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液联合穴位贴敷加耳穴埋籽治疗妊娠剧吐30例临床研究

2018-09-10邱明娟

江苏中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剧吐酮体恶心

齐 丹 邱明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中医科,江苏南京210004)

妊娠剧吐是妊娠妇女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无法进食,食入即吐,归属于中医学“妊娠恶阻”的范畴。本病多发于早孕期,症状轻者可自愈,若未及时控制可导致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等,影响胎儿发育。目前西医治疗以静脉输液为主,虽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仍不能消除恶心呕吐的症状,极大影响了妊娠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母胎妊娠结局。近年来我们在常规补液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治疗妊娠剧吐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剧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26.89±3.42)岁;平均孕周(8.56±3.20)周;平均病程(10.45±5.34)d。对照组平均年龄(27.93±2.93)岁;平均孕周(9.23±2.87)周;平均病程(11.27±6.56)d。2组患者年龄、孕周、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1]拟定。有停经史,频繁呕吐,进食极少或食入即吐,精神不振或萎靡,小便黄少,大便多日一解,辅助检查提示尿酮体阳性,B超提示早孕。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同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过敏性体质无法耐受贴敷治疗者;胚胎发育异常、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及异位妊娠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常规对症补液支持治疗,每日补液1500mL~2000mL,根据患者电解质指标口服或静脉补钾,补钾期间注意静脉补钾的滴速,监测患者尿量。基本用药如下:5%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口服补钾:氯化钾缓释片(广州迈特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10069)1~2g/d;静脉补钾:氯化钾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3710)1~2g/d。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补液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治疗。(1)穴位贴敷:取砂仁100g、紫苏梗100g,研磨过筛后加生姜汁调和,制成药饼(大小2cm×2cm)。患者取仰卧位,裸露腹部及四肢皮肤,取穴:中脘、神阙、足三里(双侧)、内关(双侧),消毒穴位后,将药饼贴于上述穴位,用无菌胶布固定,每日1次,每次4h。若穴位贴敷期间贴敷部位出现红肿瘙痒不适,则减少贴敷时间或停止治疗。(2)耳穴埋籽:消毒耳部后,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脾、胃、交感、神门穴位,无菌胶布固定,嘱患者每日按压所取穴位4~6次,每次3~5min。

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过程中每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症状好转后复查尿酮体及电解质,实验室指标提示阴性则治疗结束予以出院。(2)2组治愈患者随访复发率。出院后14d对2组治愈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进食情况及复查尿酮体结果,判断是否复发,计算复发率。(3)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3.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治愈:恶心呕吐消失,进食正常,尿酮体阴性,血电解质正常;好转:恶心呕吐偶作,进食增加,尿酮体较前好转或转阴;未愈:恶心呕吐未消失,无法进食,尿酮体持续阳性。

3.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93±1.82)d,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0.23±2.73)d,2组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4.3 2组治愈患者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26例治愈,出院后14d随访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7.69%;对照组治疗后21例治愈,出院后14d随访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28.57%。2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4 讨论

妊娠早期孕妇常出现恶心呕吐、不欲进食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愈,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症状加重,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产生酮症酸中毒,发展为妊娠剧吐。西医治疗以输液静滴为主,可改善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及营养状况,然而对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效果欠佳,且病情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长期静脉输液还会产生静脉炎等并发症。妊娠剧吐归属于中医学“妊娠恶阻”的范畴,传统中医治疗中,口服健脾和胃止呕中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然而因患者本身体质的敏感性,多数患者无法坚持服药,且存在一定药物副作用,因此妊娠剧吐患者迫切需要能够有效改善其恶心呕吐症状,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外治法属于传统中医治疗手段之一,是中医学的瑰宝,通过刺激全身的腧穴以吸收药物,改善临床症状,属于纯天然绿色疗法。经过查询文献并结合科室临床经验,穴位贴敷选取的穴位多分布于腹部和四肢,具有调理脾胃,抑制胃酸分泌之功效[3]。腹部穴位中脘和神阙及下肢的足三里均与机体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可有效作用于胃脘,促进胃肠蠕动,理气健胃止呕。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有安神及和胃降逆理气之效。外敷药物选取了砂仁、紫苏梗,两者都具有理气和胃止呕之效,且能安胎,两者相合,可调理气机,促进脾胃传化运导功能。以生姜汁调和,生姜被《千金方》誉为止呕圣药,受历代医家推崇,味辛主开主润,入脾胃肺经,开胃气,且辛以散之,用于调和药物,兼助药物吸收,在止呕方面具有良好疗效。耳部虽然只是身体器官的一部分,但根据中医整体观,耳部也是机体一个微观的缩影,对应着机体的脏腑经络,对耳穴的脾、胃进行刺激,可调整并改善机体脾胃功能,且临床上常见妊娠剧吐患者因其症状的反复发作无法进食,情绪焦虑易怒,而刺激耳部交感、神门可安神定志,改善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促进其情绪和缓,有助于疾病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补液基础上联合运用穴位贴敷和耳穴埋籽治疗妊娠剧吐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复发率,提高孕期生活质量。但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且样本量较小,今后可在上述基础上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并在预防妊娠剧吐患者复发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方案。

猜你喜欢

剧吐酮体恶心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全面照护,帮准妈妈闯过“妊娠剧吐”关
尿酮体“±”或“+”代表啥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高职生物化学“肝中酮体的生成作用”实验的教学
药物联用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35例
自制肠外营养剂对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中酮体定性检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