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求解“李约瑟难题”

2018-10-20李敏霞

知识文库 2018年19期
关键词:李约瑟科学技术科学

李敏霞

自“李约瑟难题”提出后就一直困扰着中西方的学者们,他们都曾经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给予解答,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的理论基础。但最近几年对这个问题探讨和关注的热情似乎有所淡却,然而在十九大确立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际,探讨这个问题就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试图重新引起对“李约瑟难题”的关注并尝试对学者们关于此问题的观点综合,使得我们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

中国曾经是一个输出技术的国家,特别是在15世纪以前,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如制陶、纺织、天文等方面的技术,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然而,近代科学技术却崛起于西方并非中国,而且从明末清初始中国的科学技术就渐次落后于西方。或者说,中国为什么没有与西方同时或前后产生科学技术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不仅是科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最耐人寻味的现象之一。该难题一提出,就一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都对之提出各自的见解和解替方案。因此本文试图对他们的观点综合起来,使得我们能更全面的看待问题。

我们首先了解的是西方科学技术的落后是欧洲在进入中世纪(正是我国的唐宋时期,科技达到最高峰)后实行了愚昧落后的政教合一体制,同时,农奴制依然“包含着古代奴隶制的许多成分”。〔1〕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技术进步完全失去了基础和动力,理所当然地陷入了停滞状态。但是,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欧洲人彻底埋葬了封建农奴制,把自己从宗教神学的思想桎梏中解放了出来,并使古希腊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崇尚理性,追求真理,追求人生自由成了一种时髦。在这些社会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作为古希腊自然科学复兴形式的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了。当技术得以以科学为基础时,技术就如虎添翼,呈加速度发展态势并远远超越了以经验技术为主的中国古代技术。

中国科技自16世纪以后便“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这一时期,中国科技的落后是明显的。当然,这一落后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把这些原因弄清楚,在当前科技创新的形势下,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方法上进行归纳:

1 小农经济的长期阻碍

中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限制了科学家的研究范围。虽然这种自然经济经过长期的积累下可使我国前期和中期的封建社会的科学技术取得光辉的成就。但由于长期的重农和尚农务实精神使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与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更重要的是,由于小农经济的自足性,生产方式的个体性和生产条件的简陋性,使其本身就缺乏技术革新的要求。可见,中国小农经济的长期阻碍,是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重要社会根源。

2 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束缚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制制度是另一个束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封建社会后期,封建专制制度发展成为阻碍科学进步的力量。另外,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对科学的长期忽视,与欧洲封建统治者对科学的宽容、支持的态度很不相同。第三,官学合一的科举制,使科技人才被摧残。专制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格格不入。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对创新思想的禁锢达到了顶峰。如大兴文字狱,创建八字股考试制度,这一系列的倒行逆施,不能不对科学的衰落负责任,明代中叶以后,伴随着经济史学家所称的“资本主义萌芽”和思想家所称 “实学思潮”的兴起,中国科学又开始复苏,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游记》等,但可惜由于明庭腐败和清军入关,使中国科学的发展又一次受到挫折。到了清朝,乾隆帝一手操纵了长达19年的禁书活动,使整个思想界如一潭死水。而且许多知识分子竟认为要想得到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必向西方学习,不必自己研究,只要回归“六经”即可。就在这时西方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大门,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的科学技术大大落后了。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儒家思想成为独霸天下的官方哲学后,而儒家思想只注重探索人际和谐、伦理道德的哲学思想,还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这使刚刚处于积累经验起步阶段的中国自然科学又受到沉重打击。在这个基础上设立的科举考试,明显使教育内容空疏、腐朽、无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知识分子的培养及其队伍的发展壮大,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这种缺乏民主与自由的复古主义学术道路,实难益于科学创新。

封建专制下,封建锁国的消极影响,更使人难以接触到新的科学。然而恰恰科学是需要交流的。中国从明朝起就开始执行一条闭关锁国的政策,这就阻碍了正常的科技交流。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可能看到科学技术的重大社会意义,对于西方近代科技发展也如闻“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尽管西洋传教士打开了中国人认识外部世界的一个被动的窗口,但中国封建势力关心的首先是封建制度的命运,对外来的东西一概排斥。有种夜郎自大却又保守排外的精神状态,使中西科技交流陷于中断,人们对于欧洲科学技术的新近展,以及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茫然无知,完全阻断了近代中国进行科技引进和创新的契机。

3 传统思想方式的羁绊

李約瑟博士认为, 在智力上, 中国人并不比西方人差, 在某些方面甚至更优,但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为何衰落了呢?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虽有其优势——创造了中国古代的辉煌,但又为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的落后埋下种子。

中国的传统思维第一是注重横向思维, 导致近代科技注重整体功能的宏观方向发展,或者说 中国的传统思维的特点是长于综合,短于分析,这种思维常常满足于笼统的自圆其说,不求甚解,忽视局部和个体,它缺乏定量分析手段和形式化、系统化工具,这与西方以细节分析居优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是与近代纵向发展的微观科学技术背道而驰; 第二是注重政治伦理轻自然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把人伦与天道秩序化,以人事外推天理,以天理比附人事,在这样一个广大悉备的秩序中,天地人三体有机联系起来。但一旦超出日常经验和直观推测所能把握的领域,如在微观物资结构、光学、声学以及技术设备等后面的理论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导致了自成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缺乏,这固然束缚了自然知识的独立发展;第三中国传统的价值导向注重经验实用, 导致理论的缺乏,使得古代科学停留在经验论阶段;第四中国传统的方法论注重辩证逻辑轻形式逻辑, 导致古代科技缺乏形式逻辑思维的分析推理方法从而限制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第五注重直觉顿悟方法, 排斥科学实证方法,使人们满足于空谈玄辩,听信于随意猜测,而轻视对假说与理论的实验证实,这与近代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总之, 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下, 科学技术只能向横向的方面延伸。传统的系统整体思维方式不改变, 中国就不可能诞生近代科学技术。

在此借用周召光先生的分析对以上内容的概括,他认为中国古代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对商人不太重视,没有开拓市场。因此没有推动科技发展的市场动力;中国古代没有研究自然科学的专门机构,科学知识不断积累和系统化,不能上升为理论;古代中国人还自视清高,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最高水准,不愿接受外来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善于做定量的数学分析和形式逻辑的推理,也不从事有控制的实验和对自然界有系统的观测。所以对自然界的理解常常是一种猜测,缺少科学根据。

总的来说,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近代中国缺乏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无法为潜在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就是自然和必然的了。李约瑟曾说,如果不出现种种障碍的话,近代科学也有可能在中国兴起。美国学者雷斯蒂沃在1979年就曾预言,“从21世纪开始认识的新科学可能出现在中国,而不是美国或其他地方”(见Research in Sociology of Knowledge, Science and Art”,vol.2(1979),p.25)。而今,回望中国过去5年的历程,无数个中国第一和中国创造已经证明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他们的预言一步步的被验证中。未来的科学一定属于中国。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李约瑟科学技术科学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的渊源
汉语典籍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
也谈“李约瑟问题”
科学拔牙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