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发展体育产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2018-10-09刘伟言赵晓莉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必要性高校

刘伟言 赵晓莉

【摘 要】如今,体育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体育产业也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具增长后劲的生活性产业,但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步伐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我们需要加快步伐追赶,甚至超越。而高校体育产业必须加速发展,转变以前固有的观念,改变学校体育发展的老路,走高校体育产业化的新路,才能顺应我国当前发展的潮流。要走高校体育产业化的路,我们就应在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利用、重视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开发以及促进高校体育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高校 体育产业 发展 必要性 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但高校体育产业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停滞不前。1980年,国家体委颁发的《直属事业单位预算若干试行办法》中就明确指出,各直属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积极完成事业任务和有利于发展体育事业的前提下,发动群众,挖掘潜力,广开财源,合理组织收入。如体育活动场所的门票、场租以及广告收入等。从那时起,全国许多体育部门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体育快速走进市场,迈向产业化。但是,高校体育在这方面发展非常滞后。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站在了新的时代起点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此时,体育产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素质上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参与体育活动最积极的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对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学生对体育的迫切需求及对体育消费的正确认识是体育产业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发展体育产业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大势所趋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进行体育方面的消费,如今公共体育设备和体育健身场地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设备相对比较完善,拥有不同项目的高学历、高水平的教练员和科研人才,但高校在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却局限于教学及内部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所以,高校应该合理应用自身体育资源优势,为社会培养一大批体育教练员,并开放体育场地、设备,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高校体育在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方面,有责任,也有义务,这是大势所趋。

经费需要

现在,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和改善。但一些综合的、较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资金是十分庞大的,而各高校受当地经济情况限制,体育经费较为欠缺,许多高校的体育场馆存在规模达不到要求、设施单一等问题。学校每年投入的体育经费无法满足添置体育器材及场馆设施的维护保养需求。高校体育经费的严重短缺迫使其必须重视开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提高自身“挣钱”功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那么,高校怎样才能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1.加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及使用

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产业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为此,高校应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体育场馆的完善。教育相关部门应适当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帮扶力度,并降低学生进入体育场馆的条件,为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创造良好的氛围。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体育场馆建设及维护减轻资金压力。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馆不能合理利用,也很难带来收益。比如,许多高校的室外运动场所,没有很好利用,甚至没有人管理,让很多社会人员随意进出和使用。仅有个别高校把场地租出去,供人们进行足球、篮球等训练使用。但是,在寒暑假期间,几乎无人使用,有的甚至杂草丛生。当然也有少数高校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地以及体育馆等,一年四季都在进行着有偿使用。比如有的高校将八一男篮、曾经的陕西东盛等职业球队的主场带到了自己的体育馆里,通过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大型国内外比赛、承办大中型会议等演出活动,大大提高了体育场地、场馆的使用率。这样,不仅很好地宣传了学校,也创造了经济收入。作为借鉴,我们应该清楚高校体育场所不能只是满足本校师生使用或一般的租借使用,更应该走向市场,合理使用。

2.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观念。因此,高校应增强教师对体育产业的认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使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发生转变,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成为体育产业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今,我国大学阶段体育教师首先在师生比上严重不足,再就是素养方面也比较差。因此,高校应加大相关方面的师资培训。

3.适当增加体育课时和课程内容

目前,很多大学仅仅将体育课程安排在大学的前两年,每周只有两个课时,这就让许多没有体育基础的学生失去了兴趣,从而造成了体育产业化发展人力资源的不足。所以,高校应在体育课程和课时上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在大学阶段,应适当增加体育课时,使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2)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重点可放在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上,让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可以积极推动体育消费,从而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形成。在体育基础教学方面,高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体育竞赛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竞赛实际上仅流于形式,不管是在组织方面,还是在编排方面都严重伤害了运动员和教练参与竞赛的热情和激情,使得体育竞赛失去了活力,失去了观众,失去了影响力。如果我们能借鉴乒乓球中超联赛、篮球甲级联赛等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如网络、电视等大力宣传,为大学生体育竞赛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各种竞赛队伍的建设,为观众奉献一场场公平、公正、精彩的比赛,那么,高校的体育竞赛就一定能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95.8万。那么,将会有2695.8万大学生的父母、兄弟、姐妹及亲戚朋友关注高校的竞赛活动,如果能很好地经营起来,其产生的效益将不亚于职业联赛。

体育比赛可以极大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体育消费,企业也愿意积极参与到其中,但目前相关部门为学生提供的比赛机会并不多,极大限制了体育消费,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高校、社会、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尽可能多地组织不同项目的比赛,并形成竞技模式,各取所需,使其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之一。

5.对社会开展体育培训业务

高校体育消费群体主要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他们有很强的体育认知,在高校体育消费市场有很大的潜力,高校一批优秀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都具有潜在的商业开发价值。再就是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使用时,价格较低,与社会上其他场所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对高校周边的人来说更加实惠。高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广泛开展体育培训业务,可以使这些资源更充分地被使用。同时,学校也可获得很大一笔收益。

体育产业是在当今时代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思想也在快速转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高校体育產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分子,有义务、有责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孟泽、卞勋芳、彭效利:《中美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比研究》,《体育世界》(学术)2017年第11期,第22-24页。

[2]赵岑:《高校体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26期,第110页。

[3]钱晓艳:《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的耦合发展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33卷第5期,第611-615页。

[4]黄海燕:《“十三五”我国体育产业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0卷第2期,第13-18页。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必要性高校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