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对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研究

2018-10-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妇产科开腹手术室

卢 娜

(宁海县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浙江 宁海 315600)

妇科疾病主要有子宫疾病,阴道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大多数妇科疾病需要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1]。在开腹手术中由于创口较大,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并且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等多种并发症[2]。本文中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选取我院出现妇产科开腹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选取我院出现妇产科开腹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其中,实验组患者60人,年龄最小的是22岁,年龄最大的是62岁,平均年龄在(42.6±4.1)。对照组患者60人,年龄最小的是23岁,年龄最大的是66岁,平均年龄在(41.3±4.2)。两组的患者的资料相比差异较小,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患者使用常规性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室环境。护理人员每天对手术室进行3次以上的消毒。对手术的器械,敷料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核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姓名,手术方式等信息。在实验组中使用手术室护理。(1)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的状态,护理人员耐性的详细的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手术前,中的注意事项,预后的情况,并耐心的回答患者的疑问,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良反应。(2)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护理人员使用洗手液擦手法,严格的遵守洗手的程序,在手术前,严格对手术室进行消毒,管理和保存无菌物品。(3)在麻醉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实行心理支持,让患者的情绪保持最佳的状态。护理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的情况。医生根据患者的电刀频率,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防止皮肤的毛囊中的细菌导致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

1.3 观察标准

观察患者的切口感染的情况以及伤口愈合的情况。甲级愈合表示在手术后患者的切口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乙级愈合表示在手术后患者的切口的愈合效果情况较差,患者出现少量的切口破裂,皮肤坏死,血肿,积液等情况。丙级愈合表示在手术后患者的切口会出现化脓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6.67%)小于对照组(25.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的患者的愈合率的情况

3 讨论

妇科疾病在临床上主要使用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的创口较大,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很容易影响手术的效果[3]。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护理的重要措施。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保证患者在手术中处于最佳的状态。在手术中严格安全无菌操作进行手术,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伤口感染的几率[4]。医生根据患者的电刀频率,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防止皮肤的毛囊中的细菌导致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本文中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选取我院出现妇产科开腹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6.67%)小于对照组(25.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闫玉菊等[5]研究的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复性以及可行性。综上,对于妇产科的开腹手术患者实行手术室护理,提高手术的效果,改善切口的愈合,防止出现切口的感染,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妇产科开腹手术室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