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坐浴联合改良R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研究

2018-09-15朱建富

陕西中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肛管水肿创面

朱建富

郑州市中医院(郑州 450007)

主题词 痔/中西医结合疗法 药浴剂 @RPH术

混合痔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肛肠科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高达80.6%[1],该疾病目前常采用手术治疗。如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此种手术方式仅切除痔核,而脱垂的黏膜并没有进行处理,疗效有限,且创伤面积大、出血量多,还极易引起疼痛、尿潴留、出血、水肿等[2]。随着现代医疗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临床工作者开始用弹力线,即采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RPH-4),获得了良好的效果[3-4]。但仍不能减少甚至避免出现水肿、异物感、皮赘等相关并发症,给患者生活质量、工作状态带来了不便。而中医治疗有独特优势,有学者认为,中药坐浴是肛门术后的重要康复疗法,其效果较为满意[5]。吴美治[6]研究认为混合痔术后采用中药坐浴,可缓解水肿、疼痛及渗血,利于创口恢复。覃兰兰[7]研究发现运用清热解毒中药坐浴对于混合痔疗效显著。但目前对中药坐浴结合改良R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具体研究较少。本研究将中西医联合应用,以期提高混合痔疗效,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探索新的有效措施。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年龄平均(43.51±6.28)岁,病程平均(2.13±0.21)年;Ⅲ期混合痔19例,Ⅳ期混合痔11例,单纯性混合痔5例,复杂性混合痔13例,多发性混合痔12例;合并便秘8例,贫血6例,肛裂5例。观察组:50例,年龄平均(42.93±5.76)岁,病程平均(2.09±0.17)年;Ⅲ期混合痔17例,Ⅳ期混合痔13例,单纯性混合痔6例,复杂性混合痔11例,多发性混合痔13例;贫血9例、肛裂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掌握方案,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8]确诊为混合痔;非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无全身的系统性疾病;保守治疗6~8个月后不缓解;内分泌及凝血功能正常;资料完整;神志清楚,具有良好依从性。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且有全身系统性疾病者;近期有大手术史或外伤史;长期服用抗凝药;结直肠有器质性病变;严重精神疾病者;未能严格遵医嘱者;参加其他试验而影响结果者。

2 治疗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等基本检查,排除禁忌;后备皮、进行肠道准备;对所有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并取截石位,碘伏消毒,铺无菌手术巾。对照组:采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麻醉后,将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RPH-4)连接负压吸引器,痔核充分暴露,选择套扎位置。将RPH-4尽最大限度的靠近套扎位,将负压开启,吸入内痔及其痔上黏膜。根据病变选择负压,当负压达到-0.08~0.1mPa时释放弹力线圈及负压,取下RPH-4,推线管向后拉,将弹力线的前端充分暴露,于结扎处将其剪断。剩余病变部采用同样的方法套扎。观察组:予中药坐浴(枯矾、冰片、赤芍、丹皮、红花各15 g,海螵蛸、黄连、大黄、五倍子、蒲公英、白芷各20 g,黄芩、苦参各30 g,芒硝、艾叶、地榆、川芎各10 g,苍术15 g等,水煎取汁500 ml,坐浴前嘱其将大小便排空,将煎好的药汤倒入浴盆,并加1000~1500 ml溶解,先借药气熏患处,后坐于盆内,患者泡浴不宜太久,约10~15 min左右,尽量避免由于浴洗时间过长加重患处水肿,疼痛加剧,毕后,促使患处保持干燥,用消毒纱布消毒,后换药,每天1次,两组均观察2 周。

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9]标准,结合临床,进行评价。痊愈:没有便血和脱垂现象,痔核结扎线得以脱落。好转;没有便血和脱垂现象,大部分痔核脱落。无效:患者症状较前没有明显变化。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积分、出血积分及创面水肿。疼痛标准分4级:0级为基本无痛,积分0;I级为疼痛可耐受而不需要使用止痛药,积分1;II级为需服止痛药来控制疼痛,积分2;III级为需使用强痛定等药来控制疼痛,积分3。出血评分:0分为排便时无血;1分为手纸染血;2分为滴血;3分为喷射出血。创面水肿分3度:I度无水肿,积分1;II度轻度水肿,但并不对活动产生影响,积分2;III度明显水肿,活动受到限制,积分3。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尿潴留、肛门溢液、皮赘、肛管狭窄、伤口感染。肛管直径及肛管压力:主要包括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

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86%(χ2=4.62,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愈合及住院时间、疼痛及出血积分、创面水肿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5.73、5.21、3.82、4.7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36%(χ2=6.84,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4 两组直径及肛管压力比较 两组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t=5.21、4.18、4.62、5.23,P<0.05),且观察组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64、5.12,P<0.05),而两组肛管收缩压较术前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0.96、0.85、0.67,P>0.05),见表4。

