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1任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任艳

摘要: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改变枯燥、机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习兴趣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时,学生就有足够勇气和耐心去面对难题。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是学好这门课程的最大推动力。由于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征仍是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赏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可以利用起来的优势。抓住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改变原有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新型课堂,让学生在鼓励的氛围中乐于去学习语文知识。

1师生互换,认可学生课堂主体性

学生如果能将自己所学讲给他人便说明他真正的掌握了这一知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换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来讲课,老师来听课。采取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所输出,对这一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自己的语文学习思维,也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具备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其次也使师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也有一定帮助。例如,在讲解《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准备,进行师生互换课堂,由学生来为大家讲解这一篇文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增添相应的问答互动,讲解结束后由老师进行点评,给学生主导课堂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

在小學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可以在课程中加入一些游戏环节,当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时,就可以感受并理解游戏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同时活跃课堂气氛,避免了学生上课走神的问题,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对语文的学习过程时刻保持着鼓励,这样不仅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假扮课文中的学生,早上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万物苏醒,学生们在花香的氤氲中朗读课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情景剧进行完成后大家可以从自己的游戏扮演过程中切实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故事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写一个怎样的结尾呈现给大家,写出这样的结尾的理由是什么,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故事的喜爱程度还是很高的,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优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3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

研究表明,鼓励能够引导学生取得成功。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切身体验在学习中收获的乐趣,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成就感。首先,教师要避免为维持课堂纪律而采取的打压学生的教学方式,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师生关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关心,例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给予表扬和肯定,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舞,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即使回答错误也要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回答,保护学生学习鼓励,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给学生设立多个小的学习目标和一到两个大的学习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及时给予小奖励,并向学生展示已完成和未完成的目标,让学生切身体会自身的进步。完成大目标给予更多的奖励,和学生一同回顾完成整个目标的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自己的成长历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学习的信心与成就感。例如,在讲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时,可以设置符合学生理解程度的教学目标,先设置一个小目标,找出自己在课文中的生僻字,完成之后再设置一个目标,可以流畅地进行朗读,最后设置一个终极目标。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课堂目标的设立,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课堂目标,就像游戏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鼓励,从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

4鼓励将课堂与生活联系,创造学生与语文的亲密感

我们所学习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语文知识也不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堂与生活联系,将语文原理简单明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语文产生亲切感,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例如,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出发,创造学生熟悉的场景,提出语文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参与语文活动,自主探索未知领域,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听听,秋天的声音》一文时,老师可以设置为户外教学,老师带领班级同学一起来到校园里感受秋天,聆听秋风吹过时,树叶刷刷掉落的声音,听听露珠滴落的声音,看大树在秋风的吹拂下摆动身体,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地感受到文章作者所要表达出的意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方法的提升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鼓励。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把握住以上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并及时进行鼓励,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动力,引领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万才.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学周刊,2017(02):57-58.

[2] 潘招娣.浅谈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173.

[3] 王月青.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之管见[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0:254-255.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前七号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