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趋势与对策分析

2018-09-10朱轶龙

体育风尚 2018年3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高校对策

朱轶龙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教学,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高校武术教学的应用时间较短,教学经验不足,需进一步探讨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武术教学;高校;对策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的价值不只在于体育竞技,更是在于其终身价值,应当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项目。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武术运动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高校武术教学在教学目标、思路、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高校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武术教学内容,提高武术教学水平,推动武术的发展。

一、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现状

(一)教材陈旧

当前我国各高校普遍都开设了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也大致相似,以初级刀、青年长拳、初级三路长拳、散打技术和太极拳等为主。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实施多年的陈旧教材,内容僵化,教学效果尽不如人意。在武术课堂中,教师演示动作,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学生对于武术的理解过于片面,无法掌握其中的内涵,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单调

高校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对运动教学的内容感兴趣时才能够专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运动教学应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但是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只能被动的选择一个内容学习,教学内容没有创新性,导致学生对武术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各高校在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适当考虑学生的兴趣,扩展武术教学内容的范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参加武术运动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陈旧

武术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体育,武术教学有着历史性的传统理论和教法。当前高校的武术教学依然沿用着这些传统教学方法和内容,教师按照固定的动作进行演示,通过固定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不到发挥,学生只能根据教师演示的动作进行模仿、反复练习记住动作,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固定的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利于學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武术教学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二、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趋势

(一)提高综合素质来带动专业素质

武术教学并不等同于技术教学,应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实现武术技能的提高。武术的专业素质是来源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武术综合素质有着丰富的内涵,武术的直观表现武术技能,但是如果没有专业素质,更谈不上武术了。高校武术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依靠综合素质的提高类实现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科研能力和营销能力

科研能力是对武术专业素质的一种拓深,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营销能力是对学生专业素质的一种拓宽,两者结合就是要增加武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抓住学生的自身特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提高医疗和养生能力的

在武术运动中,容易出现跌打扭伤等事故,学生应该具备一些基础的医疗急救知识和养生知识,高校武术课程内容的改革也应向此倾斜。

(四)提高使用技能教学的比例

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应满足社会发展和大众需求,逐渐偏向于休闲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服务型体育运动,例如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易学的健身气功等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提高武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三、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对策

(一)完善武术教材内容

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立足于实际,更应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提高应变能力。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紧跟时代潮流,能够充分融于现代体育文化当中。其次,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在学习拳击、散打等攻击性较强的武术项目中,学生往往会情绪高涨,充满热情,自主的进行反复练习,希望能够运用到实践中。但是在学习一些动作复杂难懂的套路运动中,学生在无法理解的情况下只能死记硬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因此,武术教学内容应有较强的实用性。再次,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个性差异比较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对于旧事物有着一定的反感情绪,而对于新事物有着积极地求知心理,喜欢追求刺激新异的事物。因此,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打破以往的教学套路,可以适当的增设擒拿格斗术等类似的项目,动作简单易学、实用性强且风格泼辣,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还应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的自觉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

(二)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高校武术教学应打破传统的以课程、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武术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着学生进行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创造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武术能力。

第二,教师应努力打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以和蔼的态度进行教学,通过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实施分层化教学,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的一体化,在课程上教师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在课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锻炼,学生之间互相监督、评价、共同练习和进步[1]。还可以发挥高校学生会武术协会的组织作用,定期举办武术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训练和锻炼当中,并举办有一定水准的武术比赛,深入发掘学生的武术潜能,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第四,武术是我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各高校应为武术走向世界献出一份力,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作用,不断创新武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例如,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例如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视频、图片等,形象生动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客服武术教学的枯燥感,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应优化武术教学的组织形式,促进武术形式多样化的发展。

(三)创编特色教材,注重武术基本理论的传授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使用的教学过于陈旧,内容枯燥乏味,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各高校应不断创新和改革武术教材,促进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创编符合时代发展的特色教材,为学生学習武术知识和技能提供良好的保障。很多高校武术教学中没有专门的教材,仅仅依靠教师的能力进行教学,学生的武术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武术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所以,创编适合现代武术教学的教材,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校武术理论教材应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让学生能够看懂、读懂,教材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还能够理解武术的内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教师是武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心理品质和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教学质量。高校武术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武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的掌握武术教材,并且进行教材的深入钻研。教师在进行动作的演示时,动作要准确,武术精神突出,在动作的讲解中,应吐字清晰,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保证教学的质量。同时,高校应定期对武术教师进行专业的考核,提高武术教师的竞争意识,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增加武术教学设施的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老师更大的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邬凤.近十年来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科研阐析与教学改革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03):66-72.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体育部)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高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