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体会

2018-10-11程芳芳冯晓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后路椎间医护

程芳芳,冯晓东,李 莉

(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腰椎外科;2.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目前,腰椎滑脱症是骨科较为常见的腰部疾病,一般患者来医院就诊时均有了明显的症状,常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后路减压、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因具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远期临床效果好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此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1]。但手术本身就是应激刺激,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会产生应激反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也占有非常重要地位[2]。我们试行应用了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应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为观察组,常规入院、术前、术后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 2014 年 1 月 ~ 2016 年 1 月收治的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各40例,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男性患者 22 名、女性患者 18名,平均年龄(54±4.5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24名、女性患者 16名,平均年龄(57±4.4岁)。两组入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下腰部疼痛、不适或坠胀感症状,其中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34例、间歇性跛行46例;术前常规行腰椎正侧位、双斜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和腰部专科查体。两组收治患者在疾病诊断、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法

1.21成立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各一名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医护一体化小组共同制定相关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制度、流程,以便于应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的管理、规范。参加医护一体化人员均是临床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临床专业知识和护理知识全面、有良好的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注册医师和护士。

1.22入院接待规范化,患者入院由主治医生及主管护士共同接待。入院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既往健康评估,介绍就医环境、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介绍医护一体化护理成员,询问患者病史。患者及家属尽快熟悉环境,缓解患者对医院的恐惧及就医压力,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腰椎滑脱症相关知识健康宣教,介绍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目前的临床效果,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进一步了解,进而提高满意度。

1.23 医护共同患者病情观察,每日医护一体化查房时,主管护师向主治医师汇报患者一般情况(饮食、睡眠、二便)、生活自理情况、引流量、出入量、患者床上活动以及日病情变化等信息,医护每日沟通后进行患者的诊疗和护理方案动态调整。术后主治医师及时与主管护师说明手术麻醉方式、术式、术中病人状况、出血量等手术信息,便于护士更加明确了解患者手术情况,能够更有效的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护理。医护一体化医护人员共同为术后患者制定康复训练方案,主治医师起到康复训练指导和督查作用,主管护士负责患者训练时的具体操作及实施,医护共同为患者提供出全面、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能够动态调整,实现医护患三者有效沟通,排除患者生理、心理障碍。

1.2.4 医护一体化出院指导,医护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共同制定出院时间、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出院后医护随访方式(门诊、电话随访),并向患者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延伸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良好的健康指导及护理,并能通过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动态及康复情况。

1.3 效果评价

1.3.1平均住院日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出入院时间进行统计并计算平均住院日。

1.3.2术后下地时间

对两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进行记录、比较。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住院满意度调查表包括生理、心理、环境、手术水平、医护服务质量等方面,共 100分,60 分以下为不满意,60 -90 分为基本满意,90分及以上为满意,满意度以得分≥60 分计算,此表为我科自行设计。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效果评价数据(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分析,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术后下地时间比较(均数±标准差)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数±标准差)

3 讨论

目前临床应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可获取满意的效果,但手术的成功、术后并发症的避免、患者的满意度需要医疗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协作才能确保,因而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于患者治疗康复也是至关重要的。

医护一体化护理,可较为直观反映医护人员整体的诊疗护理技术、对待患者的服务理念[3]。医护一体化护理是医生和护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自主平等,互相信任,通过有效沟通和协调,共同商榷,共同制定治疗护理康复方案,服务于患者的过程[4]。通过医护共同对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真实地反映医护一体化护理团队的诊疗技术水平、专科护理水平及服务质量,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待患者的热情、工作的主动积极性, 同时也提高了医护患三者信息及时有效沟通,使医护配合更加精密,摒除患者凡事只相信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持怀疑态度,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消除患者的疑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5]。

本研究表明自我科实行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围手术期医护一体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p<0.05),明显缓解了科室病床紧张、病人住院难问题,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同时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了患者长时住院的经济负担,进而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地时间明显提前(p<0.05),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期进行全面的康复锻炼,提高了患者对于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的认可。患者从就诊到到出院,由相对固定的医生、护士组成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诊疗护理,患者更加容易与医护人员之间取得信任,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向医务人员反映,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答复,通过医护一体化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护理、康复方案,利于患者身心全方位的恢复,患者从中体会到了医护一体化的好处,患者满意度由得到了明显提升。

4 小结

在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围手术期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促使医护高效配合,缩短了术后下地时间,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但我科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时间尚短,未形成医护一体化标准化制度及流程,以后将逐步建立形成护理的长效机制,为更多的病种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后路椎间医护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