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官话词汇和语法研究概说

2018-09-12赵丽萍

现代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法词汇

赵丽萍

摘 要:从词汇和语法两大方面梳理中原官话研究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从研究内容看,中原官话以单个方言点的特殊语言现象为主,较少涉及由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变异现象;从方言片区看,关中片和汾河片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他片区研究相对较少;缺乏方言片区之间的内部比较。

关键词:中原官话 词汇 语法

一、引言

中原官话在八个官话区中分布范围最大,分布区域遍及“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山东省西部地区,山西省西南汾河谷地,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还深入到甘肃、青海两省与宁夏、新疆两区南部”①。中原官话分布范围东西长约三千多公里,从东到西横跨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十一个省区;南北长约六百多公里,在我国中部呈带状分布②。本文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成果。

二、词汇研究

(一)词源研究

中原官话的词源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今到古考证方言本字;一是从古到今探究文献中的方言词。

方言本字研究一般从方言语音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出发,结合文献资料,按照音义结合的原则考释本字,主要涉及古语词和特色词,有利于了解特定地域的文化。杨子仪(1991)根据字音、字义和《集韵》《方言》等文献资料,考证了秦陇片固原话“?、揙”等110个方言本字。吴继光(1997)考证了徐州话“貊、?”等79个本字。赵祎缺(2005、2006)考证了商阜片玄武话“馏”的意思为“把熟食再蒸”义,还考证了“舛嘴、具长、殿窝”等常用字词的本字和含义,揭示出玄武话方言词和古代汉语的密切关系。赵红(2012)从历时角度考察了陇东方言的特征词,这些特征词均来自古代汉语和近代白话文著作,如来自古代汉语的词“嗟、摽、讳”等,来自宋元明清白话著作的词“迭办、倒灶、待诏”等。王振顶(2015)借助文献考证了表“蹲”义的河南方言特征词[ku31 tei22]的本字及其演变,认为其是古语“踞与蹲、蛄与蹲”同义连文式复合在中原官话中的遗留。

中原官话考证文献中的方言词研究与考本字的路子相反,一般立足于古代文献,分析与之对应的方言词汇,以探求方言与古汉语的关系。这类依据主要依据宋代《东京梦华录》和清代《歧路灯》两部文献资料。这两部文献均使用了大量具有河南地方色彩的民间语辞和方言俚语,具有浓厚的中原地域特色。张生汉(2000)、秦崇海(2003)通过上下文语境和现代河南境内方言口语以及其他文献,诠释了清代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中的“投词、信惯、撞头撞脑、黄金入柜、扣、开拨、嫌择、认真、拘挛、起办、爬角、寒脸儿、相应”等方言俚语。郜彦杰(2006)依据《西厢记》《汉语方言大辞典》等文献,探讨了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中的“脚店、虫蚁、生淹”等俚语。也有从其他文献或文化角度研究方言词源的论文。时学伟(2000)依据《周礼》《说文》《史记》等文献,指出开封话“闻早、赶趁、封、谝”是古语词,阐释了开封话与古代汉语的源流关系。

(二)特色词研究

中原官话特色词研究主要指能体现方言特色的词汇研究,包括方言特征词。贺巍(1993)列举了洛阳话部分特殊词语,将其界定为“本地区的人觉得和别的地方不同,外地人对这些词语不太容易理解”③。该文提到的“特殊词语”实质上指“特色词”。

关中片特色词研究成果较多。刘俐李(2009)对比了陕西关中话、新疆焉耆话和中亚东干语的特征词,发现关中话的一级特征词焉耆话基本丢失,东干语大多丢失,二级特征词④焉耆话和东干语分别保留约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王春磊(2012)列举了关中方言部分特征词,并将其分为传承词、创新词和变异词三类,如“咥、僚、乡党”(传承词),“端直、啊哒、谝”(创新词),“心疼、瓷”(变異词)。辛世彪(1997)通过关中方言与北方官话的共时比较,认为关中方言“让”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奚落、耻笑”。孙立新(2004)指出关中方言特征词保留了隋唐以前文献中的相关词语,如“覆”义为“盖”,“住”义为“绕开”。

以中央民族大学王远新教授为主导的团队长期致力于特色词研究。该团队采用传统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特色词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群体特色词的知晓率、使用率,分析语言变项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社会变量的关系,揭示特色词使用差异的因素,并预测发展趋势。

