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V上去/上来”立足点的主观性

2018-09-12权文兰

现代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立足点主观性人称

权文兰

摘 要:本文考察了“V上去/上来”立足点的主观性。首先在垂直空间上,“V上去/上来”动作行为者为第一(第二人称)时,立足点是句子中的“我(或者你)”,反应了“我”的主观性。句子使用第三人称(或称谓)时,叙述人一般把自己的视点(立足点)设在该(他)人物位置上,它们是叙述人要描写或强调的对象,这个视点反应了叙述人的主观性。这种按人称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水平空间上也有相似的特点,只是使用第三人称(或称谓)时,叙述人也常常把视点设在叙述人要重点描写的处所、对象、抽象概念等,而不仅仅是“V上去/上来”动作行为者,显示出一种视点转移现象。

关键词:上去/上来 立足点 人称 主观性 说话人 叙述人

一、引言

吕叔湘(1995:476)认为:趋向补语“上来”和“上去”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地,后者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刘月华(2002:551-552)则认为趋向补语“上去”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由低往高处移动,立足点在低处,“上来”则相反。我们发现刘月华没有提到“说话人”。

对“来”“去”的立足点(着眼点),文旭(2007:91-96)曾谈论过“说话人”:在认知辖域内时,说话人是运动事件的参与者;在认知辖域外时,说话人不是运动事件的参与者。高艳(2007)、翟英华(2008)认为以往的以“说话人”为基准的说明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高艳(2007:77)分析了叙述体和谈话体的立足点问题。

本文的结构如下:先谈有关的主观性理论,然后从垂直空间(具体空间和社会空间)和水平空间的角度,结合主观性理论分析“V上去”立足点(或着眼点)的特点,根据人称(主要是第1,2人称和第3人称)的不同,分析立足点所呈现的不同的主观性现象。

二、关于主观性

说话人的视角就是观察、认识事物的角度。①言语交际时说话人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交际的中心,因而也就将自己置于时间、空间和指示的中心。英语中的“come”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以说话人为中心的例子。离开说话人,我们就无法对“come”的意义进行正确描述,因为要描写“come”的意义须先确定说话人的方位。兰艾克(Langacker,1985)把“come”和“go”都叫作主观动词,因为其空间指示功能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除了“come”以外,罗素(Russell B)认为最基本的“自我中心词”是“我”等词;本维尼斯特(Benveniste)认为②,人称代词是语言主观性的首要支点,真正的主观人称代词是“我”,因为“我”与话语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我”与“你”的关系是一种外在的关系。方经民(2004:236)认为,从言语交际方面来看,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的所指对象是言语交的直接参与者(说话人和听话人),他们总是出现在言语交际活动现场。吴一安(2003:403)非常明确地提出:人称代词“我”和“你”以及趋向动词中的“来”和“去”等都是空间指示语,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无论是用于指时空关系还是人际关系,它们都以(说话人)“自我”为基点(ego-centric),构成语言中常见的指示现象(dexis)。Langacker(1985)、罗素(Russell B)和本维尼斯特是从主观性的角度分析,而吴一安(2003)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但说的是同一种现象。沈家煊(2001:269)认为主观性是指在话语中多多少少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了而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下面本文将通过对语料库例句的分析,讨论趋向补语“V上去/上来”的立足点(视点)的主观性问题。

三、“V上去/上来”立足点主观性分析

(一)垂直方向移动

趋向意义一般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来分析,垂直方向可以分为具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种,本文将分别进行探讨。

第一种情况是“V上去/上来”在具体空间的向上移动。一般来说,动作按离开说话人所在地的方向进行。

(1)(你)快跑上去!

