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检人群应用LCT检查的宫颈感染病变特征分析

2018-09-20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细胞学涂片鳞状

高 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检验科,北京100026)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发生癌症前宫颈部位出现的病变,最终因此病变而导致癌症,临床上将宫颈癌前病变称为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宫颈癌的发生表现为一个渐进演变过程,部分患者可长达数十年时间,普遍认为此演变过程需要经历轻、中、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以及浸润癌的过程[1]。宫颈癌是当前医学诊疗技术下惟一明确病因的妇科恶性肿瘤,与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2]。HPV病毒属于双链DNA病毒,呈球形外壳,直径约55 nm,感染对象为皮肤黏膜。当前已经鉴定的HPV病毒种类约200种,研究表明其中30种生殖道黏膜感染密切相关[3]。因此对女性体检人员宫颈感染病变特征的分析在宫颈癌筛查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LCT检查大大提高了宫颈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报道称我国成年妇女宫颈感染性病变发病率为51%-71%,其中不乏大量尖锐湿疣、人乳头状瘤病毒、疱疹病毒特异性感染者[4]。为分析我地区宫颈感染病变特征,现分析我院体检的3000名妇女LCT检查结果,为宫颈癌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体检的3000名妇女,收集所有待检者宫颈管及宫颈口脱落上皮细胞,所有妇女均采用宫颈脱落细胞进行LCT检查,参照(The Bethede System,TBS)诊断标准。最低年龄19岁,最高79岁,平均(43.45±4.34)岁;已婚2032例,未婚968例;1867例有生育史,1133例无生育史。纳入标准:体检前3 d无阴道用药史以及全身用药史;年龄≥18周岁;排除标准:经期妇女;采集宫颈管及宫颈口脱落上皮细胞1 d前无性生活。

1.2 方法

宫颈管及宫颈口脱落上皮细胞采集:采用内窥器暴露受检者子宫颈,采用无菌棉将子宫颈口分泌物擦净,使用LCT 系统(湖北孝感奥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用刷缓慢插入子宫颈口,旋转3周后停留子宫颈口10 s,收集宫颈管及宫颈口脱落上皮细胞,将LCT专用刷刷头部置入装有LCT保存液的小玻璃试剂瓶内,瓶外完整记录被检查对象的识别号,将瓶盖旋紧并送至病理实验室。标本经LCT系统程序化处理,随后制作成薄层细胞涂片并给予自动染色,采用95%的乙醇固定。

LCT操作:标本处理按LCT系统既定步骤进行, 参照Solomon D TBS诊断标准。由我院经验丰富的细胞学医师进行描述性诊断报告。

1.3 观察指标

阳性诊断项目包括鳞状细胞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非典型鳞状细胞以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宫颈感染程度、特异性感染类型以及宫颈细胞学病变检出率,年龄段分为18-29岁,30-39岁,40-49岁,≥50岁。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宫颈感染病变检出情况

3000名妇女LCT检查存在宫颈感染性病变者共2098例,检出率69.93%,其中30-39岁岁感染率最高,各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宫颈感染病变检出情况(n·n%)

2.2 不同宫颈感染病变程度

各年龄段宫颈感染病变均以轻度、中度感染为主,且均以30-,40-岁组为主(P<0.05),见表2。

表2 不同宫颈感染病变程度(n·n%)

2.3 各年龄段妇女特异性感染类型情况

各年龄段妇女特异性感染类型中假丝酵母菌属、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较高,不同年龄组间各特异性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各年龄段的宫颈细胞学病变检出率

不同年龄段妇女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非典型鳞状细胞以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状细胞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各年龄段妇女特异性感染类型情况(n·n%)

表4 各年龄段的宫颈细胞学病变检出率(n·n%)

3 讨论

国外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早育、早婚、病毒感染以及性紊乱是宫颈感染病变以及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对宫颈病变进行规范化治疗前需进行细胞学检查,根据细胞学病变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6]。半个世纪前巴氏涂片检查开始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作为传统方法拥有丰富的诊断经验,在防治宫颈癌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LCT检查是宫颈细胞学诊断的革命[7]。于1996年首次经FDA批准,近20年内在国外对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广泛运用[8]。LCT在传统细胞涂片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采集宫颈管及宫颈口脱落上皮细胞标本时运用其特制的毛刷顺时针沿宫颈管旋转10周,直接将刷头置入装有细胞保存液小瓶内,材器采集的所有标本几乎都得到了保留,有效避免传统涂片方法中所造成的细胞干燥过度引发的假象,通过Auto Cyteprep制片机的处理,经密度液离心[9],自然沉淀法分离标本中的血液、粘液以及炎细胞,收集剩余上皮细胞制作直径13 mm的超薄层细胞,LCT系统每次能够同时进行48份标本的处理,全自动制片过程能够同时进行细胞染色,达到更高效率、高质量的鉴别诊断[10]。LCT的细胞涂片相较于巴氏涂片检查有以下优势:具有更小的涂片范围;细胞分布集中、均匀、薄层且不易重叠;涂片均含有宫颈管鳞柱状上皮“移行区”的柱状上皮细胞[11]。

就宫颈感染病变检出情况而言,3000名妇女LCT检查宫颈感染性病变检出率69.93%,其中30-39岁岁感染率最高,为91.55%,各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49年龄段妇女感染率明显高于18-29岁与≥50岁者,这主要因为该年龄段妇女大多已婚,性生活相对活跃,增加了宫颈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国外一项调查显示,性活跃妇女中超过50%感染过至少一种型别的人乳头状瘤病毒[12]。感染程度方面,主要集中在轻、中度感染,与郑良楷等[13]研究结果一致。特异性感染类型中以假丝酵母菌属与人乳头状瘤病毒为主,这主要以假丝酵母菌阴道炎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出现。有报道称[14]成年女性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发病率5.23%,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0.42%,与本探究结果大致一致。也表明LCT对于人乳头状瘤病毒、滴虫、真菌等微生物感染以及宫颈炎症性病变能够提供直接诊断,为宫颈感染病变的及时治疗提供帮助[15]。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妇女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鳞状细胞是因宫颈发炎而导致细胞变异,多为非特异性宫颈感染。

猜你喜欢

细胞学涂片鳞状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常规检查在颅内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集菌涂片染色法在检测痰液中抗酸杆菌中的应用分析
细胞角蛋白14和P16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宫颈病变筛查中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测与TCT的应用意义探析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