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半夏白术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2018-09-15武永华黄俊臣

陕西中医 2018年9期
关键词:白术半夏血压

武永华,黄俊臣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濮阳 457000)

主题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加味半夏白术汤 疗效比较研究

我国的高血压人群已超过2 亿多,并在不断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研究指出,高血压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引起一种不断进展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患者心脏及血管功能与结构发生改变,进而造成各种不良并发症及不良预后[1]。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临床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高血压临床发病人群的 90%以上[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已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疾病类型[3]。目前,临床主要以西药进行血压控制,但长期服用西药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4]。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更为精确的病性定位,将其分为肾虚亏损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更具优势。我院应用加味半夏白术汤联合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取得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纳入的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1.34±5.7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8.27±2.56)年;合并糖尿病18例,冠心病13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0.78±5.67)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8.22±2.48)年;合并糖尿病19例,冠心病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类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会批准。

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诊断标准:患者在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的状态下,非同一日测量3次血压,静息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 mmHg。参照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诊断标准:有中医症候临床表现为痰多黏稠、头眩烦躁、舌苔白腻、脉弦滑等。肾虚亏损证:腰酸腿疼(外伤除外),胫酸膝软,足跟痛,耳鸣,心悸气短,发脱或齿摇,夜间尿频;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弱;肝火亢盛证:头痛,晕眩,面红耳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舌质暗红或嫩红,舌苔黄腻,脉弦数;阴虚阳亢证:五心烦热,腰酸腿疼,膝软,耳鸣,心悸,失眠,健忘,大便黏滞,舌质暗红,苔少或无,脉弦细而数[6]。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伴随症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66824,规格:5 mg×21 s)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d,1周后视病情进行剂量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g/d,治疗时间为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白术汤治疗,汤剂组成:白术、枣仁、菖蒲及茯苓各15 g,半夏、天麻、远志、橘红、枳壳及竹茹各 10 g,甘草 6 g。肾虚亏损证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 g;肝火亢盛证者加钩藤、石决明各10 g;阴虚阳亢证者加生黄芪、当归各10 g。常规开水煎服,收汁300~400 ml,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1剂/d,连续服用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7],按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常见症状不同程度计算对应的积分。两组治疗前后采用酶循环法测定Hcy,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检测试剂盒均来自上海酶联生物。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疗效评价[8],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血压恢复正常,或者SBP下降超过30 mmHg,DBP下降超过20 mmHg;有效:治疗后症状好转,患者血压有所下降,SBP下降超过30 mmHg,DBP下降超过10~20 mmHg;无效:治疗后症状及血压水平无变化。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对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9]。

结 果

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收缩压为(148.53±3.42 vs148.55±3.37)mmHg,舒张压为(97.76±3.32 vs 97.83±3.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39.12±3.03 vs 126.48±3.73)和舒张压(86.35±1.17 vs 83.47±1.65)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血清Hcy、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cy、hs-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LQ-C30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中老年人群发病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临床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表现,患者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遗传、年龄、药物、精神状况、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等均可诱发高血压[10]。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该病的预后有了较好的改善,但是临床仍缺乏根治性的治疗措施。当前,西药以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为该病的主要降压药,其药理机制是通过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转运至平滑肌或心肌内,降低心肌收缩力及心排量,从而起到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舒张压的作用,但长期用药会具有一定的副作用[11-12]。

祖国传统医学中,该病属“眩晕”、“头痛”等范畴,其病机为情志失养、过度忧思、或久病体虚、饮食偏好等各种复杂因素导致的阴阳失调、肝肾两虚、血气逆行、损伤脾胃,进而导致脾运不顺,水谷精微不化,聚湿生痰,引起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清窍失养,诱发眩晕[13]。因此,依据中医辨证治疗原则,该病应以补脾燥湿、熄风化痰为基础治疗。加味半夏白术汤源于中医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由白术、枣仁、菖蒲、茯苓、半夏、天麻、远志、橘红、枳壳及竹茹等多味中药组成,该方以半夏、天麻为君药,具有熄风化痰、燥湿降逆、止眩止呕之功效;白术、茯苓为臣药,有健脾燥湿之功;再辅予菖蒲、远志、橘红等,可调和脾胃、理气化痰;甘草调和以上诸药。本方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之功效。本研究中西合用,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通过辨证治疗、给予加味用药,加钩藤、石决明具有镇肝作用,有缓解肝火亢盛的临床症状;加用女贞子和旱莲草可以起到滋肾补虚效果,从而缓解肾虚亏损证的临床症状;生黄芪、当归可调节阴阳,从而缓解阴虚阳亢证者,从而精准的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临床效果显著。

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多数Hcy与白蛋白形成稳定的结合体存在于血液中,少量以游离形式存在。相关报道表明,血清Hcy水平与外周动脉疾病、血压变异有密切的关系,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hs-CRP、TNF-α、IL-6等均是重要的细胞炎性因子,是高血压进程中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hs-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加味半夏白术汤中的天麻中含有的天麻素及和天麻多糖对抗氧化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一定作用,从而可抑制Hcy的大量分泌;白术中的白术内酯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的作用,加上甘草中含有的甘草酸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可起到抗氧化及抗炎作用,从而有效降低TNF-α、IL-6水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猜你喜欢

白术半夏血压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
白术的不同炮制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