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方高校基于慕课+混合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18-09-17赵柱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创新

赵柱

摘 要:河西学院作为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为突破,通过开展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混合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机制,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积极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快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探索实践西部地方院校在信息化时代,快速缩小与发达地区高校教学水平和质量差距的有效途径。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对西部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有利于促进同类高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发展。

关键词:混合教学;信息化;在线开放课程;改革创新

河西学院是一所西部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在信息化大潮和慕课浪潮的推动下,我们依托“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变革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改革背景

河西学院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是兰州至乌鲁木齐近2 000公里内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具有重要的战略区域优势。学校充分利用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良好契机和信息化技术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借东之势、向西发展”“信息化促进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发展思路。在复旦大学的全力支援下,学校得到快速发展,在为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选派学生到新疆实习支教、就业创业。自2009年以來,有7 000多名学生实习支教,近3年来有近5 000名毕业生到新疆就业,为边疆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设立了祁连山菌物保护院士专家工作站、祁连山生态研究院,发挥学科优势,参与祁连山生态修复和保护,体现了地方院校的责任和担当。

学校的区域优势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变成地域劣势。由于地处西部边远省份,师资严重不足且流失严重,优质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同一个班级有多种计划招生录取的学生。提升内涵、促进公平的需求十分迫切,教师、学生发展的愿望更加急切。国家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信息化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积极面向新时代,力争赢得新作为。

二、创新模式

为了有效解决师资力量和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推动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通过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西部高校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和实践探索,研究确定了后来被总结为“二三二河西模式”,即“强化两个保障,建立三个机制,实现两个目标” 的改革方案和模式。

(1)两个保障。强化政策经费支持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学校在完成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和“一卡通”工程建设等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同时,加大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优秀的教师的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 激发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活力。从而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成长成才,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快速缩小与发达地区高校教学水平和质量差距,促进内涵

发展。

(2)三个机制。改变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知识传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和自主学习,教师从传统的传道者,转变为引导者、建构者,引领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塑造实践能力,同时,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监督者和评价者,教师自身也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机制和以翻转课堂/混合教学为特点的教学机制。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质量监控,建立了以质量控制为导向的管理机制。

(3)两个目标。通过改革实践,快速提升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改善地方高校师资建设水平。

三、实践成果

从2015年开始,我校率先加入“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以“基于MOOC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为抓手,申请立项“教育部-微软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中西部高校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成为西部试点高校之一。我们认真研究、周密制订改革方案,分步实施、全面覆盖。

首先,在2015级新生中选择部分班级,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教学,进行慕课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公平。

通过对试点班和非试点班的期末成绩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发现,课程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我们同时也发现试点班个别学生成绩低于非试点班同类学生。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不强,这个问题又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后续改革过程中,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于是,建立前述“三个机制”的需求更加明确。

2016年,把改革探索工作拓展到全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全面实施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的创新实践。第一次“中西部高校基于慕课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现场工作会议在河西学院召开,试点院校交流实践经验,推进改革试点。我校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SHT翻转教学模式”(Show me,Help me,Teach me)。通过成绩对比,2016年学生成绩提升更为明显。

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认为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更偏爱于这种方式的教学。于是,2017年在第一批改革试点项目通过结题验收的基础上,我们又启动了新一轮改革探索,把课程改革扩展到程序设计基础等大学计算机课程,实现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全覆盖。同时,把课程改革推广到思想政治课和大学外语课等公共通识基础课程,切实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和质量提高。

在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选择不同高校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从点到面,分步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改革,组织建立了具有本校实际和校本特色的SPOC资源,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选送承担改革任务的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教学培训和教学研讨会,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变革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管理部门以线上教学基础数据为支撑,搭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建立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使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及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学校在政策经费保障方面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完成了“无线校园”“校园一卡通”等信息化基础建设项目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平台,为改革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保障。改革实施方案凸显出“不同方案、取长补短,分步推进、全面覆盖、多重收获、成效显著”的鲜明特色,师资短缺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改革实践基本形成“通过强化两个保障、有效建立三个机制、初步实现两个目标”的河西模式,为西部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四、总结反思

通过以上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的总结分析和问卷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对提升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帮助,更偏爱这种MOOC+翻转+SPOC的形式”,但是,我们也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教学理念和思路还需要积极转变,学生对政策的响应必须快速敏捷,师资队伍仍需不断优化,资源建设力度还需加大,内涵发展提升要求仍很紧迫等。

教育部即将启动实施的卓越计划2.0版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本科教学“变轨超车”计划,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做好总结、反思,在不断改进完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自主和合作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努力实现教学资源全覆盖,拓展在线教学、混合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师资水平,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通过深度强化应用、融合创新,大力提升信息化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效能,促进教学方法、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服务方式的变革,以信息化支撑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发展目标,基本形成具有一定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的河西特色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在线开放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创新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基于CR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
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