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的探讨

2018-10-13项春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素养培养

项春义

摘要:随着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盛行,现阶段处于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及强化,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入课本及教材知识点挖掘教材中蕴含人文素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为了分析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人文素养的教学途径,笔者针对加强人文素养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46

初中历史与社会属于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基础教学课程之一,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视从学生实际生活着手,培养及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民族精神及公民意识,符合现阶段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与社会的特点,转变及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养的意义分析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养能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相关标准,且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强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授给学生深刻的道理,让学生在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的基础上培养自我修养,通过历史事件及社会实践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及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帮助学生从历史与社会文化中学习人类的发展经验,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程度。初中生由于年龄、心理的特殊性,初中阶段处于思想极端及叛逆的时期,通过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学习正确的处事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人文素养的教学途径

1. 实施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及审美观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重视对学生审美观及价值观的培养,审美观及价值观属于人文素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性格、思想及为人处世重要的培养阶段,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授相应的基础知识点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及价值观,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及科学的审美观及价值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健全及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是中国人”第十二课时“我的祖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相应的自然资源风景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壮美山河,通过图片及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地形的多样性,展示沙漠、草原、黄河、长江、高原冰雪等美丽的风景,引导学生在课堂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及风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营造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及教学氛围,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了顺利及高效地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阶段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在知识点、能力、情感及思维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培养及促进。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快速融入自主学习状态,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培养一种人文主义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进行“至高无上的皇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古代封建王朝内皇帝的权利表现电影、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枯燥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及客观分析,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 组织及开展相应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发展为历史课外活动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及平台,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每一章节均具備相应的活动课程,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将课本内的教学知识点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设计及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近距离地体验历史,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践生活过程中就“社会公益”这一话题进行相应的调查及统计,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人们对于公益的看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观念,最后通过活动的开展及完成培养学生体验活动成果的自豪感及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素养教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及审美观、营造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及教学氛围,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组织及开展相应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途径及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强化。

参考文献:

[1] 符悦东.浅议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文理导航(上旬),2018(2).

[2] 陈晓平.探究生本教学在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6).

[3] 林志文.从成才角度探析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J].成才之路,2014(11).

[4] 曹文英.论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7(9).

[5] 薛文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2).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中学 32520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素养培养
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