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文化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初探

2018-10-20陈芳夏斌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双创教育儒家文化教学能力

陈芳 夏斌文

摘要: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也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如何提升双创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儒家对教育的作用、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过较系统而精辟的阐述,这些教化育人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能给从事大学生双创教育教学的教师们带来深刻的启迪。双创教育教师要开拓视野,积极学习,改变封闭式教学方式,努力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从事与生产一线关系密切的应用型科研,并把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教学能力。

关键词:儒家文化;双创教育;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31-03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全国普通本科高校中有半数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现阶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录取院校,这些学校的办学定位都应该是应用型而不是科研型。如何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对接社会需求是这些学校都必须要考虑的切实问题,而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课程的开设则尤其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双创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双创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截至2016年底,全国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相关课程达2 300多门,高校双创教育协会、创业俱乐部超过1万个,全国高校双创教育教师超过26 000人(数据源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也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如何提升双创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就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说到双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就不得不想到千百年来早已融入了中国人血液的中国儒家文化和它的教育教学理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有了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经典论著《学记》,诞生了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化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儒家对教育的作用、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很多方面都做了较系统而精辟的阐述。两千多年来,这些教化育人的理念和原则不仅经受住了教育实践的检验,而且至今仍然闪烁着生命的火花。

一、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及教学现状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体系、文化内涵、政策支持等方面相对较弱。虽然近年来这些院校纷纷开设了双创课程,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总体看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发展不足且不平衡。缺乏作为双创教育开展保障的合格师资,是目前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双创教育的难点之一。

1师资力量不足

(1)教师数量少,生师比过大。全国高校双创教育教师虽然超过26 000人,但是相对于几千万的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来说则显得生师比过大,再加上各高校地域发展、办学条件不平衡等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双创教育师资数量上还需要加大投入。(2)教师资质不高,知识构成有短板。双创教育课程对任课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全方位要求,而从事双创教育教学的教师主要由学生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构成,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在企业、社会等实务部门的历练及创业实践经历,这就好比由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来当游泳教练一样,无论把理论怎样讲到位,也还是有所欠缺。

2教学效果不如意

与发达的国外双创教育相比,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创课程教学显得形式单一,内容单调,观念陈旧。教学形式上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为主,缺少互动式、体验式的学生学习环节;教学内容上更多的是偏向于各类政府政策、双创的基本理论、案例分享等纯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的传递。这样的教学更多地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并没有传递出双创教育的精髓和实质。

双创教学中存在的上述这些现象其实是与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相悖的。儒家对此早就提出了批评:“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1]702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只求进度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觉性,教学怎么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要想进一步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双创教育进程,大力提升双创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必不可少。

二、儒家文化对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双创教育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的启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儒家文化中有关教化育人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能给从事大学生双创教育教学的教师们带来深刻的启迪。

1教学相长,提升双创教学水平

提升教学水平离不开教师内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首先,高度重视双创教育对于国家、社会及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双创教师也像社会上部分人那样对双创教育持怀疑态度,思想上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那就不可能在教学能力上有所提高。其次,明確教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自觉践行“学学半”[1]69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698的教学相长教学原则:一是不断虚心学习。一个半路出家且缺乏双创教学的学科背景、理论素养和实践经历的教师不会因为担任了双创课程教学,就自动掌握了双创课程的教学方法、内容、技巧,就自动地具有了高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只有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146的态度虚心学习,才能不断弥补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不足。二是主动探索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2]31学习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除了学习还要不断思考、探索、实践、总结,学会在双创教学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努力发现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主动以学促教,以教促学,不断促进自我教学水平的提升。

2尊重规律,提升双创教学效果

(1)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双创教育的目标与核心不是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创业者、企业家,而是要完成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可是,因家庭环境、求学经历、个人性格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又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只有以个性化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对待不同的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不同学生的潜能,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儒家反复强调的因材施教法。在当前的双创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个体上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区别对待:思想保守者,多鼓励其逆向、发散思维;意志薄弱者,多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性格孤僻者,多加强其团队合作训练;文科生,多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理工生,多激发其感性思维及想象力;有创业潜力者,多指导其参加创业实训及模拟演练……教师要始终在双创教育的目标与核心指引下,一方面注重对学生人格品质、思维方式和能力素质的锻造培养,一方面注重对有创新创业潜力学生的发现发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双创教育的教学效果。

