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018-10-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活动度股骨髋关节

邱 燕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发生在股骨颈基底到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称为股骨粗隆骨折,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即转子间骨折,此类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中[1]。股骨粗隆骨折与股骨颈骨骨折的发生率基本一致,不过因为粗隆部血运特别多,所以很少出现骨折后不愈合的,但是髋内翻却极易发生,而且老年病人如若长期卧床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其导致的死亡率大约20%左右[2]。现如今,许多读者均认为该病应尽早给予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给予康复护理,本文就抽选了4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进行了此项研究,探讨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选(2012年1月~2017年5月)本中心接收的4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72.3±12.5)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61~95岁,平均年龄(72.4±12.4)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选取条件:无颅脑损伤者;无认知功能以及精神意识障碍者;无受伤前不能生活自理者;无心肺功能不全者;骨折前能正常行走10m以上者;可进行术后康复训练配合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研究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含观察患者病情、并发症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缓解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同时给予止痛以及更多的关注,应耐心解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为其详细介绍本中心环境;为减轻患者痛苦医护人员还应在操作时做到准确认真、与患者多谈谈心、多沟通交流,让此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且积极配合治疗。②疼痛护理:嘱咐病人正确用药,随时观察病人疼痛特征并做好记录,可利用针灸、按摩、电极刺激以及热敷等皮肤刺激法来缓解病人术后的疼痛;利用呼吸控制、注意力分散、松弛技巧、音乐疗法以及自我暗示等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待术后麻醉药效快失效时嘱咐病人在下床活动、咳嗽以及深呼吸时记得按压伤口,防止牵拉伤口从而引起疼痛;与患者家属也要进行沟通,让其能够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计划,从而让患者感受到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③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就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在术后耐心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使其做到积极配合,从而使其依从性得以提升。在其进行功能锻炼时医护人员还应多多注意患者对仪器的使用,可让CPM机进行被动与主动的配合,以此来完成患者的功能锻炼,在整个护理中,病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应把其放在首位,以此来防止由安全问题所导致失败的康复护理。医护人员要对那些怕损伤或是怕痛而不敢活动的患者进行耐心的解释,为其消除顾虑,还要对一些想活动却不会正确活动的患者加以指导,并做到亲自示范。对于还不能下床的患者,医护人员也要让其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只要能主动活动的部位都要进行活动,对于不能主动活动的部位就要让其被动活动,即让其进行等长的收缩运动。还可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康复指导,让家属对其患者持续有效的进行鼓励,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

1.3 疗效指标

采取Harris评分系统分别来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其髋关节的活动度,其主要的四个内容以及相对应的分值如下:疼痛(44分),关节活动度(5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轻。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2个月观察组 20 72.1±5.4 84.3±5.8 91.8±6.9对照组 20 64.2±5.9 79.1±6.1 89.6±8.2 t- 4.4173 2.7628 0.9181 P- 0.0001 0.0088 0.3644

3 讨论

由于我国医疗器械方面的不断改进,加上治疗技术的提高,许多学者都大力倡导股骨粗隆骨折进行手术治疗,以此使病死率、髋内翻以及并发症得以降低,从而得到挽救肢体功能的目的[3]。但是,此种治疗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术后骨折不愈合以及骨折处疼痛等而影响了髋关节活动度,加上术后病人有较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卧床状态,这就很容易导致褥疮、尿路感染以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还可威胁病人生命[4]。因此,在患者进行内固定术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等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病人术后疼痛,还能使患者的耐受性得到提高,更能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以及手术疗效得以提高。

张鹤亭等[5]对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报道,发现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还能使术后髋关节功能得到改善,更能促使其病情尽早康复。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术后3个月、6个月,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护理的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

综上所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个性化护理干预均能能提高髋关节的活动度,但个性化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活动度股骨髋关节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