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腹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2018-10-10杜文玲周帆何乐中

新中医 2018年10期
关键词:前列腺素原发性疗程

杜文玲,周帆,何乐中

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未婚未孕女性,是妇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也称为功能性痛经,其通常并无盆腔器官、组织结构病理性病变[1]。患者月经期间下腹部痉挛性疼痛难忍,少数患者可伴有手足发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多因患者气血不畅,经血阻滞,不通则痛,从而发生经行腹痛。目前,现代医学一般采用口服复方避孕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无法消除病因[2]。本研究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经前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良好,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年龄16~30岁,平均(24.5±4.7)岁;病程1~3年,平均(1.3±0.1)年。对照组年龄16~30 岁,平均(23.7±5.1)岁;病程 1~3 年,平均(1.2±0.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对于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妇女在行经前后1周内,随月经周期性发生下腹疼痛甚至腰腹痉挛性剧痛,少数患者并同时伴面色苍白手足发冷,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

1.3 辨证标准 符合《中医妇科学》[4]中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痛经)症状:经前经期经后1周内,小腹冷痛,血寒凝成块,有暗色血块,温腹得热则痛楚减;患者平素手足寒凉畏冷,带质稀而量多;舌苔白腻,舌面色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紧。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②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痛经者;②合并有心脑肝肾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④无法配合医嘱按疗程治疗而影响疗效者;⑤治疗前半年内使用过复方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处方:小茴香(炒)、干姜(炒)各 8 g,延胡索、蒲黄、五灵脂(炒)各 15 g,没药(研)、肉桂末、赤芍各10 g,当归9 g,川芎12 g。每天1剂,经前1周开始煎服,至月经来潮。疼痛时给予拜阿司匹灵(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口服。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取穴:下腹部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及肾经、胃经穴位为主,配伍足三阴交、地机穴;针刺1.0~1.2寸,在患者呼气时将针捻入,针力均匀、深度方向一致,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5 min,重复3次。每天1次,每周治疗5~6次,从经前1周开始,至月经来潮后停止,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3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于治疗前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医务人员把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作出评分(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数字是分别0~10,代表疼痛的级别,10分代表最难以忍受的剧痛)。②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2α(PGF2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及临床实际拟定。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经行腹痛症状未再复发;显效:疼痛感消失或明显减轻,但不能维持6月;有效:经行腹痛减轻,但达不到显效标准;无效:接受治疗后疼痛无明显改善。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观察组为80.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3月VAS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第1、2、3疗程及随访3月,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3月VAS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3月VAS评分比较(±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n 2525治疗前6.81±0.736.79±0.72第1疗程5.43±0.43①②5.72±0.55①第2疗程4.06±0.37①②4.29±0.39①第3疗程2.29±0.27①②2.78±0.29①随访3月2.31±0.28①②2.89±0.27①

4.4 2组治疗前后血清PGF2α、PGE2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2组血清PGF2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PG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GF2α/PGE2值比较,差异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中医学认为,经行腹痛的主要病因机理是因为肝肾失调,经脉寒凝,气血运行不畅胞宫、冲任瘀阻不通,以致于“不通则痛”[6]。故临床上原发性痛经以寒凝血瘀证多见。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有曰:“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效不可尽述。”方中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肉桂、五灵脂都属味辛温热,有散寒止痛、调经养血、辛散解郁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五灵脂: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血气诸痛。《汤液本草》记录当归:气轻而辛,既可通经调经,又能止痛化瘀,自古便被称为“妇科圣药”。没药、延胡索、川芎和蒲黄入血分、达血海,行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有祛寒散瘀、调经止痛之功效。针灸是中医学运用捻转与提插等手法,对患者的经络腧穴施行“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原发性痛经病位与冲任二脉息息相关的胞宫。女性“太冲脉盛,月事以下,故有子”,冲脉主女性生殖功能,可调节月经,其起于胞宫,也有血室、血海之称。《内经》载任脉属“奇经八脉”,起于胞中,止于下颌,下出会阴,主全身阴经,具有调节阴经气血、调女子月经的功能,素有“阴脉之海”之称。治疗所选穴位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均在任脉上,针刺可对任脉进行调节。冲脉一者与足少阴肾经相关,一者隶于阳明,故针刺肾经、胃经腧穴可调节冲脉功能。三阴交穴即足三阴经交会之穴,脾肝肾产生的湿热水湿寒凉之气交会于此穴。地机穴又名脾舍,有渗散脾土水湿之功,与三阴交合用可调经止带,主治痛经。通过对冲任二脉及三阴交等穴进行针灸治疗,可以对胞宫、冲任二脉及脾肝肾三脏功能进行调节,使患者阴阳平衡,气血通畅,痛经得到缓解。汤针联用,活血通经止痛效果更佳。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PGF2α、PGE2水平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PGF2α、PGE2水平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 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5)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G F2α(ng/L)86.30±9.5171.20±7.14①87.10±8.4277.50±7.45①PG E2(ng/L)160.32±13.63215.49±15.31①159.31±14.45209.49±15.22①PG F2α/PG E20.57±0.230.35±0.130.56±0.210.37±0.15

前列腺素水平的增高可导致痛经,故目前国内外西医一般采用给患者口服复方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方案[7]。在本研究中发现,患者体内前列腺素过度分泌会出现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导致子宫肌肉缺血和子宫收缩,随即产生痉挛性痛经。本研究结果观察显示,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较好,且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1、2、3疗程以及随访3月时疼痛VAS评分均较对照降低(P<0.05)。2组的前列腺素PGF2α、PGE2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PGF2α、PGE2值比较,差异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年国内外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研究表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并释放过多的PGF2α受体,引起患者体内PGF2α升高,而PGE2降低,导致患者痛经的发生。本研究提示少腹逐瘀汤减轻患者疼痛,与调节PGE2、PGF2α水平有关,也可能还存在其他一些作机制。

本次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少腹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素原发性疗程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