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与竞赛的关系及新培养方式研究

2018-10-21高军峰张家琦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高军峰 张家琦

摘要:近年来,为了增加高校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许多高校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学科竞赛,以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在学科竞赛理论培训与实践环节上,很多高校创新的训练,造成理论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全过程只有少部分人参与并受益,竞赛已退化为少数优胜者的表演舞台。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學生参与学科竞赛积极性较低。为完善实践教学与竞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将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思想,有针对性的对全体学生按兴趣进行分组培养,以竞赛为目标,同时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安排指导老师并对其进行辅导和探讨,同时每个小组都应该有定期的任务和成果汇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从而丰富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切实培养大学生的竞赛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N91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igorously carry out Subject Competition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eaching,in order to build a talent training model combin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raining. However,i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the innovative training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resulted in a serious disconnect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nly a few people participated in and benefited in the whole process,and the competition has degenerated into a performance stage for a few winners. These factors lead to the low enthusiasm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ompeti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ransforming the subject competition content in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college students,training all students in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ests,taking competition as the goal,arranging guidance teachers for students of each group and guiding and discussing them,and each group should have regular tasks and achievements In order to enrich and perfect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the report should be made to enhanc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in learning.

Key words:Biomedical engineering;Subject competition;practical teaching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科专业,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模式是所有学生在一个大教室里共同学习,由老师在讲台上演示教学内容。但是在信息化和学生发展趋向个性化的时代,这样的教学方式俨然已经不能完全展示本专业的知识,学生也不能完全掌握基础知识和应用。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式应该要与时俱进,需要探索以实际应用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信息化时代下的“学与用”的教学模式。

把抽象、枯燥的电路原理和程序语言教学通过学科竞赛内容引导,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院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如果在学校安排的基础课程条件下,以学生兴趣为主进行小组学习,在老师带动下向某个方向深入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学生的竞赛储备技能和专业知识,增强竞赛优势。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面对二年级本科生,竞赛知识技能储备。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划分小组,跟着指导老师深入学习某个方向的知识并进行讨论和应用。以学生的兴趣分类进行专项学习,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2.提出方法

2.1需要解决的问题

1)理论学习

要以学生的兴趣进行小组划分学习进而为竞赛储备人才,小组学习若是划分合理,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划分不当,只会适得其反。那么就必须使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该方向需要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学生充分了解这些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选择。

2)竞赛应用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实际教学与竞赛的关系,因此主要研究如何将学生引导到竞赛应用当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竞赛,了解竞赛内容,自主剖析竞赛作品,并且在研究作品过程中尝试自主创新,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环境建设

小组划分学习平时可以利用网络空间探讨问题,但是仍然需要老师定期指导以及小组的成果汇报。另外,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作品都需要储存到学院的资料库作为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判别,因此教学软件及网站这些都需要考虑如何合理构建。

2.2.具体实施方法

我们计划将项目期定于2年,执行期间,不同于普通教学模式,也不同于普通竞赛的方式,将学习效果通过竞赛进行巩固和提高,将真正竞赛放置于平时的兴趣组的学习中。即将教学与竞赛融汇贯通,而不是为了了竞赛去竞赛,为了学习去学习。尽最大努力从一定程度解决教师教学难、学生兴趣差、师生互动少、竞赛去突击、竞赛成绩差等突出问题。

为了达到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的目的,结合竞赛与教学同步发展的需求,具体通过以下措施保证改革的进行:

1)将理论教学和实际竞赛应用有机结合,把抽象、枯燥的教学理论(包括課堂的PPT原理演示和教师在黑板上的演算和推导),利用互联网技术,小组成员之间自主讨论学习应用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直接,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模式,小组成员之间利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源,提升小组学习积极性和团结精神。

2)结合学生接受知识和思维活动等特点,以赛带练的模式,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竞赛项目(题目),引导学生参与到竞赛内容的学习中,定期给学生布置任务并定期汇报学习成果,另外借鉴国外”小学期”教学模式给学生布置假期任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3)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中,有机结合成果展示和解说,使学生更好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4)通过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通过探讨视频教学内容,网络上的应用成果以及剖析竞赛作品等。

5)设计教学内容,搜集网络资源,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为学生竞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2.3.分组设置

既然是用竞赛来促进学生平时学习的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那么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对竞赛内容进行有组织的培训,所以项目中分组比较重要。计划组织全年级(本科二年级)按照学生兴趣、按照学生成绩进行有比例划分,将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各种竞赛,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种竞赛组可以有2-3个小组。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各种竞赛,初步设计如下: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时间:1月底—2月初)

●分组:建模、论文及翻译(学术)、编程(主要用MATLAB、SPSS)

●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竞赛时间:4月—8月)

●分组:软件(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硬件(嵌入式、传感器、数电模电等)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时间:7月—8月)

●分组:软件(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硬件(嵌入式、传感器、数电模电等)

●蓝桥杯(竞赛时间:3月—5月)

●(单人项目,竞赛内容包含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电子设计与开发等。)

2.4最终教学改革希望达到的目标

1)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提高:通过小组专项学习,将课堂教学和竞赛应用有机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和互联网技术拓展知识,创造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加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最终促进相应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分组进行专项学习为竞赛储备人才,任何一项比赛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都能找到部分学生参赛,增加了比赛优势,不显得被动。

总之,本研究是以学生兴趣为主进行小组划分学习,以竞赛为目标,以老师指导为辅的“学与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把抽象、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增进师生互动,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竞赛能力。该项目首先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全体学生进行试验,项目完成后将形成研究报告等文字成果公开发表,相应的教学资源与软件系统保存在项目建立的网站上,可以为其它学院或者外校学生及老师进行浏览及共享,增进交流。

3.总结

本项目将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进行小组划分专项学习,避免学生盲学的情况,保证学生在某一方向上能够将知识掌握牢固,并且能灵活应用。项目以赛代练,一举三得。通过竞赛内容的学习、日常的培训,消化竞赛内容中的知识点,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外,将平时所学融汇贯通,最终,通过往的各种竞赛题目的分析和日常学习,有助于实际竞赛成绩的提高。培训过程中,非传统课堂模式,借鉴国外的“小课堂”教学模式,引进剖析探讨式教学和多媒体参与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深入探讨知识点,剖析竞赛作品优缺点。学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定期布置任务并定期汇报成果,做任务期间小组成员互相查找并分享网络资源,相互讨论,各自创新,不能千篇一律。借鉴国外的“小学期”教学模式,给学生布置假期任务,并将成果上传系统审核。

项目培养模式简单明了,以学生兴趣为主,以竞赛应用为目标,以教师指导为辅,小组转专项学习具有征对性和层次性,增请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能力。项目可以为学院的竞赛储备人才,避免出现赛前培训导致学生接受疲惫、掌握不牢的被动情况。同时专项培训可以使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极大提升,为进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总之,本研究探索了生物医学专业教学与竞赛的关系,构建以学生兴趣为主,以竞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竞赛能力,全面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当然,提出的研究方法,也不限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际上也可以积极向其他工科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1] 郝冬梅,吴水才,刘有军,王存新,张松.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20):239-240.

[2] 王春雷,韩玲娜. 电子设计竞赛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135-137.

[3] 焦腾,于霄,张杨,吕昊,李钊,梁福来. 薛慧君 张华 . 以电子竞赛促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法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7()15).

[4] 嵇晓强,曲凯歌,刘丹,崔海丹. 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求知导刊,2017()2):147-147.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PBL教学法在医用传感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课程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