表4 两组直径及肛管压力比较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痔是调节功能失常、生理缺陷及一些外界诱因引起的疾病[10],其主要病因病机:脏腑本虚、饮食不节、久泻久痢、下迫大肠、外感六淫、情志失调等引起血液瘀积,气血纵横,结滞而成[11]。其治疗有保守及手术治疗,对于混合痔,只能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操作部位在肛门,金刃损伤、且术后湿热、气血滞留,较易感染,疼痛,一方面是由于湿热、气血瘀滞而引起的“不通则痛”[12],另一方面血运不畅、气血损伤而引起的“不荣则痛”[13],给患者带来更多伤害。有学者认为,对术后患者选用中药坐浴可减少并发症,加速愈合[14]。中药坐浴是一种痔疮术后辅助治疗,主要有熏和泡。熏:通过药蒸汽热打开损伤部位的毛孔,这就为泡做了一定程度的准备。泡:通过毛孔将药效送达患处,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缓解其疼痛痉挛,肌肉松弛;促使血管扩张,缓解充血水肿,且中药坐浴使患处清洁,减少感染,利于愈合。其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收敛、生肌为主。有研究认为中药坐浴,可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其温热作用,可改善血液、淋巴循环,刺激神经,坏死的组织脱落,保持清洁,从而有利于肉芽生长[15-16]。

我科自制的坐浴主要组成中药,方中枯矾是白矾煅制品,具有收湿敛创、泌别清浊的功效,可用于疮痒湿疹。现代药理学认为该药可消炎,广谱抗菌,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并能有效加快溃疡愈合[17]。海螵蛸性味咸涩,可收敛、止血,用于治疗溃疡多脓疗效显著。冰片散郁火,透骨热,性走而不守,可用于治疗牙痛、痔疮。现代学者认为冰片对链球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18]。当归、丹皮能补气血、活血止痛,减轻术后疼痛[19]。赤芍凉血、活血、祛瘀,治疗热入营血,损伤,疮疡,《本草经疏》:“赤芍破血”。黄芩、黄连、大黄苦寒,清热燥湿,广谱抗菌,预防感染,一举两得。五倍子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芒硝咸寒软坚,清火消肿,软化坚者,清浊自分;白芷芳香,疗死肌,开肉窍;艾叶抗革兰氏菌,抗皮肤真菌;地榆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水肿。红花活血化瘀,散湿祛肿,红花黄色素可明显延长凝血时间,调节体内外的凝血[20]。诸药合用,遵循“痔疮以凉血,大抵解热调血顺气”的原则,直达病灶,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收敛、生肌,可有效减轻炎症,降低释放炎性介质,修复损伤,缓解患者痛苦,加快切口愈合[21-22]。且中药坐浴制作简便,使用方便,且价格便宜。

本次研究采用中药坐浴结合改良RPH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结果如下。观察组总有效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86%,这说明中药坐浴可有效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满意,这可能是由于坐浴方一方面缓解了术后疼痛不适症状,且降低了创面水肿、溢液程度[23]。另一方面坐浴发挥了热浴效应,促使血管扩张,改善创面营养,加速排泄炎性产物,升高抗体,促进创面愈合[24]。观察组愈合及住院时间、疼痛及出血积分、创面水肿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情况是组织损伤修复的身心反应。手术创伤对周围神经末梢作用,释放较多局部物质,如前列腺素、组织胺、血清素、P物质等,血管舒张,增高通透性及炎性反应,刺激括约肌,收缩、痉挛,引起疼痛、出血、水肿等现象。而坐浴方不仅具有温热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括约肌痉挛、减少神经兴奋、减轻疼痛。有学者认为中西医治疗混合痔较仅用西医治疗者, 不仅水肿轻、愈合快,且费用低,值得应用[25]。观察组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36%,说明中医结合改良RPH术较单纯仅用改良RPH术对混合痔术患者并发症少。这可能是由于改良RPH术是一种清洁-污染术,而在人体正常的肛管有大量寄殖菌群,创伤性的手术破坏了防御屏障,这就增加了细菌对手术视野的污染。如果细菌毒力强,而术者抵抗力弱,就易导致伤口感染、肛门溢液等,而中药坐浴能清热解毒,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出现此类并发症,突出了中药坐浴的优势和特点;两组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中药坐浴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回流淋巴、降低炎症、消退水肿、促进愈合。本次研究将中药坐浴结合改良RPH术治疗混合痔,较仅用改良RPH术治疗突显了中药治疗的博大精深和实用价值,为以后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综上所述,中药坐浴结合改良RPH术对混合痔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肛管水肿创面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