(2)(你)把行李搬上来。

(3)一个石头打的乌龟有那么大的本事吗,我不信,我要爬上去试试。

如例(1)~(3)中,“V上去/上来”动作行为者分别为听话人(你),如例(1)~(2),“我”如例(3)。立足点在说话人(或听话人)动作之前的位置上③,根据“我”“上去”等指示词,这时的立足点都以“我”为基点,带有说话人自我的主观性。我们再看语料库的其他例句。

(4)一只脚搭在冠军领奖台上,郭晶晶有点迫不及待,几次想站上去,左右看了半天,还是没有听到宣布冠军的名字。

(5)反恐一号将行走方式换成爬坡、爬楼梯和越障的履带,沿着一节节台阶攀上去……

例(4)中的“郭晶晶”这一称谓,从人称的角度来说,应该和第三人称“她”同属一个类型。“站上去”表示垂直方向的移动,立足点是“郭晶晶”上臺领奖之前的位置。所以该例句的“V上去”解释为“行为者的动作向离开原来所在地的方向进行。”可以说叙述人是按着“郭晶晶”的视点来设定空间坐标,把“郭晶晶”等同于叙述人——“我”,这样就用了指示词“站上去”而不是“站上来”。叙述人把自己和“郭晶晶”放在同一个空间的同一个位置上,因此我们可以说该立足点是叙述人的主观视点。例(5)的“反恐一号”和记者的位置也是同一个视点,是主观设定的一个立足点。例(4)~(5)和例(1)~(3)的不同:后者是主观设定的坐标,而前者是以说话人“我”为基点的坐标。

前文分析了动作行为者为第一、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例句。使用第一、第二人称时听话人和说话人的位置都相对固定,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在“认知辖域”内,反映了说话人的主观性。在认知辖域里,我们可以设一个坐标,坐标的中心是“我”或者说话人。使用第三人称的例句中叙述人把自己的位置和动作行为者的位置等同起来形成一个立足点,显示出叙述人的主观视点。

第二种情况是“V上去/上来”在虚拟空间里的意念上的垂直移动。“V上去”的对象,“整改(方案)”“这样的信息”“报告”等一般不是某个动作的行为者而是一些概念或对象,都属于他移。④例如:

(6)报啊,不要披露啊,你赶快回去整改。你怎么整改的,我给你一起报上去。我常对被审计单位和跟我打招呼的人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讲。

(7)找到王伟问罪:“你怎么能把这样的信息报上去呢?”他们认为这消息为涡阳县捅了漏子。

(8)一晃,三四个月过去了。他送上去的那些报告,竟然一直没有任何动静,这使得何开荫开始惴惴不安。

(9)全国9省中有4名女省长,全是第一次提拔上来的,而上届省长中仅有一名女性。

(10)他对公粮制改革给农村带来的新的气象,是十分清楚的,接到金融贸易处送上来的报告,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例(6)~例(7)中动作行为者的人称分别是“我”“你”,是第一、第二人称。我们发现和具体空间的位移一样“V上去/上来”句的人称为第一、第二人称时,认知辖域内坐标的中心是“我”,例如(6)或者“你”(7),而移动对象(或物体)通过某种动作行为到坐标的上面位置。坐标的上下面分别代表不同的社会层面。可以说把空间位置概念投射到社会关系中去了。例(8)~例(10)和(6)~例(7)不同的是叙述人把视点分别设在“他”“4名女省长”“他”位置上,并按“他(她们)”的视点来设定位移的方向。

例(8)~例(10)中的“他”,“4名女省长”“他”都属于第三人称(或称谓),因此当“V上去/上来”句的人称为第三人称时,立足点仍然显示出叙述人所设定的主观视点。综合起来看,具体空间上立足点的特点同样投射到社会空间上。不管是在具体空间还是社会空间,动作行为者(或句子的人称)为第一、第二人称时,“V上去/上来”的立足点是“我(你)”,显示出说话人的主观性;而动作行为者(或句子的人称)为第三人称或属于第三人称时,叙述人会把自己的视点等同于该人称视点,显示出叙述人设定的主观性。马庆株先生曾经在“指人参与者角色关系趋向与汉语动词的一些小类”中例举“对上动词”和“对下动词”,认为“对上动词”中不特定人称的动词后能加趋向补语“上来/上去”。(比如:反映上去,反映上来)“对下动词”后不能加“上来/上去”。(比如*布置上来,*布置上去)详见马庆株(1997:139)。

