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方案探索与研究

2018-09-10吴静

体育风尚 2018年3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高校教学模式

吴静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适时改变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时期有效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总结自身发展问题,寻求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有效带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在高校体育课程开设过程中以俱乐部为主体形式组织教学,在同一授课时间内体育场所内同时开设不同项目的体育教学俱乐部,这样就可以使体育教学突破自然班级的限制,最大程度上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体育学习。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也对学校体育教学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使大学体育课程在大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加生动的作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已经在全国不同高校得到一定的推广尝试,但由于不同高校之间在地域差异、教学条件、师资建设和学生情况等方便存在不同,使得各高校之间的体育俱乐部发展存在差异。本文中对现阶段大学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科学合理化发展提供参考,不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既满足体育教学的纲要需要,还要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需求。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教学观念需提升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新时期对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紧紧的联系起来,调整传统体育教学中只重视体能测试的体育项目,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积极健康的体育锻炼理念。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作为新时期体育现代化教学的有效载体,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需要有效调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模式所存在的矛盾冲突,从而保证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授课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传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主动学习热情低吗,而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创新学习。如何更好协调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与体育俱乐部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将会是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教师素质需待提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课程内容偏向理论化,因此教学不仅一般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还易让学生对体育课程学生丧失兴趣。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体育教学指导工作更加重要,合理树立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规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已久,一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很难适应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这就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思维、新形式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都有一定要求,就需要体育教学不断跟新自身教学内容和考核手段保证可以更加公平公正的开展体育教学。

(三)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加强应用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目标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更多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有效开拓眼界,从而可以保证学生利用课内学习的体育知识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在提升体育技能的同时有效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因此高校体育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与当前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随着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有效应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化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手段,在校园网中建立体育俱乐部交流平台,针对体育教学中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在师生之间为俱乐部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议。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运行中的优化方案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管理制度的强化

为了促进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科学化的推广与开展,在体育学科内部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就尤为重要。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可以从外界因素、运营模式和团队管理三个方面开展,其中俱乐部的运营方式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根据师资数量和教学场地设定俱乐部的选课容量,根据不同的时间单元设计选课人数,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设置考核目标,对于俱乐部的管理和研究需要安排专人专门,此外还有不断优化师资环境,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团队,对体育课程要将加强教学评价和教学审核,促使高校俱乐部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蓬勃发展。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考核制度的优化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考核制度上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体育课程中重视课堂考勤和课外体育锻炼考勤等过程性评价手段,这不再能满足人数众多的大学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应该更加注重以目标考核为导向的终结性评价手段,在课程评定过程中有效考虑学生的专项考核成绩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这样既保证了对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要求,又可以对学生兴趣学习进行合理评价。

(三)高校體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学生兴趣的重视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性和片面性强,在跑步项目上更多注意对学生耐力和爆发力的培养,而在跳远和跳高项目上注重对跳跃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需要经过长时间单调和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兴趣,逐渐对体育学习丧失兴趣。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重视学生兴趣培养,有效发挥体育项目多样化优势,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定期开展体育项目比赛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结束语

只有不断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才能不断适应现代化高校教育的要求,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推进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符合教育发展要求,以学生兴趣为导向,以学生健康运动为主要目标不断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邸亚军.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

[2]常志利.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运行的保障系统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

[3]刘玉本.浅析大学体育社会化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J].快乐阅读,2015.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高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