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改革漫谈

2018-10-20李宏岩

知识文库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诗词古诗词文化

李宏岩

古诗词是中华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然而受到当下快餐文化的冲击,古诗词在大多数高职生眼中俨然成为了“过时”的代名词,欲改变这种现状需改变古诗词教学。

1 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获得知识,也可以使悠久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也是自我完善、发展的途径。我们从经典中可以明白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理解为人处世之道,从而自觉地将古圣先贤的教诲融入自己人生成长的历程中,自觉地内外兼修。正如“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诗词的诗力、诗理、诗情、诗趣可以改变人的性格,使人能够在浮躁中恪守一份心灵的宁静,重新认识生活,感悟人生。从诗词中可以学会一份冷静,一份忍让,一份宽容,一份坚强。尤其在当下,大量的肥皂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以及恶搞艺术等娱乐文化充斥文化市场,使得高职生的阅读取向呈现出游戏性、娱乐性的走势,这种快餐文化正在摧毁一代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现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为传统文化代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2 古诗词教学改革策略

2.1 探究背景

古诗词往往是作者因所处的环境而产生的感悟,往往会在诗词中留下作者个人经历、成长背景的印记。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对学习古诗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习者深刻了解诗词的内蕴。以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例,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却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她出身书香门第,衣食无忧,她笔下的少女生活充满欢乐,生活也是自在闲适的,如众所周知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而由于金兵入主中原,丈夫离世,因此她后期的作品情调低沉,凄苦悲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与前期词对比鲜明,反差较大,了解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精准诗词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2 重视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古诗词往往蕴含了深刻的情感、道理,只有通过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诵读,学习者才能感同身受并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味。反复诵读,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闻其声,感其情,入其境,就能如见其人,如现其形,让声音再现的形象与诗词作品中的形象互相交融、相得益彰。如朗诵《登高》就能在凄哀沉郁的语调中呈现秋天萧条的凄凉画面,再现一个体衰多病、孤独无依的老者形象;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会感受到豪情满怀的气势并还原出赤壁的壮观景象,体会到苏轼乐观超脱、自我排遣的内心情怀。

2.3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

意境是古诗词的灵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难点之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说明了意境难以凭借一张嘴、一支笔讲授的明白。古诗词凝练的语言、深邃的寓意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单纯的讲解不能企及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可视听交融,声情并茂、动静交错。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教师可播放一段视频:一个落魄的旅人,牵着一匹瘦马,跋涉在漫长的路途上,忽然一阵寒风袭来,他紧了紧衣领将头埋进衣服里,身子弯得更低了。观看视频我们可以感受到西风的刺骨,旅人的艰辛,身在他乡,思念故乡的心情。学习《声声慢》可以播放这样的视频:在秋天的傍晚,天空下起小雨,撒在梧桐树上,雨水在叶子上聚集,终于落下,滴答一声仿佛过了很久,又是滴答一声。从这滴水声我们听到了时间的漫长,听到了作者的闲愁。这滴水的声音穿过千年,滴在读者的心上,淋湿了学生的忧伤。

“诗为心声”,意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现代教育技術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即学生自己去体验情感,透过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4 以社团建设为抓手,活化经典诵读

学校应将学习经典诗词和诵读诗词保持常态化,以社团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诗词创作、诗词赏析、诗词默写、诗词诵读等系列活动,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华诗词大会》,同时给学生布置诵读任务,举办诵读思想交流会,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除此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里开展经典诵读文化节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2.5 拓展社会实践,丰富学生人生体验,营造整个社会重视经典的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成立经典诵读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走进企业、走进社区,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向市民诵读经典,宣讲经典文献的精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经典诵读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学有所用,既可以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助于营造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围。

总之,我们要借助语文课堂,用古诗词熏陶学生文化情操,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力求掀起学习、传承古诗词文化的高潮,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要求。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诗词古诗词文化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谁远谁近?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