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2018-09-14黄晓寒黄志刚戴晓天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内科重庆40003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7期
关键词:样癌病毒感染淋巴

黄晓寒,黄志刚,戴晓天(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内科,重庆400030)

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一种较少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病理组织淋巴间质多呈未分化状态,因与鼻咽部上皮瘤病理表现相似而得名[1]。LELC可发生于胃、腮腺、胸腺及肺等前肠起源的器官,其中肺部淋巴上皮瘤样癌最为罕见。1987年BEGIN等[2]首次报道了肺部淋巴上皮瘤样癌,并表明其与EB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3-4],原发性肺LELC的发病人群具有明显的种族性和地域性,好发于亚洲黄种人,全球患者数近2/3来自中国南方,且患者多为女性。因此,原发性肺LEL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在我国具有较高研究价值。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原发性肺LELC纳为未分化大细胞癌[5],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指南,患者的临床治疗多依据医生临床经验,行而有效的原发性肺LELC临床治疗方案仍亟待探索。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间断咳嗽、咳痰3年余,伴痰血,右侧胸痛半月”于2015年11月26日入院就诊。其缘于2012年受凉后出现咳嗽,白色黏痰,无痰血、发热、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自行给予药物口服后症状好转。上述症状间断出现。于2015年11月初受凉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较多白色黏痰,有时为黄色黏痰,间断痰中带血,伴右侧胸痛,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心悸,无腹胀、腹痛、腹泻等。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为 5.73×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为 76.9%。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右肺下叶见不规则肿块影,可见分叶征象,最大截面约8.8 cm×8.3 cm,右肺中叶、左肺舌叶及双肺下叶见片状高密度影及支气管扩张,右肺门、纵隔肿大淋巴结,见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示:CK(+),CK5/6(++),P63(+),TTF1(-),ALK(-)、阴性对照(-)、阳性对照(+),CK7(-),Ki67阳性细胞数80%。原位杂交:EBER(+),考虑淋巴上皮瘤样癌,见图2。

图1 胸部CT检查

图2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给予“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2个月后出现第7肋骨转移,患者拒绝再行全身化疗,遂调整方案为肋骨转移处局部放射治疗,此后定期给予骨治疗,持续止痛及中成药抗肿瘤治疗,目前已随访2年,患者尚存,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2 讨 论

肺LEL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多考虑与EB病毒感染有关。有文献报道[6],EB病毒可长期潜伏于机体淋巴组织中,且仅能在感染B淋巴细胞中繁殖和转化,其能将自身基因组转化入感染后的B淋巴细胞中并表达。CHAO等[7]研究表明,鼻咽部淋巴上皮瘤患者可检测到EB病毒基因组表达,再次说明EB病毒感染与淋巴上皮瘤发生相关。肺LELC与鼻咽部上皮瘤病理表现相同,且既往报道称肺LELC患者EB病毒感染率为 100%。本研究中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EBER(+),与JAVED[8]等报道情况相符,亦说明了EB病毒感染与肺LELC具有相关性,但具体影响机制仍须进一步探索。

肺LELC患者主要表现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呼吸系统临床症状,且患者多合并有其他肺部疾病,因此难以通过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有文献报道[9-10],肺LELC通过胸部CT检查最具优势,其病灶多发生于肺野下叶且靠近纵隔胸膜,多为周围型单发肿块或结节;肿块或结节多呈边缘光整圆形或不规则形,无明显毛刺征、空洞及钙化。目前对肺LELC的诊断仍需活检病理组织检查。

肺LELC系少见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既往报道多表明患者预后较肺鳞腺癌和大细胞癌更好,其治疗方式多为手术切除后联合化疗或放射治疗[11-13]。本研究中,肺LELC患者右下肺肿块巨大,并伴有胸膜侵犯及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故无手术治疗指征。既往报道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14−15],因此,作者直接给予“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一线化疗。化疗期间原发症状得到改善,但2个月后复查出现骨转移,说明该患者全身化疗效果欠佳。作者遂调整治疗方案为转移灶放射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短期内生命质量提高。后期由于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化疗、放疗,故给予止痛药和中成抗肿瘤药物进行姑息治疗。截至2017年9月2日仍存活,但生命质量低下,精神状态不佳。

综上所述,肺LELC发病较为少见,通过影像学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依据组织病理检查最终确诊,对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行化疗、放射治疗、中成药抗肿瘤治疗等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但本研究尚未设立对照试验,其治疗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样癌病毒感染淋巴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18例乳腺髓样癌的临床特征观察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乳腺典型髓样癌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