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诱发兴趣,增强思维

2018-10-20艾菁

知识文库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师应过程思维

艾菁

学生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多数学生抱着“要我学”的消极态度。教师应尽可能有效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应该把握兴趣形成的特征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生兴趣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发展的,它要经过“有一点兴趣——产生较浓厚兴趣——稳定持久的兴趣——成为乐此不疲的内心乐趣”的发展轨迹。所以,只要能够根据这一特征,将兴趣培养循循善诱,就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以“疑”为契机,诱发兴趣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山问题开始的,又是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师应抓住“疑”这一契机,根据教材特点,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可分以下四个层次进行培养:

1.1 设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设疑就是揭示事物的矛盾,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新知识未揭示前,学生思维处于静谧状态,这时提出一些问题使新知识与旧知识产生矛盾,从而诱发学生主动思考,产生渴望学习欲望。例如,学习分数乘法后教师提出:“4÷1/2=2怎么越乘越小了?”学生通过思考可知4÷1/2是求4的1/2是多少,即求的是4的一部分,故面积小于被乘数。这样既巩固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又调整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1.2 激疑:深化思维。

激疑是指认识事物的矛盾的过程,即“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思维过程。当学生对一个事物认识到一定程度便停止思维的时侯,抓住时机激疑,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深化,使知识融会贯通。以上而提到的问题为例,弄清乘法中的规律后紧接着提出:“除法是否是越除越小呢?”让学生自己举例探讨,这样不仅可以弄清这一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感知乘除法中的联系区别,便于在头脑中建构相应的知识系统。

1.3 质疑: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好习惯。

质疑主要是指学生质疑问难。因为学生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有疑惑提不出来,这时教师可以率先示范,目的是促进学生质疑。如教学“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教师带头质疑:“在已学过的几何图形中,许多量都是相关联的,例如长方形的长、宽、面积,这三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举出大量实例,一加以论证,收到了良好效果。另外,教师应带着“人人能成才”的思想,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1.4 辨疑:通过辨析、争论获得真知。

辨疑是教师提供思维素材,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使认识由感性逐步上升为理论,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针对学生易混淆长度、面积及体积的单位,我提出一个问题:“1厘米、1平方厘米与1立方厘米是一样大吗?”让学生讨论争辩,各抒己见,充分寻找,展示论据材料,从而揭示:这三个名数是不同范畴,不可直接比较,加深学生认识。

只要能将以上四个步骤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对激发兴趣是颇有成效的。

2 以“动”为手段,强化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内容。”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多留时间空间让学生“动”起来,就会留下深刻印象,直接引导思维。

2.1 直观操作,动有童趣。

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系统利用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乐学善学,起到强化兴趣的功能。如教学“长方體和正方体的认识”,让学生拿出模型,“看、摸、量、数”,然后“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是怎样的几何形体?有什么特征?这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符合认识物体的一般过程,又让学生觉得“真好玩”,使外在的动引发内在的动——思维,达到知识内化。

2.2 重视讨论,引有风趣。

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一个互动过程,既有生与师的互动,也有生与生的互动。教学活动重视群体与个体活动的结合,抓住时机,组织讲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道分数解决问题:甲、乙两个粮仓共存粮160吨,甲仓存粮是乙仓的3/5,甲、乙两仓各存粮多少吨?学生列出算术解法后,教师点拨:“可以用方程解吗?还可以用比例知识列式吗?”学生讨论后,列出了十余种解法,极大拓宽了思路,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2.3 组织游戏,玩有情趣。

每个孩子都会有兴趣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并在其中吸取成长中必需的种种经验。通过游戏,使学生对学习中各知识点充满好奇,避免单调、重复、雷同。如设计“夺红旗”“接力赛”“这个数不能数”“勇攀高峰”等活动,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与兴趣同步,玩中有所得。

3 以“练”为途径,形成乐趣

练习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学生活动。小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消化、理解、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实现的,即日常所说的:“实践出真知。”具有促进思维作用的多种形式的系统演练,不仅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还能使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在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时,一方面要注意题型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应根据不同教学目标设计练习:如讲授新知为主的课型以基础练习为主,在有限时间内可扩大练习容量,“拔高”的题占少数;以某一知识的整理为主的课型,可逐层出示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包含知识的“纵深”扩展)等。另外还可开展一题多变练习、搭配与选择练习、对比练习等。但在设计练习时也应切忌搞“题海战术”,还应避免出题时“长短一样齐”,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下”的状况。合理安排练习,是形成长期乐趣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以趣促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捕捉“兴趣之光”,发挥兴趣内动作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素质教育在师生不断努力中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过程思维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