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高专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

2018-10-20陈笑颜李俊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业认同学前教育专业

陈笑颜 李俊刚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H校学前教育高专学生进行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建议从多方面增强学前教育高专学生专业认同:缓解课业压力,关注专业能力;加强教育实践,充实校园活动;提升教师教育者素质,紧密联系幼儿园;积极引导干预,持续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高专学生;专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G65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70-03

一、问题的提出

专业认同是指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性质、功能和意义,接受专业身份,认可并内化专业价值,乐于通过积极的学习习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立自己的专业角色,愿意今后从事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作[1]。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喜爱程度、对专业课程的积极投入程度和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意愿还远远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教师培养提出了挑战。

目前关于学前教育高专学生专业认同方面的研究较少,各地方高专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学前教育高专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为提高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质量提出参考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哈尔滨H校在校大一、大二学生为被试,在每个年级各选取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一个艺术班和两个对口升专班分别发放问卷。共发放335份问卷,实际回收328份,有效问卷为310份,有效回收率为92.5%。其中,大一学生168人,大二学生142人;文化生126人,艺术生47人,对口升专生137人。

研究的工具采用课题组自编的“学前高专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问卷共分35道题,涉及专业选择动机、专业热爱程度、专业社会认同、对学校课程及教师教学的认同、专业学习状态、专业发展前景等内容。

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有显著差异,在学前教育专业社会认同、专业坚定性、学习积极主动性等方面,大一年级学生高于大二学生。

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并无显著差异,仅在学前教育专业社会认同的方面,对口升专班学生高于文化生。

(二)选择专业的动机与对专业热爱的程度

1选择专业的动机

调查发现,学生选择“就业前景好”的占43.9%,选择“喜欢小孩”的占29.7%,选择“父母意愿”的占12.6%。可见,由于各地兴办幼儿园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学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热爱幼教工作选择了本专业,但更多学生的动机是功利性的。

2对专业热爱的程度

总体来讲,学生对专业热爱的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见表2)。选择专业的动机与对专业热爱的程度显著相关:选择“喜欢小孩”的学生对专业热爱的程度明显高于选择其他动机的学生。

(三)学前教育专业社会认同

超过六成的学生认为社会上对学前教育专业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社会认同的肯定,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学生,对口升专班学生高于文化生。一般而言,新生入学教育会给学生以美好的专业发展愿景,大一新生专业认同度较高,而随着阅历增加,专业认同反而降低。对口升专班学生经历中专三年学习后能再次报考本专业,对专业认同自然会更高一些。

(四)对学校课程设置及活动的认同

1对学校课程设置的认同

占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更注重技能课程,分别各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学校更注重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扩招,高专学生骤增,如H校2014级和2015级三年制统招大专录取学生分别是1 468人和1 097人。学生多导致见实习基地欠缺,学生见实习时间少,教育实践是课程中的短板。

关于教育实践,78.4%的学生认为幼儿园的见实习经验对毕业后从事幼儿园工作会产生影响,其中认为是正面影响的占89.8%,认为是负面影响的占10.2%。涉及负面影响的回答诸如“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是不太够,有点没自信了”“实践应用与在校学习脱轨,老教师容易产生厌倦幼儿的思想”“幼师的生活不轻松,有点失望”等。一小部分学生在实习中对学前教育的认知产生了混乱,而实习中指导教师未及时与学生交流发现问题,未能对学生思想上的摇摆进行疏导。

2对学校活动的认同

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活动表示一般满意或不太满意,他们认为一些活动与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关联不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更多地认识幼师这一职业的价值和乐趣,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幼儿舞蹈大赛、模拟授课比赛、幼儿歌曲弹唱比赛、玩教具手工作品展等。

(五)对学校教师及教学的认同

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进而影响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对学校师资力量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分别占13.5%和45.2%,表示一般满意、不太满意及不满意的分别占30%、10%、1.3%。H校是在优化职业技术和师范教育的大环境下由原来的中专升为大专,学校格局提高,但是教师整体素质还需经过长时间的积沉来提高。不到六成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师能够联系幼儿园实践。可见作为未来幼儿园的教师,未能紧密地将所讲内容联系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

(六)专业学习状态

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一般,选择“积极、主动的学习”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25.8%。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明确的专业学习目标和规划”。在“以下哪一项与你现阶段的情况较为相符”的多选题中,222人选择“专业课我能认真听讲”,251人选择“我会及时认真地完成专业课程作业”,127人选择“我把很多時间用在所学专业上”,57人选择“我经常阅读和专业相关的书籍”,94人选择“我积极参加和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这再次印证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这与幼师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学生为了成绩能够较好地完成课业,但是在拓展视野和参加实践活动方面明显不够。

