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动态课堂预设生成的实践与探究

2018-09-28刘胜涛

东方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操作动态预设

刘胜涛

摘要:《初中新课程》改革要求认识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动态课堂是创新语文课堂的最高形式,是从传统的教条式的课堂下解放出来的新的课堂形式。要求走向师生互动,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或无意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教师应抓住有利時机,因势利导,让课堂充满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动态;预设;生成;构建;操作;技巧

一、课堂教学的预设

课堂预设,指的是教师在课堂讲解之前,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目的对教学环节做出的预想与设计。这一环节准备得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动态课堂生成的走向,即要立足现实,又要具有前瞻性。课堂预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教学文本的设计,即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教学问题;第二是学情的设计,即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科学的课堂教学预设环节是动态课堂形成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要精心地准备课堂预设。

二、动态课堂

动态课堂,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精彩教学、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出发点,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对课堂上富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进行讨论,在流动中生成创新的课堂。

(一)、 “动态生成资源”的捕捉

1.动态生成资源之“疑问资源”

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就有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皇帝听到两个骗子的话之后,为何会先一愣,然后又微笑呢?”起初,在听到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我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我明白这是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疑问。于是,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皇帝一愣,是因为他看不到这个衣服,他开始怀疑两个骗子的话了吗;皇帝一愣,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他表示惊讶了吗;转而微笑,是为了化解自己的尴尬吗;转而一笑,是为了迎合两个骗子的说法吗?在我的引导下,整个课堂充斥着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进而变得异常丰富、精彩。

2.动态生成资源之“错误资源”

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此时,就需要我们巧妙地“借用”这些错误,“放大”这些错误,促使这些错误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例如,学习《如梦令》这首词时,有学生将其中的“日暮”写成了“日幕”,此时,我们就以“暮”和“幕”为出发点,讨论这两个字之间的差别。很快,学生便会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区分:“暮”下面是一个日,所以与时间存在某种关系,而“日暮”解释为傍晚,所以下面是一个日;而“幕”的下面是一个巾,与布存在某种关系,因此,通常组词为“幕布”。

3.动态生成资源之“争论资源”

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意见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争论。此时,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使用这些争论点,就会通过这些争论点促使动态课堂的形成。

三、课堂生成

(一)、在实践中构建动态课堂。

动态课堂生成过程中,会出现新情景、新问题、新方法、新过程,甚至衍生出新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中的个性化生命活动,更是促成课堂生成的关键。

(1)以大多数同学所关注的问题为基点渐进式发展动态课堂

实际教学过程:

第一步:初读之后,谈整体感受。

第二步:教师请各位发言的同学记住自己的所选用的词语,再读课文,来进行举证分析。

第三步:又经一番交流讨论后,有同学发现许多说法都可以合并,归类。

(2)以学生中少数同学的认识为标高生发成动态课堂

案例:《马说》教学过程中“悲愤”引出的动态操作

教学预设:人才话题导入--初读文本--理通文句--交流讨论--迁移反思

实际教学过程:

第一步:在初读后,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说字词不理解的,有说文句不通的,有说千里马悲惨遭遇的,也有个别同学说到人才话题的,还有一个同学说“我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悲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怎么办?课堂一下就没了头绪,随意解决一个问题,还是放手或帮助他们一一解决呢?

第二步:教者没有放过抓住问题的关键时机,说:要理解文章,必需了解作者。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他从作者的角度,去读文章,你能告诉我,你对韩愈了解多少呢?(答:知道一些)能把你的“悲-愤”(请注意,老师此时别有用心地分读了“悲”和“愤”)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吗?(答:不太说得清楚,只是感觉是这样。)老师顺水推舟,把问题提交到了全班,询问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就这个问题,以文本、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为依据,展开交流讨论。同学纷纷表示有信心。至此,课堂被激活,但同时也偏离了课前预设。

第三步:讨论交流的过程气氛氛热烈,大家以文为据,讲述自己的理解,以史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以现实生活为据,揭示主题。教师偶尔简明点拔,历时约30分钟。最后归纳为:

悲——千里马

愤——人 才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了个别学生的认识标高,将这种提纲挈领的作用及时发挥出来,生成了超出预期的动态课堂。

(3)以张扬学生个性为纽带带动竞赛式生成动态课堂

案例:《黄河,母亲河》综合实践课上的实践

教学预设:进行资料收集——进行小组展示——进行知识竞赛。

实际教学过程:

在课堂展示时,有同学甲说,太乱了,很多重复,不如先归类。老师立即采纳,在小组归类后,又进行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再归类。 在竞赛开始时,有同学乙说,老师出的题考运气,让我们自己出题考其它小组,互相考,优者为胜。老师再次采纳。全班一片踊跃。

可想而知,这些活动需要同学们的大力参与,更需要有小小的领头人。老师再次隐藏了自己,让同学们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促成动态课堂的自然形成。

(二)、营造动态氛围,构建动态课堂

1、营造和谐 “生态环境”,使学生敢“动”。

教学《口技》一文时,一学生把“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股”解释为“屁股”(书上有注),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引导全班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是、或、去、亡、博士”等词,并风趣地说:“读古文要注意一些古今异义词,若今后哪位同学再把古文中的‘股解释为‘屁股 ,我可要打你的屁股了。”(开玩笑),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知识。

2、以“活动”为载体,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动”。

(1)、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心动”。

学习《斑羚飞渡》时,我剪辑了《泰坦尼克号》中沉船的画面(船长命令男人把生的机会给了女人和老弱病残者,乐队在沉船在即,死亡来临之时,仍旧从容演奏)入题,让学生快速感受其中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沉着冷静面对死亡的尊严,通过特定的情境渲染,酝酿学生的感情。

(2)、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脑动”。

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则往往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入求知、探索的攻坚渴望,令他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为师者要善于设计问题供学生探究,更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变“喂食法”为“觅食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采用的探究方式有:①、围绕课文标题探究。②、设置主问题探究。 ③、围绕主题探究。 ④、抓住写法探究。 ⑤、借助想象探究。 ⑥、利用“空白”探究。 ⑦、比较探究。 ⑧、在文章疑问处探究。

(3)、读写结合,使学生“手动”。

读与写是“灵犀互启,密切相关”的,“读”是“写”的基础与根本,“写”是“读”的扩展和升华,语文教学若能将“读”“写”结合,想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做法上,不贪大求全,不操之过急,追求“一课一得”的效果。一是通过“收集与摘抄”,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 学习《社戏》后,请学生模仿第11节景物描写,多角度着笔描写一处景物。

(4)、重视朗读与说话训练,使学生“口动”。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古人有言:“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會吟。”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引导学生分三步朗读:先进行了解性朗读。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请学生轮流读,再进行理解性阅读,明确文章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明确朗读的基调、语气、语速、重音处理,后进行想象性表情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及其他生活积淀,努力想象出文中景物的美丽诱人、文中生活的自在有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运动、变化、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也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方法。传统的、相对静止的课堂教学,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它因循守旧,机械单一,容易使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僵化的状态。关注语文教学的动态,关注语文课堂的变化,使学生“活”起来,让课堂“美”起来,就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科研课题研究项目《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交互式有效性研究》(17--HJYY--62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操作动态预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浅析预设的应用
雕塑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