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公安特色的校园安全教育模式创新实践探索

2018-09-11张家忠

云南教育·视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治安管理公安讲座

张家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报告中共出现55个“安全”,指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安全第一”是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因此,积极、主动研究当前校园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安全教育不是简单地通过一门单独学科的教育教学可以完成的,其内容涉及哲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不同学科知识的范畴。有效实施校园安全教育需要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骨干带动、专兼结合、全员参与”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校园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学习校园安全知识,掌握校园安全技能,具备预防和应对各种校园安全事件的能力。目前省内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做法是校内以德育教师为主,校外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开设讲座。

然而,受授课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及特长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实施中大都以思想政治类或者德育类课程为主。事实上,校园安全教育课程有自己特殊性,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类或者德育类课程就可以达到的,需要特别强调重视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效果也不是学校每年简单进行一两次灾害演习就能达到的。因此,必须积极创新校园安全教育模式,增强校园安全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突出公安特色、发挥公安优势,创新校园安全教育模式实践探索

云南警官学院是全省唯一具有公安特色的高等院校,也是由云南省公安厅、教育厅共建的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突出了自己的行业优势,形成鲜明的公安特色,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科建设并锻炼了师资队伍。

治安管理学院是云南警官学院下属一个公安专业特色较为鲜明的专业学院,近年来,治安管理学院积极发挥自己的行业优势和公安特色,多次承担了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讲座受到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治安管理学院在校园安全教育中的行业优势和公安特色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一)发挥公安优势,组建专门校园安全教育教学队伍

一方面,治安管理学院组织教师在认真分析校园安全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借助多年来积累的公安教学和管理中的行业优势和经验,综合部门教师专业背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多种因素,按照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原则组建了专门的校园安全教育教学团队。目前团队成员共有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及以下职称者9人;团队成员中有硕士8人、本科学历7人;团队成员中50岁以上3人、40~49岁5人、30~39岁3人、20~29岁4人。团队成员的职称构成、学历构成和年龄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另一方面,在完成校园安全教育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治安管理学院根据校园安全教育中几个较为实用课题,协调、分配了各位成员的研究专长方向和研究领域,基本形成校园安全教育各个需求都有人研究,每一个团队成员也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长的格局。同时,为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还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师个体校园安全教育的教学水平,最终使治安管理学院在校园安全教育领域形成了强大的专业教育队伍。

(二)突出公安特色,开发校园安全教育教学的相关课程

治安管理学院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和公共事业管理3个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紧结合新时期全国教育发展的形势,结合公安工作对公安教育的要求,遵循公安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更新思想观念,充实课程内容,完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色,按照课程性质、地位,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形成具有公安特色,应用性、适应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体系。治安管理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全国公安院校教材的编写,主编或参编了多部公安类教材,在公安高等院校的同类专业中发挥了较好的领先与示范作用。

近年来,治安管理学院紧紧围绕校园安全教育需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针对校园安全教育中需要帮助学生学习校园安全知识,掌握校园安全技能,提高校园安全能力的要求,积极发挥部门专业特长及师资队伍的优势,开设了《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发生火灾时我们该怎么办?》《校园安全防范教育》《校园法制教育》《关注校园安全,关心自身安全》《交通安全、法规知识讲座》《危机来临我们如何应对?》等10多个校园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从近几年实施过程中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些讲座的开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学校师生的普遍欢迎。

三、创新校园安全教育模式实践成效分析

(一)服务校园安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治安管理学院积极参与服务基层及服务云南省校园安全教育的社会培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治安管理学院对社会各种单位开设的各种讲座达到了35场次;2012至2014年,治安管理学院每年对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治安防范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人数达到了近万人次。所开设的这些讲座获得了单位和培训人员的好评,有效促进了校园安全教育的实施,同时也提升了治安管理学院的影响力及教学水平。

(二)高校职能得到充分体现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当前公认的高校三大职能。治安管理学院教师在认真完成本部门治安学、交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3个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认真结合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把教学和研究成果用于服务基层和服务校园安全教育,这些做法使得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教师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一是要有理想信念;二是要有道德情操;三是要有扎实学识;四是要有仁爱之心。”这4点要求不仅是对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要求,也是对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总结和概括。

治安管理学院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针对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目标,有效发挥公安行业优势认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了校园安全知识的学习、校园安全技能的掌握,有效提高了学生校园安全的能力。校园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校园安全教育培训、讲座不仅得到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也使我们教师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

(四)学校与社会之间得到充分交流

近年来,围绕服务基层及服务云南省校园安全教育,治安管理学院开展了多场次的讲座和培训。为提高讲座、培训的针对性,使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单位和学生的认可,每次讲座、培训前,治安管理学院都要专门组织教师对培训单位和学生进行调研,收集培训单位和受培训人员的需求;结合需求进行备课,针对需求开展講座和培训;讲座和培训结束后收集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讲座和培训的效果。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学校的老师与社会之间得到了充分交流,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治安管理公安讲座
市公安采风咏
2018,静乐公安,矢志向前!
新形势下推行治安管理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社会治安管理防控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打个盹,记事牢
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无证驾驶车辆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初探
书法基础讲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