(2)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蹊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1]708,欲速则不达,任何学习都需要先从最简单、最基本的练习开始,由易及难、从浅到深,逐步提高。双创教学当然也要遵照学生这样的学习成长规律,否则必然是白白浪费了时间、精力、资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所经历的中小教育多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之所以饱受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阻碍了中国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使得中国学生们更多地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不习惯主动进行知識探索和独立思考。这必然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双创教育之间形成短时间难以解决的矛盾。既然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么教师在进行双创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拔苗助长和急于求成,要遵循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不陵节而施”[1]703“学不躐等”[1]699,想办法从训练学生改变思维、学习习惯入手,循序渐进地去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养成,进而才能逐渐培养锻炼出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3)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自觉能动性。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个双创教师仅能传授给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概念、常识还不够,还应该善于激发起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这一点如何能够做到呢?答案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1]704这就是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一名双创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就要能够在教学中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么几点。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多理论、少实践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在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思想及养成勇于创新创业的思想上下功夫,在如何把握好分寸做到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不让学生感觉被强迫完成学习任务上下功夫,在如何抓住教学重点不面面俱到又能讲清带有启发性的关键上下功夫,在如何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模式与平台将学生的创意作品转化为创业产品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火花。“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1]70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139儒家教育观点认为抓住最佳时机因势利导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之一,要抓住最适宜的时机进行相应教育,不然,“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1]703一旦错过应该受教学习的时机,则事倍功半。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良好学习阶段,在双创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心中往往不难冒出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灵感,难的是如果没有人为地刻意攫取,这些灵感将稍纵即逝再难追寻。所以,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双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相机施教,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新创业动机;要细心观察,帮助学生敏锐地捕捉住心中瞬间闪现的灵感火花,并将灵感火花点燃成为创意作品,将创业作品进而转化为创业产品。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双创教学也不例外。在双创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掌握并遵循上述教学原则和规律,才能真正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寓教于乐,增强双创教学课堂吸引力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双创课堂还没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甚至有不少学生还对双创教育比较陌生,这必然要让双创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双创课程教师需要运用儒家“寓教于乐”这一法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12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1]701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儒家教育理论认为没有任何兴趣仅靠强迫难以维持学习,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设法让学生“好之”,学生才能“乐之”。做到这一点可不太容易,要求教师要舍得花大力气去彻底改变沉闷、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双创课堂鲜活起来。一方面,可以多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内外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小游戏、小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悟。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头脑风暴之类的小游戏,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另一方面,充分做好课内外各项教学活动的相互结合,例如:课外安排学生完成一些新颖有趣的小练习,组织学生参加双创实践俱乐部、创客空间之类的社团活动,来巩固课内学习效果,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之间、学习与休息之间的辨证统一。

4知行合一,重视双创教学实效

双创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其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首位。“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1]701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中的模拟实践环节。这要求双创教师不能够只是脱离实际地纸上谈兵,而是要深入企业、市场去捕捉专业最前沿的社会需求,并将这些转化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一方面,发挥集体交流学习的作用,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诸如创客大赛、创业沙龙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借助集体的力量相互交流学习,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运用公司运营沙盘模拟、校园孵化基地创业项目演练、创业实验、企业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式和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实效。取得了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才最终能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

结束语

习近平说过,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儒家文化确实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教师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和传承的方法和理念,但是“互联网+”时代,光有理念和方法还不够。作为双创教育教师,一方面要进一步开拓视野,积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双创教学理念和方法,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并创新性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要改变封闭式教学方式,积极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从事与生产一线关系密切的应用型科研,并把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教学能力,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的发展扫清障碍,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礼记/胡平生[M].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

[2]诸子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5/c1024-2572 9181.html.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many aspect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Confucianism has a systematic and incisive exposition of the role, purpose, content,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education. These education theories and methods still can provide profound enlightenment for teacher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teachers shoul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learn actively, change the closed teaching method, try to combine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society to engage in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 the research results into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is way, they can really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Key words:Confucian cultur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y

(責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儒家文化教学能力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