(三)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方言词汇比较研究着眼于方言间词汇的差异,从横向对比角度,通过进行方言区域的内部词汇比较揭示词汇的地域差异,通过与其他官话方言的词汇比较以及与普通话的比较揭示方言词汇自身的特点。

徐红梅(2003)采用调查、统计、比较的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揭示皖北方言词汇的地域差异、存古特征以及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皖北方言内部的地域差异,即蚌埠与颖上的词汇较接近,阜阳、淮北、界首及涡阳的词汇一致性较强,杨山点与其他点差异较大;存古特征指皖北方言保留了一批古语词,如“搦、哕”等;亲属关系指皖北地区方言处于中原官话向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具有过渡性特点。刘丽娟(2008)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比较了河南境内的方言点词汇,认为灵宝话的例外词语最多,与其他方言点在词汇方面的差异比较大,其次为信阳方言、商丘方言;在对比词汇地域差异的基础上,认为蔡鲁片与郑曹片有趋同之势。邢建丽(2011)从词形、构词、词义、造词理据四个方面比较信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从而得出信阳方言词汇的特点;通过信阳方言与其他方言的比较,可得出其亲属关系,即与信阳方言最亲密的是蚌埠方言,其次是武汉方言、北京方言、长沙方言,然后是苏州方言、广州方言、南昌方言、梅县方言,关系最远的是福州方言。

苏晓青、佟秋妹(2004)依据《徐州方言词典》,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徐州话新老派的词汇使用情况,并探讨了引起词汇变化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认为徐州方言词汇趋于向普通话靠拢。

中原官话词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个别词语的用法分析、词汇系统研究、古语词探源以及特色词研究、词汇比较研究五个方面,以方言点的词汇现象分析为主,解释有所欠缺;词汇的内部比较少,与外区方言的比较更是寥寥无几,各方言点的词汇材料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词汇变异研究较少。因此,无论是从内部比较还是从外部比较看,或从词汇系统研究看,中原官话词汇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语法研究

(一)词法研究

1.词类

词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代词、形容词、动词、副词、助词等方面。此类研究多从传统描写语言学角度对词类的语法和语义特征进行共时描写。

孙立新(1997)举例说明了关中方言中的几个代表性的人称代词,张成材(1998)对孙立新(1997)讨论的商州方言代词的读音进行了补正。在此基础上,孙立新(2002)从人称代词、表处所的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关中方言代词,其中关中方言区多数方言点人称代词“我、你、他”,读作上声时表单数,读作阴平时表复数;指示代词中的远指分相对不远、相对很远两个层次;疑问代词“什么、怎么”合音为“啥、咋”。张爱民(1987)讨论了徐州话的单音形容词、复合形容词、带缀形容词、儿化形容词和重叠式形容词。赵新义(2007)在与普通话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周口方言的助词系统,其中包括结构助词、时态助词、体助词、情态助词、比况助词、语气助词及其他助词。黄平飞(2010)从动词的分类、语法特征两个角度探讨了蒙城话动词,蒙城话部分动词可与“黑、瞎、胡、死、烂”组合,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郭辉(2008)讨论了皖北中原官话濉溪话语气词“来”的用法和功能,指出“来”可用于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的句末,表确认、曾然、告诫、蔑视等含义。陈慧娟(2008)分析了安阳话句末语气词“不咋”的用法,认为“不咋”主要表无奈和请求语气。

2.构词法

构词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子”尾和重叠现象两方面。

“子”尾研究主要涉及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和演变过程三个方面。乐玲华(1985)对阜阳话“子”尾作了详细的分类描述,以表人体称谓的“子”尾词为例,初步考察了“子”尾词的表义作用、修辞色彩、构词方式、分布状况和内部差异。郭辉(2007)从构词角度分析了濉溪话后缀“子”,指出后缀“子”可构成名词、量词、动词和形容词。潘晓旭(2006)在比较商丘话和普通话“子”尾的基础上,指出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读音和构词的不同,商丘话“子”尾的主要功能是构词别义,可位于名词、形容词、动词和数量词之后。与前文不同,张世方(2008)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考察了商丘话“子”尾和体貌助词“着”的特殊读音[tei]及其变体的来历和演变过程。该文结合鲁西南方言的共时差异,认为[tei]经历了由[??]声母塞音化、韵母央化和高化并分裂为复韵母的变化路径,同时也有可能是早期“子”尾儿化形式的变音;体貌助词“着”读[tei],是因为商丘话“着”的早期语音形式与早期“子”尾读音[??]形式相同。

