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分析及治理

2018-10-21丁小蕾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旅游者景区文明

旅游者的行为即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对象是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旅游者行为的内容之一。我国旅游局公布的我国游客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其中有:随地大小便、跟团时缺乏时间观念、在文物上面乱画乱写、大声喧哗、不分场合打电话、随便践踏花草、随地乱抛丢垃圾、随地吐口香糖、随地吐痰、擤鼻涕、上完厕所不冲水等。

这里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分为三种,第一:旅游者在旅游景区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杂物,如:塑料袋、煙头等垃圾,随地吐痰、乱扔果皮、饮料瓶、随地便溺等等,严重污染公共环境。第二:旅游者在游览参观过程中,违反旅游景区或景点相关规定的行为,如随意踩踏禁行绿地、违章野炊露营和任意喂食投打动物、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画等。第三: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自身形象不雅观,如在禁烟区吸烟,在公共场合赤膊、坦胸敞怀等。

一、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者个人意识薄弱

旅游者出门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追求享受,因此在旅游参观过程中就有放任、随意的心理。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薄弱,道德素质偏低是形成不文明行为的重要原因。所以不知不觉中产生不文明行为。当旅游者离开日常的生活环境,摆脱日常的道德约束力,一些平时举止文明的人在旅游过程中可能无环境道德素养可言。

(二)景区管理不严格

旅游景区管理的不足也是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旅游旺季,尤其是黄金周期间,旅游基础设施不足,景区容量超出最大限度,服务不到位等等,严重导致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被迫违规。例如:排队买票时间过长,卫生间指向不明确等因素极为容易使旅游者的产生烦躁,从而导致出现许多不文明行为,诸如:随地便溺,随手乱扔塑料袋、饮料瓶,在文物、景观服务设施设备上乱刻乱画等。

(三)旅游经验不足

中国旅游业的真正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以后,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够全而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数量非常有限。旅游者外出的旅游经验不足,同时,缺乏应有的旅游的常识和旅游技巧,导致在旅游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乱划乱刻、破坏环境等不文明行为,这都归因于中国旅游业发展不成熟。

二、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治理对策

(一)加强全体公民对公共空间的重视和尊重

从传统的“家、国、天下”的认识中脱离出来。“家”的概念很具体,“国”的概念比较宽泛,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公共空间”则考虑不全面。所以,应在整个意识中充分的融进“尊重他人,尊重环境、尊重公共空间”。

(二)加强宣传教育

从加强学校教育做起,从孩子抓起,但根本还在于大人的影响。曾有调查指出12条小学生的陋习,其中包括:浪费水电纸和粮;打架骂人,不爱护公物、走路看书、闯红灯、乱扔垃圾,乱叶痰、贪玩、不认真完成作业、不尊老爱幼,不尊敬师长、搞恶作剧、吃“三无”小食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礼貌;上网吧、玩游戏、乱涂乱画等。再看看我们的家长,以上很多的现象很难保证不是大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所造成的。

(三)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

这一对策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比如对于随地吐痰的处罚力度,在中国普通城市罚款10元,大城市罚款50元,而在新加坡则罚款1000新元,所以人们宁愿咽回去也不吐;而在加拿大的某个城市罚款10000加拿大元,则打死也不吐。可以看出,对于这类现象的处罚力度应该加强,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游客管理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其本身素质不高,而是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比如垃圾箱的位置等,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当你身处一个比较脏乱的环境中,保持环境的意识就会降低,而当你身处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会增强。针对旅游景区等乱扔垃圾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一些环保奖励措施、跟踪清扫等管理手段和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结语

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实际上并不只是我们国家独有的现象,只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表现得较为突出,对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和由此而带来的危害基本上有了普遍的共识,从研究角度来看,有些人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也有部分从行为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而对于这些不文明现象的成因有的认为是游客自身的文明素质不高,有的认为具有深层次的道德原因,从研究的内容来看,涉及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危害、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研究的体系较为完整。但研究方法较为欠缺,大多为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较少,跨学科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从法律角度展开的研究,研究的还不够深入,专门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开展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文献还不多,尤其是较高级别的文献很少。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应该在加强游客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建立的加强游客文明素质的长效机制,全面全系统的实施文明素质教育,加强引导和教育,在公共区域和景区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探讨有效的游客管理措施,方便游客必须的需求,营造文明的游览和观光环境。除了游客自身的约束机制外,应该加强外界公共的、环境的、道德的、法律的多管齐下的约束机制,通过游客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提高游客的素质,杜绝旅游者不文明行为。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丁小蕾,1993年生,女,蒙古族,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规划。

参考文献

[1]李萌,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12.

[2]杨瑞霞.传统文化对我国旅游者的影响[J].洛阳理工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0(4):72-74.

[3]常乐茹,王寿鹏.道德发展阶段视域下的旅游者不文明行为[J].旅游管理研究,2014(3):22.

[4]王寿鹏,常乐茹.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情境因素[J].商业研究,2014(2):105.

猜你喜欢

旅游者景区文明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摘牌”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对不文明说“不”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文明歌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