(二)水平方向移动

前文提到:说话人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看成交际的中心,因而也就将“自己”置于时间、空间和指示的中心。在水平空间的“V上去/上来”移动中也有同样的现象。下面两个例句中的“V上去”或“V上来”的立足点都是第一人称“我”。

(11)张唐走后,甘罗对吕不韦说:“请给我五辆马车,我赶上去,给赵王报个信,叫他不要为难张将军。”于是,秦王就派甘罗出使。

(12)第一天展会结束后我走出会场时就有一个男人跟上来和我搭讪。

例(11)是谈话体,而例(12)是个叙述体,虽然语体不一样却同样遵循“我”成为一个坐标中心。

在下面四个例句中,叙述人把自己的视点和句子中重点描写对象的视点等同起来,反映出叙述人设定的主观视点。

(13)盲人游泳选手越来越接近池壁的时候,人们不禁担心他们会重重地撞上去。

(14)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火车向小孩飞驰过来,爱迪生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小孩的爸爸为了感谢爱迪生,教给他发电报的技术。

(15)演讲结束了,主持人手里塞满了早就递上来的纸条,上面是各种各样的问题。

(16)身穿火炬手服装的成龙一出现,便引起人群的一阵骚动,人们纷纷涌上来,争着索要成龙的签名或合影留念。

例(13)~例(16)叙述人选择“盲人游泳选手”“爱迪生”“主持人”“成龙”的位置作了着眼点,使用称谓也都是他称,属于第三人称。可以说例(11)、例(12)反映出“我”的视点上的立足点,而后两个例句中的“盲人游泳选手”“爱迪生”等既是动作行为者,又是叙述人要描写或强调的焦点,它和叙述人在垂直空间上所设定的视点一样。例(15)、例(16)的“主持人”“成龙”都不是“递上来”“涌上来”的动作行为者,但都是叙述人要描写或强调的焦点人物。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管是垂直空间还是水平空间,“V上去/上来”句的人称和立足点(着眼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第一(第二)人称相对和第三人称(或称谓)形成了明显的对立。

叙述人对视点的设定现象在“V上来”显得更明显,叙述人所设的视点并不局限在动作的行为者,而是更加多样化,它们可以是叙述人所关注的或要突出的地点、事物、抽象对象,显示出指示中心的转移。例如:

(17)黄河水流刚刚淤出了一块细细的河滩,河水不时扑上来,七八名青年男女打着赤脚在上边玩水。

(18)两支射箭队在这块台地上相遇了,相距50米时他们跳起了一种奇特的舞:每一个牧民都像鸟儿挥动翅膀一样挥动着手臂,嘴里发出“噢噢”的叫声,同时双脚快速踏地,黄土顿时弥漫在空中,看上去十分有声势。在滾滚黄土中,两个村的村主任走上来握手问好并互致祝福。

(19)7名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挨家挨户耐心解释,并把热腾腾的早点送上来。后来我才知道,凌晨3点,这些干部跑遍大半个北京城的昼夜超市。

(20)成群的鹈鹕一旦在水里发现了鱼群,会很快跟踪上来,然后依次排成一条直线,形成半圆形进行包抄,展开双翅拍击水面。

(21)欧洲的工程师下班后,中国的工程师又将接着跟上来,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例(17)~例(19)中的“河滩”“台地”“隔离区”都是叙述人所关注的地点,不是动作行为者的视点,但分别是“扑上来”“涌上来”“走上来”的着眼点。例(20)、例(21)中的“鱼群”“产品的研发”也都是叙述人关注的对象或抽象对象,也是“跟踪上来”“跟上来”的着眼点。这些句子的共同点就是“河水”“两个村的村主”“成群的鹈鹕”“中国的工程师”等“V上来”句的行为动作者全都属于第三人称称谓,可以换成他(它、他们)