从调查结果看,学习情况与选择专业的动机、热爱专业的程度显著相关,即自主选择专业、热爱专业的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情况存在年级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大二学生学习情况明显比大一差。剖析原因,主要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一般学生每周累计只有8节课的时间没有课程安排。学校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开设大量的艺术类课程。很多学生在大一时初学这些课程时会信心满满,努力进取,但是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要利用大量课下时间练习或完成作业,课业压力大,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进而专业认同感降低,影响专业学习。

(七)对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的认同

1对专业发展前景的认同

对专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或比较看好的学生近六成,一般看好、不太看好、非常不看好的学生分别占39.8%、3.2%、0.6%。

近六成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提升学历或继续深造,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还会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同时,这与年级显著相关,即大二学生专业坚定性下降,明显不如大一学生。

2对就业方向和地域的认同

68.1%的学生表示毕业后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从事学前教育相关工作,66.1%的学生表示毕业后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从事幼儿园工作。这与对专业热爱的程度显著相关,专业情感对学生职业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学生对幼儿园工作比较认可,原因主要是“专业对口”和“喜欢孩子”。幼专生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但仅有三成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就业,近一半的学生只想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3对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认同

超过六成的学生认为幼师的工资待遇不太好或非常不好。可见,工资待遇是幼专生成为幼儿园教师的巨大障碍。

四、建议

(一)缓解课业压力,关注专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学前教育职业需要为目标,以保育和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为核心构建[2]。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强技能、应用型幼教人才为主,课程以技能课为主,兼顾理论课,总体定位是合理的,但是学生课业压力大不容小觑。可以精选课程内容,把原来的语言教法、数学教法、科学教法、美术教法、社会教法等课程整合为“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既符合幼儿园活动的整体性、融合性,又最大优化课程,提高教法课程的一致性、连贯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关注技能培养容易走入误区。比如美术课过多关注绘画技能,学生容易走入“怎样画好一幅画”的误区,而非努力成为“用绘画作品进行环境创设”或者“通过幼儿的绘画来观察、分析幼儿”的幼儿教师。掌握专业技能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专业能力,因此建议将一部分艺术类课程设为专业选修课,有兴趣、有特长或有需要的学生可以选修。

(二)加强教育实践,充实校园活动

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有对幼儿及学前教育最真实的了解和体验。针对幼儿园实习基地匮乏和实习学生多的问题,可以尝试将见实习贯穿于学生大学三年中。除了每学年的集中实习外,还可以安排学生每学期在定点实习基地实习,将知识与技能在幼儿园实践中融会贯通。此外,要扩展实习的范围,将早教机构、儿童活动中心、儿童福利院等机构纳入进来。

在研究中还发现,体现专业特色的校园活动很少。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与幼儿园教师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活动及比赛,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

(三)提升教师教育者素质,紧密联系幼儿园

顾明远教授认为, 教师教育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素养: 首先应该和一般的教师一样,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第二要具有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事业的认识,第三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身教”和“言教”,第四要善于告诉学生怎么把知识教给学生[3]。从研究中发现,提升幼教人才培养水平,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专业,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尤其要在教育教学中增强对学生作为未来幼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如理论课教师注意自己的教态,以抑扬顿挫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吸引学生,学生在模拟幼儿园教育活动时也会加以模仿;再如在讲解学前教育理论时,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不时地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自然在幼儿园实习时注意以幼儿为主体。为此,教师们要定期下幼儿园,落实“下园听课制度”,熟悉幼儿园教育实践,将所讲学科紧密联系幼儿园实际。

(四)积极引导干预,持续传递正能量

在增加高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量的同时要关注质的培养,加强对不同年级、性别、生源背景学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认同干预。

除了新生入学教育,还应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不断渗透专业认同意识,加强师德教育,这应当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连续过程。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关注低年级高专业认同的假象,辅导员及职业规划课教师要持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一入学阶段,应重点激发并培养其专业学习的兴趣。随着课业的增多,应加强学法指导。临近就业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鼓励学生投身学前教育。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专院校责任重大,应宣传国家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制度,吸引学生回到家乡工作。

针对不同生源背景,要注意加强文化生的专业认同。专业认同与专业态度的形成不是通过灌输、教化,而是通过实践感悟与体验,认识到专业的价值后生成的[4]。除了平时校园中的氛围熏陶之外,幼儿园实习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实习指导教师应在实习期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充分挖掘实习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与学生一同分析负面影响,将实习作为培养学生专业认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宏,龙喆.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内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52—153.

[2]李跃文,杨兴国.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师学前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1):136.

[3]邱超.中國教师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顾明远教授访谈[J].教师教育研究,2014(1):85.

[4]陈萍.浅谈五年一贯制师范生专业自觉培养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3(9):95.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专业认同学前教育专业
高职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情绪关系的研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护生专业认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