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小组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8-10-13崔少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合作小组凝聚力班级管理

崔少珍

摘要: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是指在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管理全过程的教育组织方式。较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而言,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更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间的沟通交流,并最终通过小组的有效自治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89

一、引言

2014年我校开展了“有序、有趣、有效”构建成功教学模式,“文雅、儒雅、高雅”打造特色示范学校的新课改。在班级管理模式上,我们采用了“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然而,在实施和推进“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尚未成熟,需要接受教育、引导和帮助,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组织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中,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推动合作小组建设从他组织向自组织发展。三年来,笔者在“合作小组”方面不断学习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

二、师徒合同在小组合作中春风化雨

2014年,笔者接手了334班,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笔者对334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小学毕业成绩和一些问卷问题。通过调查发现334班的学困生比较多,所以在分组时,笔者给每个小组都分了一名学困生。在小组分组后,笔者也和这11名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在这11名家长中,只有2名学生家长非常负责任,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都与家长的付出不成正比。剩下的9名家长与孩子的养成教育都有直接关系,因为他们反复强调:孩子从小就是这样,教师叫一叫,孩子好一好,之后就又恢复了常态。家长的懒惰和放任自流造成了孩子行为习惯和成绩的双差。面对这样的家长,笔者只能另辟蹊径。恰逢年级进行学案先行,小组合作的教学改革,于是笔者想出了师徒三人行和黄金搭档的师徒办法。

师徒合同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优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学生的知识在沟通中得以生成,在交流中得以巩固,在共享中得以倍增。通过此活动,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达到“平时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的效果。

“师徒结对”的徒弟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有待加强,学习成绩有提升空间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要想方设法提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要始终关注他们成绩的变化。另一种是平时就学得很被动,很吃力,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注意力根本不在学习上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关键是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规则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使他们长大后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守法公民。

培养后进生的规则意识源于《56号教室》的一段话:我和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亚们在旅行途中的每个小时,都会因为他人的称赞而暂停脚步。有些人认得我们,有些人不认得,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从不问我们测验分数或平时在校成绩。他们之所以拦下我们,是因为孩子们极为得体的举止。人们注意到他们的礼仪、倾听技巧,以及出于对他人尊重而压低说话音量的行为,这些都是同龄孩子普遍欠缺的。

良好教育的试金石在于培养出来的公民是否能规规矩矩的生活、工作,彼此竞争和合作,是否孝顺父母,敬老尊贤,奉公守法,知人情,懂世故,而又有责任心,他是否照顾妻子儿女和父母亲?是不是一个好邻居?一个可靠的朋友?

有了这样的理论做指导,334班的这几个学生中,有三个带钥匙的:一个负责开门,一个负责锁门,还有一个负责考试前布置考场时开后门;两位女生负责张贴校报,政教、学生会下发的通知;一名男生负责向年级汇报班级人数;一名男生负责拿粉笔;一名男生负责电脑;还有一名男生负责信息课,体育课关教室的灯和门。

这些学生都在班级的重要岗位上担任职责。笔者曾和全班同学说,没有某个同学的早到,你们就无法按时进行早读;没有某个同学的迟走,你们的个人财产就会丢失;如果某个同学不来,咱们的出勤人数就无法向年级汇报;如果某个同学缺席,电脑就不会正常运行。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保证了334班有序的教学和学习,所以对待他们要有尊重和感激之情。正是这种尊重,两年来這些学生从未请过假,一直坚持在校学习,并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里,笔者想说说朱同学的故事:小朱负责334班的电脑开关,刚开始接受这个任务时,下课了电脑还开着,他人早就跑到操场上踢足球了,笔者只好派学生到操场上把他叫回来,让他先把投影上的指示灯关掉,一来节约用电、二来延长投影仪的使用寿命。慢慢地,小朱从刚开始的一天叫多次逐渐发展成偶尔叫一次。三年来,小朱不仅把电脑及相关仪器维护得干干净净,而且还学习了很多电脑知识,几乎成了半个电脑专家。孩子自信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更是在九年级的足球比赛中成为一战成名的球星。