重叠现象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其构造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方面。王玲玲(2014)考察了河南沈丘话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拟声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和音变情况,指出沈丘话重叠式儿化现象普遍,其中动词重叠式既可表短时、尝试义,又可表动作状态的反复、持续,形容词ABB重叠式中的BB后缀有多叠现象,叠数越多,所表示的语义程度越深。曹思远(2015)以秦陇片甘肃镇原话的重叠现象为研究对象,指出镇原话重叠式的词类比较丰富,涉及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量词、指示代词等众多词类;语法功能比较复杂,可表小称、程度加深、动作的持续、强调及不屑的感情色彩。张辉(2004)考察了河南南阳话名词重叠式的从构造形式、语音特点、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其构造形式有AA式、AAA式、ABB式和AABB式五种,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表强调、专指、遍指等义。以上研究多从共时层面分析重叠現象,理论性不强,鲜有从构式和功能认知角度剖析其生成过程。

吴云霞(2002)通过万荣话与普通话、晋方言及周边方言的共时比较,从重叠、词缀两方面描述了其构词法特点。名词重叠式可表达轻微、量小、爱称、小称等语法意义,动词重叠式可表达动量小、时量短等语法意义,副词重叠式、形容词重叠式表达程度的加深或减弱。万荣话常见的词缀有前缀“圪”、后缀“嘟、儿”,前缀“圪”表达量小、量少义,后缀“嘟”相当于普通话的名词后缀“子”,后缀“儿”无卷舌音[?],用重音长调表示。侯超(2013)通过方言比较分析了皖北境内中原官话的词缀和重叠现象。前缀“老”有两种用法,既可表示排行小、年龄小,也可表示普通称谓;终缀“不”表可能性,且具有消极语义色彩;后缀“熊、货”均具有贬义色彩。形容词重叠式有AA式、ABB式、BBA式、AABB式、ABAB式、A勒AB式六种,表程度的加深或减弱义。

(二)句法研究

1.句式

张恒(2007)考察了开封话的特殊“给”字句,从历时角度分析了表处置义的“给”字的来源和动因。该文指出,开封话“给”字句可表处置和被动(可分别被称为处置式和被动式),一方面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处置式和被动式句法结构上的统一、语义上的相通导致的。表被动的“给”是受普通话的影响产生的,表处置的“给”是开封话自身发展的结果,来源于使役动词“给”或介词“给”。张德岁、唐爱华(2011)讨论了皖北方言的“V+搁+N(L)”格式,认为这种格式的形成与动词“搁”的语义虚化、语义感染和语法类推有关。王琴(2010)从句法分布和语义色彩的角度考察了阜阳话特殊格式“个妻子”的用法,认为“个妻子”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个妻子”用于指人名词性结构之后,可位于句首、句中和句末,与其前的名词性成分构成同位复指关系,表达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情绪,一种是用于非指人结构成分之后,只能位于句末,其语义指向为整个句子,多表达遗憾、责备等消极语气。侯超(2013)探讨了皖北境内中原官话的特殊句式“非VP不X”和“PP+X+啥+PP+X”(PP指人称代词),认为“非VP不X”有“非VP不照、非VP不管、非VP不粘、非VP”5种变体,表达事理的必要性或主观意愿;“PP+X+啥+PP+X”表否定或制止义。

2.句类

中原官话句类研究以疑问句为重点。李孝娴(2003)通过与普通话、周边方言的比较,从表现形式、句法功能及使用条件三方面考察了固始话的疑问句系统。她认为,固始话的特指问句、选择问句与普通话的差别较小,是非问句较有特色,可分为三种,即由语调表疑问的回声问句、由疑问语气词组成的问句和“可VP”形式的问句,另外,“可VP”问句还可表反复问,“可”读音为[khei]时,表已然,读音为[kh?]时,表未然。胡利华(2008)重点分析了安徽蒙城话的特殊句式“可VP”,指出“可VP”能构成反复问句和附加式问句,其中“可”的读音不同,句式所表示的时态也不同,即“可”读阳平时,表未然时态,读去声时,表已然时态。王琴(2008)从句法结构、语义范畴和语用功能三方面研究了阜阳话“可VP”问句,从历时和共时、方言比较两个角度追溯“可”问句的来源、成因。她认为,阜阳话“可VP”问句更多保留了近代汉语的成分,是历时和共时层层覆盖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扩散或借用。

