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镇痛在导乐陪伴中的临床运用

2018-10-11王雪霞俞秋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导乐体位产程

施 荣,王雪霞,俞秋艳

(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被认为是女性天经地义的角色天赋!分娩必痛已成为一种固有模式,在医学疼痛指数上,产痛仅次于烧伤灼痛,排在第二位。据统计,对于分娩疼痛,约有44%的初产妇感觉疼痛难忍,甚至达到“痛不欲生”的地步,其实是和心理因素有关[1]。为了缓解产痛,临床上使用很多分娩镇痛方法,运用较多的是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药物镇痛为椎管内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有拉玛滋呼吸分娩减痛分娩法等[2]。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疼痛的承受力和感受不同。由此许多准妈妈为了免受分娩之痛而选择椎管内镇痛或剖宫产结束分娩。椎管内分娩镇痛虽然可有效减轻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反应,但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发生率,高于无椎管内分娩镇痛产妇[3]。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以及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由此为了能帮助产妇缓解由于产痛带来的恐惧、紧张情绪,在产程中使产妇更好的达到放松状态,我院从今年6月份开始,为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在产妇全程导乐陪伴中,尝试运用治疗性音乐,配合呼吸法、自由体位、抚触、按摩、曼舞、分娩球等方法进行系统服务,结果发现较多产妇都能感觉到放松、舒适,更有信心正确面对产痛,从而顺利度过分娩期,效果满意,现将个人心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06-11月在导乐陪伴中采用音乐镇痛的产妇150例作为观察组。2017年01-05月在导乐陪伴中未采用音乐镇痛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初产妇、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重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产妇临产后,宫口开大3cm时进入单间分娩室待产,有一位家属及助产师陪伴。在产程中没有镇痛音乐氛围下指导产妇自由体位促进产程进展。

1.2.2观察组产妇临产后,在待产室待产时即给予听柔和的轻音乐。当宫口开大3cm时进入单间分娩室,有一位家属及接受过音乐镇痛分娩培训的助产师陪伴。在待产及分娩中,助产师评估产妇的精神心理状况、疼痛等级、宫口扩张程度等情况,在音乐镇痛分娩仪上选择符合产妇意愿的治疗性音乐予以播放,音乐的种类有柔和的古典音乐、轻音乐、放松音乐、节奏优美的舞蹈音乐、语音版的催眠音乐等。同时在播放不同的音乐时给产妇行个性化服务,如冥想、催眠、抚触、按摩、曼舞、自由体位、分娩球等。例如,当宫口开大3-6cm时,产妇精神状态良好,可以应用音乐下支撑性直立位扭胯动作或音乐呼吸配合坐分娩球运动;若产妇精神状况不佳,则给予侧卧位后使用音乐自主神经放松、音乐呼吸与音乐冥想,让产妇充分得到休息。当产妇宫口开大6-10cm时,可以给予音乐按摩与抚触;若胎头衔接不良可以应用音乐曼舞或音乐下前倾跪位。当产妇宫口开全后在鼓舞性音乐下行蹲位更好的配合自主用力,并在产程中不断给予产妇精神上与能量上的支持。

1.3 观察指标

按照WHO规定的疼痛分级标准,将产痛分为六级。0级(无痛):无疼痛感或稍感不适;Ⅰ级(轻微痛):腰腹部轻微疼痛酸胀感,但不影响休息;Ⅱ级(中度痛):腰骶部疼痛明显,仍能忍受,常伴出汗、呼吸急促、睡眠受扰;Ⅲ级(中度痛):强烈腰腹部疼痛,不能忍受,多伴喊叫、辗转不安,甚至哭闹;Ⅳ(剧烈痛):腰腹疼痛非常剧烈,不能忍受;Ⅴ级:难以忍受的可怕的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痛强度比较

表1 两组产痛强度频率表

对照组数据和观察组数据经探索分析发现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使用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两组产妇产痛强度的差异。由表1可得,观察组1-2级为130例,对照组为10例。结果显示,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得到的Z值为-13.118,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表明观察组的产妇产痛强度显著小于对照组的产妇产痛强度。

2.2 产程时间比较:

