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哮喘诊疗中的家庭协作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

2018-09-12刘莉娜许士娣

关键词:知晓率次数哮喘

刘莉娜, 蹇 英, 许士娣, 华 可

(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 1. 呼吸科; 2. 护理部, 江苏 无锡, 214023)

哮喘易发生于儿童期,小儿呼吸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高,再加上小儿表达能力有所欠缺,对症状描述不清,会加重哮喘的急性发作[1]。目前,临床哮喘的诊疗模式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但是小儿常对药物治疗存在排斥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差。家属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小儿的治疗依从性,但多数家属对该病认知不足,无法保证小儿获得良好的家庭治疗氛围,不利于病情康复[2]。传统的临床照护更多地关注小儿症状层面的有效管理,而未充分调动家属的参与力度,导致患儿院外的家庭护理差强人意,使患儿的不良行为未得到纠正或重复置于高危的致敏环境中,导致哮喘病症的反复发作[3]。有学者提出了家庭协作式护理干预模式[4],该照护模式旨在发挥家属的参与作用,使其充分参与患儿哮喘管理,帮助家属构建系统及全面的理论认知,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对小儿哮喘实施科学的管理[5]。本研究旨在引入家庭协作式护理干预模式,以观察其应用于哮喘患儿的临床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呼吸科收治的哮喘患儿84例,均经肺功能监测结合胸部X线片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符合《内科学》中哮喘的诊断标准,患儿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无严重的肝、肾损伤,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悉并签订同意书。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患儿男27例,女15例;平均(8.14±1.02)岁;就读幼儿园19例、小学23例;家属男8例,女34例;平均(32.81±5.43)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5例、中学17例、大学11例。对照组患儿男26例,女16例;平均(8.51±1.43)岁;就读幼儿园21例、小学21例;家属男10例,女32例;平均(32.61±5.22)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3例、中学15例、大学14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就学情况及家属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模式。由护士向家属宣教哮喘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其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责任护士需安抚家属情绪,使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诊断和治疗;护士应做好童趣化言语诱导,使患儿尽可能配合各项操作;患儿住院期间,护士应根据患儿对温湿度的感知体验,使其生理舒适;护士需遵医嘱给药,告知家属药物的不良作用及药物机制。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家庭协作式护理干预模式。①家属-专科护士互动式认知干预:专科护士首先营造出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家属就自己所知晓的哮喘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专科护士则耐心倾听,了解其欠缺的知识内容及尚需纠正的错误观点,从而帮助其逐步构建系统及完善的理论储备。专科护士分发给家属黑色笔和白纸,并告知其在后续的宣教中将自认为关键的知识信息进行记录,以突出需要加强的知识点。宣教过程中,需注重理论辅以肢体动作,尤其涉及技能操作等内容时,护士需耐心地进行演练,以加深患者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专科护士的宣教时间控制在30 min内。待宣教结束后,专科护士需对家属所记录的内容进行审阅,并对其遗漏的知识点以及认知有误的知识点加以更正、强化。此外,将家属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加以梳理,并用随身听的方式录制宣教的内容,便于家属温习。②小儿-家属童趣化情境扮演:在家属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后,护士以童趣化的语言与患儿交流,如“现在,你是一位小超人,你的使命就是消灭侵害人体的病原菌,让人体里面的环境得到恢复,使世界获得和平。你愿意去尝试吗?”待取得患儿的认同后,让家属与患儿共同参与到角色扮演中,由患儿扮演战士的角色,而家属则扮演哮喘这个疾病角色,护士则扮演着和平天使的角色。和平天使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教育,使其了解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以及需要规避的行为,帮助其自觉践行相应的行为。每次情境扮演时间控制在15 min,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依从性的评价用于对医嘱配合度予以评价,若能完成80%以上的医嘱行为配合,则视为依从。知晓率是指家属对本次宣教内容掌握程度达80%及以上,则视为知晓。观察2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干预后患儿治疗依从率及家属哮喘知识知晓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88.10%(37/42),家属哮喘知识知晓率为97.62%(41/42);对照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57.14%(24/42),家属哮喘知识知晓率为71.43%(30/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

研究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比较 次/年

3 讨论

传统护理模式主要依赖护士去完成,而受医疗资源所限,导致临床上没有充足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院外的管理,这将导致患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家属与护理人员的诉求点相同,即均希望患儿病情得到好转与康复,所以在调动家属的积极性方面已有内在的行为驱动力[6]。哮喘患儿的病情较为特殊,与小儿生长的环境及行为密切相关,对患儿的居家环境进行管理,并督导其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是保证患儿病情康复的前提。而家属的介入,则能有效地弥补护理人员院外管理不足,使家属成为护士的替代角色,对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进行动态监测,以了解病情进展,为患儿提供细致化的照护策略[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家属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家庭协作式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小儿依从性以及家属认知水平,分析原因主要在于2项干预措施的有效落实。①家属-护士互动式认知干预:通过将家属作为参与者纳入干预管理,能帮助家属习得相应的理论知识,使其内化成自身理论框架的一部分,这能保证其在照护小儿上的信心。伴随着家属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后,其在潜移默化中会对患儿院外生活给予贴心、妥善的照顾,以保证患儿获得良好的身心照护。家属的认知指导属于健康宣教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的宣教模式更注重知识灌输型引导,而忽视了个人在认知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宣教效果差强人意。基于此,本研究引入了交互性认知干预,通过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知识交互性转述,能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强度,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扮演着照护者的角色[8]。②小儿-家属童趣化情境扮演是一项调动小儿兴趣的扮演手段,能让小儿感知具体的角色情境,并积极地参与到自身疾病的管理,使其在自我不良行为上有所自律与约束,最终可提高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在具体情境扮演过程中,家属也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应用于临床实践,进一步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力度,构建良好的知识框架。在情境扮演中,能使小儿适应良好的行为习惯,也给家属提供了演练机会,而护士则作为中间者的角色为其提供相应的理论引导和干预[9]。伴随着小儿依从性的提高以及家属认知水平的改善,结果发现,研究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家庭协作式护理模式应用于哮喘患儿,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猜你喜欢

知晓率次数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