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灌肠及中药口服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症状缓解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9-12居秧琴

关键词:肾衰灌肠中药

居秧琴, 黄 萍, 董 娟, 严 虹

(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 综合内科, 江苏 扬州, 225009)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致使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1]。慢性肾脏病(CKD)分1~5期,若不及时控制,CKD会不断进展,导致终末期肾病(尿毒症)。中医认为CKD病机多以脾肾气虚为本,浊毒、瘀血为标,为本虚标实之病[2]。CKD3~5期患者多选择替代疗法行透析治疗,透析和药物治疗的降指标效果较好,但没有恢复肾脏病理损伤的作用,指标暂时下降但易复发,补益脾肾为主的中医中药可达到解毒排浊、活血化瘀、标本兼治的功效,有助于控制病情[3]。本研究对CKD3~5期患者行益肾降浊、标本同治法,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灌肠及中药煎剂的综合中医治法,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接受非透析保守治疗的CKD3~5期的患者52例。患者符合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NKF-K/DOQI)中CKD 3~5期诊断标准,肌酐清除率(Ccr)15~60 mL/min,均知情同意并接受治疗方案。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脏、造血系统疾病;存在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酸中毒或尿毒症脑病等必须行紧急透析治疗者;合并严重感染及肠道病变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19~84岁,平均(65.53±4.12)岁。观察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20~84岁,平均(66.24±7.26)岁。2组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肾脏疾病按临床诊疗指南给予基础治疗,金水宝保肾降蛋白,复方α-酮酸补充必需氨基酸,氨氯地平控制血压,海昆肾喜胶囊益肾排浊,中成药肾康注射液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琥珀酸亚铁、叶酸、促红素改善贫血,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4]。患者内科一级护理分级,给予低脂、低量优质蛋白软食,每日测血压2次。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灌肠及中药煎剂口服的综合中医治法。以“标本兼治”为原则,施以“益肾健脾、化湿泄浊”系列中医干预治疗方法,干预10 d为1个疗程,干预方案如下;①口服中药煎剂组方:黄芪20 g、潞党参15 g、白术15 g、杜仲15 g、山萸肉15 g、续断15 g 、怀牛膝15 g、丝瓜络15 g、青风藤15 g、六月雪15 g、茯苓15 g、落得打20 g、苏梗15 g、石韦30 g、土茯苓15 g、制大黄10 g,水煎服,日服1剂,连续口服10 d。②中药灌肠组方:生大黄20 g、牡蛎30 g、六月雪30 g、蒲公英30 g、丹参20 g,水煎,每袋200 mL,保留灌肠,1次/d,连续保留灌肠10 d。③中药肾衰外敷方:生附片、生大黄、川芎、冰片,以上各药1∶1∶1∶1等份混合研成细末,用1.9%桂氮酮溶液调和制成肾衰外敷方,外敷于双侧肾俞及关元穴,贴敷4~6 h,1次/d,连续贴敷10 d。

1.3 效果评价

1.3.1 临床症状改善: 观察干预10 d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根据医院慢性肾衰护理效果评价表对分级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水肿6项,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2分:偶感疲乏,程度轻微,不耐劳力,可坚持轻体力劳动。晨起腰膝酸软,捶打可止。每日泛恶、呕吐1~2次。偶有皮肤瘙痒,晨起眼睑水肿;中度4分:一般活动即感乏力,间歇出现,勉强坚持日常活动。腰酸持续,膝软,下肢沉重。每日泛恶、呕吐3~4次。经常皮肤瘙痒,眼睑及以下水肿;严重者6分:休息亦感疲乏无力,持续出现,不能坚持日常生活。腰酸难忍,膝软不欲行走。频频泛恶、呕吐,每日4次以上。皮肤瘙痒难忍,难以入寐。全身水肿[5]。改善率=[(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100%。改善率≥90%效果评价为治愈;改善率75%~90%效果评价为显著;改善率30%~75%效果评价为有效;改善率<30%效果评价为无效[6]。

1.3.2 生活质量: 干预前和干预10 d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7]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包含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精神健康5个项目,每项目得分2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06,P<0.01)。见表1。

2.2 2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SF-36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表2 2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中医学者认为慢性肾衰病位在肾,常波及脾胃,致脾肾亏虚、浊毒内蕴,水湿滞留,阻碍气机,导致络脉瘀阻,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治疗应遵循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法则,临床多采用通腑泄浊法减轻浊毒内蕴[8-10]。本研究在临床拟定治疗方案中参照应用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药,选取包括炒白术、潞党参、生黄芪、老苏梗等健运中焦脾胃的药物,杜仲、怀牛膝、山萸肉等常用平补肾中阴阳的药物,六月雪、土茯苓等渗利泄浊解毒的药物[11-12]。参照李志祥和孔薇的益肾通腑泄浊灌肠方,佐以生大黄、蒲公英、六月雪、牡蛎、丹参行保留灌肠以通腑泄浊,降低体内毒素[13]。使用生附片、生大黄、川芎、冰片组合之中药肾衰外敷方外敷双侧肾俞及关元穴,以改善微炎症状态,延缓肾功能进展,提高远期疗效[14-15]。经临床应用验证,上述中医治疗方法能显著缓解非透析治疗的CKD3~5期患者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肾衰灌肠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中药零食”怎么吃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