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窗理论对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18-10-11陈远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手术室理论

陈远珍

(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四川 雅安 625000)

手术室为提供诊治与抢救的主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侵入性操作与麻醉对患者产生的心理负担与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系列护理办法,宗旨在于缓解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程度,维护与强化手术质量的顺畅性。美国犯罪学家詹姆斯首次提出“破窗理论”的概念[1]。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对各类风险的管理效果以及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本文对展开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破窗理论实施前后各40例。实施前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2~71(44.6±7.6)岁。实施后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3~70(44.9±7.8)岁。实施前后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清除手术室,管理室内温湿度,充分准备手术所需器械设备;术中帮助患者摆放最佳体位,协助主导医生进行各项操作;术后将血迹擦干,将患者送至病房。破窗理论融入进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新增了如下内容:①组织学习该理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不断提升职责,定期进行培训,以明确理论知识与要点,探讨普外科手术护理中存在的破窗现象,及时修复,持续改进;②严格规范手术室护理操作行为,规避破窗现象;加强术前巡视、手术当天规范管理、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注意保暖、维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舒适度、以防压疮。建设并推行可行的手术配合规程,以强化手术操作过程的顺畅性,发现潜在护理风险问题,及时补窗:院方定期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座谈会,应用“破窗理论”探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隐在的风险问题,以及有待完善的护理细节问题,与有关科室护士长共同商议与制定整改计划。建设健全量化考核制度,确保整改计划的有效落实,及时“补窗”。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在破窗理论实施钱够用,对临床质料进行对照解析,具体是指手术室感染事件、护理纠纷事件和其他不良事件(例如手术室仪器设备运转状况等);②满意率:采用我院自行编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平均年龄采用表示;百分率(%)表示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以及临床护理满意情况,X2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当p<0.05时,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破窗理论实施以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实施后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组间差异显著(p<0.01)。详见下表。

理论实施前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于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3 讨论

破窗理论为一类由心理暗示引发的某种效应,其关键是个体对完美的物件与生俱来的保护意识,但对破损的东西缺乏重视,使损坏程度进一步严重化。故此,破窗理论实施的宗旨是对不良行为与环境,实施科学有效的办法,确保“第一扇破窗”修复的时效性,以免产生连锁效应[2]。

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进程中,破窗理论的运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手术室护士自我管理意识,并完善慎独思想,提升其责任感,从细微之处做起去规避护理安全隐患,进而优化护理质量[3]。现实实施过程中,需健全护理规程与规章体制,协助护理人员树立管理不安全事件的职业意识,从体制和观念上规避“破窗”现象,同时也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本次研究结果证明,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发挥未雨绸缪的作用,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手术室理论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