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018-10-21程国威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程国威

摘要:本文对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提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为今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动手操作能力

引言

物理是通过各种实验对物质形态的变化和各种力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所以初中物理正在向着实验教学方法不断发展,并且越来越重视实际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必由之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式。初中物理教学中所有的知识内容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清楚直观的感受物理现象,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熟练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紧密的知识结构网,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另外,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寓教于乐,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理课本内容,从而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措施

(一)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动手操作教学环境

活跃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前提条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要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动手操作环境,激发学生想要动手操作的兴趣。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往往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物理教师并未过多了解学生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这样会造成课堂氛围沉闷无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从而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也无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師应要学会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动手操作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动手操作欲望,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物理中神奇的实验现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向。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内容,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想要动手操作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 。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教师为能够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可以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即在纸上竖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然后记录下平面镜的位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的成像,在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与像重合,记录物像位置,用直线将物像位置连接,观察数据信息。物理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设置教学情境,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观察神奇的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践机会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只是将物理实验展示给学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感受物理实验变化。但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使得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实验结果。为能够更好解决这类问题的出现,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举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浮力》时,教师为能够使得学生可以更多的观察浮力的大小,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使得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和清楚为什么实验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学生操作流程不够规范,教师应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使得学生能够完成实验。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四)拓展课外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物理科目,在课本中有诸多实验内容。这样实验教师有时会给学生进行演示,亦或者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毕竟课堂时间有限,为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进行课外实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实验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3]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得学生在准备各种材料过程中,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独立思考实践,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喜欢上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课本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动手实践环境,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前提条件。所以,物理教师应要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昊然.虚拟实验对提高初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2] 董申.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170.

[3] 梁肇征.动手操作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7):111.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华家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工程造价软件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例谈培智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