表2 两组产妇产程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比较

对照组数据和观察组数据经探索分析发现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使用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差异。由表2可知,无论是在第一产程还是在第二产程,观察组的产程时间都小于对照组,而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产程Z=-6.493,显著性概率小于0.05;第二产程Z=-3.078,显著性概率小于0.05。)

2.3 分娩结局比较

表3显示,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产妇顺产和剖宫频率

使用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两组顺产人数的差异。由表3可知,观察组中顺产的产妇人数多于对照组的顺产产妇人数,两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41,显著性概率为0.006小于0.05。)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是近年来临床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其强调护理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充分提供安全医疗服务的同时尊重产妇的人格。音乐是一种强大而古老的治疗手段,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音乐镇痛配合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是人文关怀的充分体现。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皮层有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当一个神经中枢兴奋之后,会抑制周围其他的神经中枢。而人的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都处于大脑的颞叶位置,距离非常近,所以人在听音乐时激活了听觉中枢的同时,也就会压制痛觉神经中枢的兴奋,从而使疼痛感相对减轻。音乐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和调节儿茶酚胺的水平,以此帮助缓解疼痛,降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气消耗量和血浆乳酸水平[4]。

在缓解疼痛的临床运用中,聆听法是使用较多的音乐疗法,即让疼痛患者聆听一定的音乐调节和心理变量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5]。在亲密的家人以及专业的助产师陪伴下,一方面产妇的安全感加强,同时当产妇将注意力集中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上时,她的身体会更加不由自主的放松,产妇不再会有紧张恐惧的态度来面对自然分娩的过程,从而避免了因情绪紧张而导致的宫缩乏力和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

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中,在音乐的正确运用下,最大程度缓解了产妇分娩过程中各产程阶段的不适感,满足了产妇生理、心理需求,是促进自然分娩更人性化、更有效的分娩模式[6];在第一产程的潜伏期有效的放松身心、调节睡眠、保存体力,更好的面对疼痛,能用放松的身心状态从容的面对分娩,能有效降低产妇因怕疼而造成的剖腹产率[7]。帮助产妇在第一产程宫缩时能更自然更有节律的呼吸,保证宫缩时产妇能更好的给胎儿提供良好的血氧供给,降低因宫缩时胎心不稳引起的剖腹产率[8]。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与过渡期时,帮助产妇更好的使用自由体位、曼舞、按摩等方式去面对宫缩的疼痛与身体不适,帮助其能更好、更轻松的度过第一产程。在音乐的刺激下,有效的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从而有效地降低产妇的焦虑[9]。产妇在第二产程时,在鼓舞性的音乐下更好的配合指导用力,对自身完成自然分娩更具信心。家属(特别是伴侣)参与了孕妈妈分娩全过程,一起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迎接宝宝顺利降临人间,更能促进夫妻感情、家庭幸福美满。

当然,因该项目的开展需要产妇本人配合,适合在低危产妇中开展,故产程中应充分评估产妇的各项条件,选择合适的音乐模式,并很好的配合各类比如按摩、曼舞等方式,以达到良好效果。由于分娩的因素有多种,在各种努力后还会因头盆不称或胎儿窘迫等原因停止自然分娩改为剖宫产,但从实际医案统计这种概率不高。另外,产程的个体差异较大,产妇的耐受性或自身条件不同,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产妇精神状态及异常情况评估不足,难以恰当判断产程变化的时机,遭遇产妇不适应对应的音乐及冥想或自由体位手段,造成产妇没有缓解焦虑状态引起一定的难产风险,运用音乐镇痛的助产师需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胜任。

4 小结

从案例对比结果及产妇本人及家庭反馈信息表明,音乐镇痛分娩是一种新型的无副作用、无药物干预的自然镇痛分娩方式。基于不同产程阶段和产妇的各种身心理需求与感受,科学的运用音乐,结合呼吸、放松、自由体位、导乐陪伴、分娩球、抚触、按摩等方法进行一系列服务,能有效缓解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升自然分娩成功率。音乐镇痛分娩,是运用音乐治疗原理、催眠技巧,并结合国外导乐技术、自由体位原理的镇痛技巧。音乐镇痛分娩在导乐陪伴中的运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导乐体位产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按摩对单胎妊娠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叙事病历中的人文关怀——导乐陪伴手记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