综上所述,中原官话的研究多以单个方言点的特殊语言现象为主,缺乏方言片区内部比较和与其他方言片区的外部比较。词汇研究以词汇现象分析为主,如个别词语的用法、古语词和特色词;多与普通话比较,片区内部词汇比较及其与外区方言的比较研究较少。语法研究内容以构词法、特殊句式和疑问句为重点,研究方法多通过方言与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比较凸显该方言句法的特点。此外,一些语法现象的研究存有异议,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尚未揭示。

注释:

①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9,(4):

247.

②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

(2):136.

③贺巍.洛阳方言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1993:12.

④刘俐李(2009:82)指出“一级特征词是关中话独

有词汇(含个别熟语类短语),约120个;二级特征词是关中话与周边方言共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汇(含个别熟语类短语),有138个。”

参考文献:

[1]曹思远.甘肃镇原方言的重叠式研究[D].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黄平飞.蒙城方言动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0.

[3]刘丽娟.河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桂林:广西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侯超.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5]郜彦杰.《東京梦华录》词汇研究[D].南京:南京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李孝娴.固始方言问句系统考察[D].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莫超.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南

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9]茹燕玲.荥阳方言词汇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王琴.阜方言“可”疑问句研究[D].上海:上海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2002.

[12]邢建丽.信阳方言词汇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1.

[13]赵新义.周口方言的助词研究[D].贵阳:贵州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张恒.开封话的“给”和“给”字句[D].开封: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陈慧娟.河南安阳方言中的语气词“不咋”[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16]郭辉.皖北濉溪方言的“子”尾词[J].方言,

2007,(3).

[17]郭辉.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来”[J].方言,

2008,(2).

[18]胡利华.安徽蒙城方言的“可”字句[J].方言,

2008,(3).

[19]乐玲华.阜阳地区方言“子”尾词的初步考察

[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20]刘俐李.同源异境三方言核心词和特征词比较

[J].语言研究,2009,(2).

[21]潘晓旭.商丘方言的“子”尾[J].和田师范专科

师范学校,2006,(3).

[22]秦崇海.《歧路灯》中原语词考释[J].周口师范

学院学报,2003,(4).

[23]任永辉.宝鸡方言特征词疏证[J].咸阳师范学院

学报,2015,(5).

[24]苏晓青,佟秋妹.徐州方言民俗词汇变化的考

察——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考察之六[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5).

[25]孙立新.关中方言略说[J].方言,1997,(2).

[26]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概要[J].方言,2002,

(3).

[27]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特征词[J].西安联合大学学

报,2004,(3).

[28]王春磊.关中方言特征词举例[J].广西民族师范

学院学报,2012,(1).

[29]王玲玲.河南沈丘方言的重叠式[J].周口师范学

院学报,2014,(4).

[30]王琴.安徽阜阳方言的“个妻子”[J].中国语

文,2010,(2).

[31]王振顶.河南方言特征词“蛄蹲”的源流及其

词族的认知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32]吴继光.徐州方言本字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3]赵红.陇东方言特征词中的传承词[J].语文学

刊,2012,(6).

[34]赵祎缺.河南玄武方言词语札记[J].河南教育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5]赵祎缺.河南玄武方言词語札记之二[J].河南教

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6]张爱民.徐州方言的形容词[J].徐州师范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37]张成材.商县方言的人称代词[J].中国语文,

1958,(1).

[38]张成材.关中方言略说>补正[J].方言,1998,

(2).

[39]张德岁,唐爱华.皖北方言的“V+搁+N(L)”

格式[J].语言科学,2011,(2).

[40]张辉.南阳方言的名词重叠式[J].南阳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41]张生汉.《歧路灯》词语杂释[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1).

[42]张世方.商丘话的子尾[tei]及相关问题[J].语言

科学,2008,(5).

[43]张志静,丁振芳.曲阜方言词汇管窥[J].齐鲁学

刊,1988,(2).

猜你喜欢

语法词汇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语法拾趣“尚未”和“仍然”
七年级(上)期末复习词汇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