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孤残儿童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2018-10-11文春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先天性病房心脏病

文春燕,马 燕

(新疆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大血管及心脏的形成出现障碍或异常现象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现象,或是由于胎儿出生后本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及时闭合的现象引起的[1],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及生命安全。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治疗过程中有效护理措施十分重要,为了分析优质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我院针对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1组5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8:22例,年龄1至13岁,均值为(7.63±2.56)岁;2组5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7:23例,年龄1至14岁,均值为(7.96±2.74)岁。

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之间对比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可对比。

1.2 方法

1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一般护理,2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及认知程度较低等因素,多数患儿一入院就表现得特别焦躁不安、看见身穿大褂的医护人员就害怕,护理人员应简单为患儿布置病房,病房应以温馨的彩色系为主,在病床上摆上各种小玩具及书籍等,供患儿玩乐,与患儿进行小游戏,获取患儿的信任,与患儿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告知患儿自身疾病及治疗的意义,提高患儿的认知程度及配合程度,为患儿缓解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在病房内摆上儿童读物,告知保育员可以采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保持患儿稳定的情绪;(2)安全护理:在病房病床旁设置相应的床档,将病床量变的扶栏摇上,避免患儿在病床上蹦跳导致的摔伤现象,在针对患儿实施测量体温操作时应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在一旁看守,防止出现患儿将温度计拿出或咬破等意外现象的出现;(3)术后优质护理:手术后患儿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及不适现象,护理人员应适当采用精神转移法、视觉转移法及听觉转移法等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定期在病房内播放相应欢快的儿歌及广播,缓解患儿的疼痛,指导保育员在一旁安慰患儿,给予患儿加油打气,鼓励患儿像“战士”一样打败疼痛及病魔,针对哭闹严重的患儿可以采用抚触式安抚的方式平缓患儿内心。术后针对患儿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针对术后患儿伤口渗血及局部皮肤情况进行观察,保证敷料的清洁与干燥,及时更换并保证通风,所有的护理均应在无菌原则下进行,减少术后感染现象的出现,且术后应给予患儿适量的药物预防及纠正低心排血量等并发症的出现。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后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等指标。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100.00%;疼痛评分: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分数越高患儿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7.98±1.36)分,2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5.63±2.01)分,两组相比:t值=6.8471,P值=0.000;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后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后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优质护理属于临床中发展较为迅速的护理方式之一,优质护理主要要求护理人员根据自身掌握的护理专业知识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出发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高质量的个性化护理措施。[2]本次观察过程中主要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及术后的并发症及疼痛等方面的护理措施,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相应的优质护理能否很大程度上缓解患儿术前出现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及疼痛的现象,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3]。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2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后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一般护理的1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先天性病房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换病房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