还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建筑单位务必要重视防水防渗施工,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水平、采取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物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学贺.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42.

[2] 肖明.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163.

[3] 王莉.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225.

[4] 杨金凤,焦亚军.浅谈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72.

[5] 赵宏斌.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189.

猜你喜欢

防水防渗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及应用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