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有上市企业行为绩效研究

2018-09-19于博

市场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财务指标企业绩效

于博

摘 要:作为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重要工具,企业绩效帮助管理者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况,并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企业绩效所选择的指标也在不断变化。文章分析了上市企业采用财务指标进行绩效的原因,及财务绩效指标的缺点,例如:可能导致管理者对于利润的操纵及忽略企业长期发展等,建议定期为管理者进行培训以及采用多种财务指标混合的方式和财务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绩效。

關键词:企业绩效;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6-0006-02

一、 引言

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质疑现下常用的以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是否正确。也有学者开始提出了新的管理理念。其中最著名的是顾客价值最大化理论:该理论将顾客价值引入管理范畴,实现了股东和顾客的双赢。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绩效也因管理理念的升级而发生改变:一些用于衡量客户价值的非财务指标开始被引入绩效管理当中。文章将分析现下的国有上市企业业务绩效评估的指标选择,对比各指标的优缺点,并提出对企业绩效工具修改意见,以适应顾客价值最大化管理理念。

二、 企业行为绩效的介绍

(一)企业行为绩效的定义

企业行为绩效可以被定义为针对企业整体、企业内部的部门、系统或者个人的行为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其业务行为,用以检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操作(Upadhaya et al.,2014)。具体来说,企业会设立一个或多个KPI指标,并根据既定的流程收集、计算反应器历史操作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生产或者管理指标。企业行为绩效会帮助企业改善业务流程,并引导相关用户改进决策过程,使战略制订更贴近现实并促进战略实施将比以前更有效。

(二)企业行为绩效的分类

根据指标的不同,企业绩效一般可以分为财务指标绩效和非财务指标绩效。

财务指标绩效法是现下最常用的一种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它采用财务信息,例如收入、利润、投资收益率和其他财务指标为标准,对一个组织的行为进行绩效评估,以检验其历史经营或管理行为。

非财务指标法与财务指标法相对立。该方法采用非财务信息为指标,对组织的行为进行绩效评估,以检验其历史经营或管理行为的好坏。以非财务指标中的平衡记分卡法为例,该方法关注三个主要的非财务指标:企业、客户和雇员的满意度。目前,业界常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客户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完成合并或战略目标等。

(三)企业行为绩效的作用

企业绩效的作用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企业绩效可以加强对管理者的约束并减少代理成本的发生。由于管理与所有权的分离,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成为一个日益流行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代理成本更成为学术界一直所关注的问题。作为减少代理成本最常用的方法,企业行为绩效可以通过指标设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将管理者和股东甚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拥有共同的利益,达到“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场面,进而降低甚至消除代理成本。

另外,企业管理绩效将带来企业运作效率的提升并促进企业的发展。具体来说,企业绩效一方面将促进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员工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绩效将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整合人力资源、协调和控制员工关系实现组织内部的优胜劣汰,进而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

三、 中国上市企业的绩效评估

(一)企业行为绩效在中国的历史沿革

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企业绩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经历了多次变革。具体来说,我国企业绩效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 实物指标绩效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多数企业处于实物指标绩效阶段。当时的社会使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即所有的企业都是国有的。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当时的中国物资极度匮乏,大多数物资需要凭票限制供应。为了缓解社会物资匮乏,当时的政府鼓励企业不计成本全力生产。因此,衡量企业的实物产出成了当时唯一的企业绩效指标。

2. 绝对利润指标绩效

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至90年代之间,中国企业处于绝对利润指标绩效阶段。自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对社会体制进行调整,即进入改革开放。自这一时期开始,政府承认私有制并放开了私人承包和经营。这项政策的改变使生产力和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我国开始渐渐摆脱了社会物资匮乏的窘境。此时,私人业主和企业管理者开始关注于投资和生产的绝对利润是多少。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私人业主和管理者开始以绝对利润来进行企业的绩效考核。

3. 相对比率指标绩效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进入相对比率绩效时代。尽管绝对比率可以帮助管理者衡量公司业绩从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相比于绝对利润指标,相对比率消除了企业投资规模、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使企业绩效具有更高的可比性。例如,相比于净利润,资产回报率消除了企业资产规模对于利润的影响,从而增强了不同规模企业和企业内部分公司之间的横向可比性。

(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方式

我国现在处于由单一财务指标绩效向财务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过渡时期。根据最近上榜财务50公司的统计显示,有48%的公司使用单纯的财务指标进行绩效。其余52%的公司开始接受非财务指标绩效,其中约31%的公司将非财务指标绩效作为主要的绩效手段之一,约占样本总数的 16.1%。其余的35.9%则将非财务指标纳入企业绩效的计划之中。表1提供了统计数据的汇总:

因此,根据以上的统计,我国企业正处于从单一财务绩效向财务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过渡期。其中,大部分企业仍以财务指标绩效为主要绩效指标。

猜你喜欢

财务指标企业绩效
EVA在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晨光文具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EVA业绩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