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翳明目汤治疗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疗效及对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

2018-09-15张明鸿黄州基

陕西中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明目

张明鸿,黄州基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眼科(信阳 464000)

主题词 翼状胬肉/中西医结合疗法 退翳明目 @退翳明目汤

翼状胬肉在中医学中称为“赘肉攀晴”,是常见多发眼表病变,多有睑裂斑发展而来,患者眼球结膜组织表现为三角形增厚。研究发现该病与患者在紫外线下暴露的时间长短有关,长期在室外紫外线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有更高患病率。该病目前在我国发病率约为3.01%,农村地区发病率约为5.65%[1]。翼状胬肉对前弹力膜和角膜实质浅层有破坏性,当胬肉病灶扩大后对眼球运动及视力、角膜散光有严重影响[2]。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有一定的复发率。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有无配合口服退翳明目汤对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为今后该病手术治疗疗效提高、并发症预防、患者眼功能保护等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根于本研究标准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选取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86例。纳入标准[3-4]:①患者对本研究的意义及风险了解且签署自愿同意参与研究协议书;②符合手术指征;③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④经临床检查确诊,术前有眼部烧灼感、干涩、痒感等症状,胬肉头侵入角膜缘内3~5 mm;⑤处于进行期或原发静止期,眼屈光间质清楚。排除标准[5-6]:①双眼病变;②复发性翼状胬肉;③内分泌系统病变,严重肝、肾、脑、心病变;④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⑤近1个月有使用激素;⑥有眼外伤或手术史;⑦合并泪道阻塞、角膜病、睑板腺功能异常、角膜病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2~65岁,平均(51.01±6.12)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8~64岁,平均(50.11±4.1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指标对比(P均>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给予丙美卡因(0.5%)滴眼液和利多卡因(2%)行眼表及结膜下浸润麻醉,至胬肉颈部做弧线切口将球结膜剪开,将胬肉颈部分离至体部结膜下组织,在胬肉头部前1 cm处做切口,将增生组织切除,之后清除角膜及巩膜表面的增生组织。切除应确保角膜及巩膜表面光滑,预防感染。然后在患眼上选择稍大于创面球结膜瓣,宽约0.5 mm的角膜缘组织,使其贴在切除部位巩膜床上,再移植,对准植片、缺损处结膜给予间断缝合,固定植片,加压包扎。两组患者均在术后局部滴典舒眼药水,每次1滴,每天6次,每5 d用药减少1次,持续30 d。术后2周拆线。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退翳明目汤,方药组成:生地12 g,生地黄、木贼、甘菊、密蒙花、丹参、赤芍、牡丹皮、黄芩、白芷、栀子、荆芥、白蒺藜、蝉蜕各10 g,防风、甘草、川芎各6 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连续服用4周。

3 观察指标 以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为观察时间点,记录两组BUT、SIt、OSDI、CSF检测情况;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UCVA、CAD检查情况及半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7]:结膜增厚且充血,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OSDI、SIt、CSF、BUT对比 术后7 d两组患者ODSI及CSF升高,术后1个月时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观察组7 d时CSF及DOSI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个月与术前SIt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痊愈为43例,复发率为0;对照组痊愈为37例,复发率为13.96%,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OSDI、SIt、CSF、BUT对比

注:与术前同组对比,*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讨 论

翼状胬肉对泪膜的影响:翼状胬肉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BUT下降。其影响泪膜功能及泪液分泌的机制为:①表面麻醉剂、手术引起的眼表上皮损伤,导致上皮微绒毛及微皱襞减少,泪液粘蛋白对眼表上皮黏附能力受影响,术后泪膜不稳定[8];②术后使用的滴眼液含有防腐剂具有眼表上皮细胞毒性,改变细胞膜渗透性,眼表上皮出现点状剥脱,存留在结膜囊中的防腐剂使眼表上皮细胞长时间受毒性影响,泪膜功能异常[9];③手术使角膜上皮与泪膜间的界面张力发生改变,影响泪膜稳定性;④手术机械性损伤及及术后炎症反应导致杯状细胞功能异常,黏蛋白分泌不足[10];⑤翼状胬肉手术切除部分鼻侧球结膜导致杯状细胞减少,减少黏蛋白分泌。

翼状胬肉即胬肉攀睛,发病原因于《银海精微·卷之上》记载:“此症者,脾胃热毒,脾受肝邪,多是七情郁结之人,或夜思寻,家筵无歇,或饮酒乐欲,使三焦壅热;或肥壮之人,血滞于大眦,胬肉发端之时多痒,因乎摩擦,胬肉渐渐生侵黑睛。”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此证生于目两眦,瘀肉努出,时觉疼痛,总属心火所成。然火有虚实,如大眦红肉深红色,心经实火也,宜黑参汤服之;小眦红丝色淡红者,心经虚火也:宜决明散主之。外俱用清凉圆泡洗。”因此本病多属心肺风热、血热瘀滞。患者术后服用退翳明目汤,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活血、退翳明目之效。

SIt、BUT是观察泪膜稳定性的重要参数,SIt为基础泪液分泌时间,能反应水样性泪液分泌量是否正常; BUT为泪膜破裂时间,是评估泪膜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以上两个指标能评价泪液分泌功能,操作简单,应用广泛。术前两组BUT值偏低,提示可能是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有影响。术后7 d两组患者BU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对照组7 d时此时BUT水平较观察组低,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BUT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提示术后早期患者泪膜稳定性被影响,之后能逐渐恢复,而加服退翳明目汤则能尽早结束这种影响,促使类膜稳定性恢复。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个月与术前SIt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对两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量仅有较小影响。CFS是评估角结膜上皮情况的指标,OSDI用于评估对术后泪液功能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中术后7d两组患者ODSI及CSF升高,术后1个月时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观察组7d时CSF及DOSI较对照组低。提示两组患者术后短期泪液功能及角结膜上皮发生变化,但能较快恢复,整体而言对泪液功能并无长期影响。而加服退翳明目汤对患者泪液功能的短期影响更小,术后随访半年发现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说退翳明目汤能够明显降低胬肉的复发率,可以加快角膜上皮组织修复,促使受损角膜组织修复,抑制成纤维细胞再生,减少复发。其原因有:①栀子、黄芩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通过不同程度的抑制环氧酶的活性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形成前列腺素,减轻炎性细胞的浸润[11-12];②赤芍、牡丹皮、川芎、丹参等凉血活血中药能够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13-14];③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密蒙花能够明显抑制雄激素水平降低后大鼠泪腺局部炎症,抑制泪腺细胞的凋亡,降低干眼症的发生[1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提示退翳明目汤不增加并发症。

综上,自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字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退翳明目汤对翼状胬肉患者短期泪膜及泪液分泌功能影响更小,安全性较高,且术后复发少,不增加并发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明目
明目养胃食荠菜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