刚才笔者主要谈了对后进生如何培养规则意识,那么如何提高第一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呢?有了师傅,不会的问题有人问了;以前从来不去教师办公室,有了师傅领上一块去,也就去了;刚开始师傅问题,自己蹭听,后来逐渐自己也敢和教师沟通了。有了信心,有了兴趣,成绩也一点点有了进步。

除此以外,每个徒弟的师傅要把当天徒弟在校情况如实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及时进行管理。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生给予笔者的回报大大超出了笔者自己的预料:1. 带动了成绩暂时落后学生的成绩;2. 消除了后进生的自卑感,培养了他们的规则意识;3. 提高了学优生的抗挫能力、与不同学生沟通、融洽相处的能力。

三、班级文化在合作小组中凝心聚力

班级文化是一种让学生有共同心灵归属感的精神牵挂,是我们班主任凝聚力量、凝聚人心的粘合剂,它常常能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思想氛围,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然会懂得使用班级文化,增强孩子们热爱这个班级,喜欢这个班级,并以生活在这个班级为自豪的思想感情。

“让墙壁说话,让花草育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会陶冶我们的情操。如何以合作小组的形式体现班级的文化建设?为此,笔者首先召集了各小组长召开了会议,会议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中小组长的作用举足轻重,要求小组长们要树立“我很重要!”的思想意识,潜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勇气。会议即将结束时,笔者宣布了第一期展板的内容,很快每个小组的组名、组长、小组成员的简介就用彩纸张贴在第一期的班级展板上了。正当笔者思考下一期的展板内容时,小组长们纷纷献计献策,想晒一晒各小组成员的获奖证书,就这样各小组成员琳琅满目的书法、乐器、作文、英语证书复印件张贴在了第二期的展板上。笔者在佩服孩子们奇思妙想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小组化班级管理满足了现代学生受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让学生体验到了成长所带来的快乐。在“我能成功!”的信条感召下,小组长们没有止于尝试,反而敢于挑战自我。进步学生的进步箴言,艺术节表演的节目照片和队列比赛的照片,每一位科任教師与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的合影……这些展板上孩子们经历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现在还能一一浮现在笔者的脑海中。所以,一个班主任当他用文化来管理班级的时候,个人权威将演化成为一种如沐春风的教育环境,而不仅仅是教育手段。

除了在环境上渗透班级文化外,在小组化班级管理中,笔者还建立了制度管理,如矛盾协调机制、教育引导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等。因为制度是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依据。有了制度,小组化班级管理就有了依据,班级管理就由教师管理转变成班委管理,由他律走向自律。所以一个班主任,当他用文化来管理班级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的班级管理已经不仅仅是管理的一种状态,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他培养的学生,已经不仅仅是不用自己天天跟的学生,而是自觉自主发展的人。

同时,笔者还通过小组组织一些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如为身患白血病的同班同学募捐;过新年时给科任教师发送祝福短信;母亲节时学生和母亲互相写信,表达感恩和期盼。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使学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所以一个班主任,当他用文化来管理班级的时候,情感是他做教育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他用对学生的爱来做教育工作,但是不仅仅局限于用爱来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三年来,笔者一直采用“小组化班级管理模式”管理班级。这种管理模式首先带来的是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改变。以前基本全是教师一对多,生生之间的互动相对比较简单,也比较散乱和随机。随着小组成员之间因为任务频繁地合作交往,小组成员之间,也就是生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丰富复杂。所以在小组化班级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中,用集体的力量,将学生对自身的关注置放于其与他人、与小组与班级的有机联系中,在集体中促成学生个性的张扬、品质和能力的生长。这也许就是小组真正的力量所在。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 045000)

猜你喜欢

合作小组凝聚力班级管理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