例(16)、例(18)、例(21)的着眼点都不在“V上来”句子中而在句子之外。这种指示中心的转移、着眼点的多样化,在“V上去”句中并没有出现。

四、结语

本文考察了“V上去/V上来”的立足点的主观性。在具体垂直空间,“V上去”的动作行为者为第一或第二(“我(我们)”“你(你们)”人称时,立足点反映了说话人的主观视点。而动作行为者为第三(他(们),他称)人称时反应叙述人设定的主观视点。在虚拟垂直空间,立足点同样按人称来显示出它的主观性。当“V上去”表示水平移动意义时也要看动作行为者的人称。如果句子使用的是第一人称,立足点带有“我”的主观性;如果句子使用了第三人称或称谓,叙述人按他的视点设定方向。叙述人设定立足点的现象在“V上来”例句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立足点可以是叙述人所关注的一个地点、人、事物或抽象对象而和动作行为者的视点不同。综合起来说“V上去/上来”句子中的“我”即是说话人的视点或者一个客观的坐标而“他”或者表示第三人称称谓显示出叙述人主观设定的一个坐标。“V上去/上来”句的人称和立足点(着眼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第一(第二)人称相对和第三人称(或称谓)形成了明显的对立。

注释:

①参看冯光武(2006:30-31)。

②孙蕾(2002:71)

③例(3)中的“爬上去”的结果,虽然可以说是离

开说话人本来的位置,但是“行为者的动作向离开原来所在地的方向进行”的说明更确切,例(4)也一样。这样“说话人”可以包括说话人也是动作行为者的时候,范围更大了。

④陈昌来(1994:64)在《论动后趋向动词的性质》

中把移位类分为自移类和被移类,把自移类分为显性位移和隐形位移。齐沪扬(2014:214)把位移动词分为自移动词(停、锁)、他移动词(扔、递)、和伴随移动词(领、送)。他还认为:他移动词容易构成“把”字句。

参考文献:

[1]陈乐平.移位动词“来”“去”语用含义分析[J].

韶关学院学报,2005,(11).

[2]方经民.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及其语境制约

[J].当代语言学,2004,(3).

[3]冯光武.语言的主观性及其相关研究[J].山东外语

教学,2006,(5).

[4]高艳.趋向补语“来”“去”的使用不对称的语用

考察[J].晋中学院学报,2007,(2).

[5]郭家翔.视点取向与“上来、上去”的使用[J].湖

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3).

[6]贾军红.指示语:自我中心性和主观性[J].长春理

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7]马庆株.“V来/去”与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J].语

文研究,1997,(3).

[8]李青.语言主观性与主观性理论研究[J].长江师范

学院学报,2012,(7).

[9]刘芳苏,晚利.“上去”的语法化过程[J].吉首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0]刘瑾.语言主观性概念探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报,2009,(3).

[11]劉月华.关于趋向补语“来”“去”的几个问题

[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3).

[12]齐沪扬.空间移位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语用含

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1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性”[J].外

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4]盛文忠.移动动词“来/去”和“行く/来る”的

汉日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

[15]孙蕾.西方指示语研究的历史及现状[J].四川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16]吴一安.空间指示语与语言的主观性[J].外语教

学与研究,2003,(6).

[17]文旭.运动动词“来去”的语用意义及其指示条

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18]张黎.汉语“把”字句认知类型学解释[J].世界

汉语教学,2007,(5).

[19]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出版社,2008.

[20]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2.

[2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3.

[23]齐沪扬.现代汉语现实空间的认知研究[M].北

京:商务印书馆,2014.

猜你喜欢

立足点主观性人称
拼图
站稳立足点,促进学生发展
高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研究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
花非“花”
立足点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