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8-09-10王鹂左瑞玲李琴张海芸

高教学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现状调查移动学习

王鹂 左瑞玲 李琴 张海芸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学习逐渐成为网络学习的重点发展方向,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较为广泛的随机调查,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及使用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移针对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服务策略。

关键词:移动学习;大学生;现状调查;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0-0188-03

Abstract: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mobile learn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ke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needs and learn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taken on new characteristics.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more extensive random surve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then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intention of mobile learning through statistical data.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and analysis, service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college students' mobile learning needs.

Keywords: mobile learning; college students; status survey; demand analysis

一、概述

移動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1]。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日渐普及,移动学习 (m-learning)已成为继电子化学习(e-learning)之后图书馆用户学习模式变化的一大趋势[2]。

移动学习起源于美国,1994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开创了移动学习研究的先河[3],之后英国The Open University,德国开放大学(The German Open University),欧盟委员会IST((European Commission's 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ies)等均开展了关于移动学习的项目研究[4]。这些研究对推动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移动学习体系的建设均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的移动学习研究起步稍晚,2000年爱尔兰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引入我国[5],随之国内学者迅速掀起了移动学习研究及实践热潮,如北京大学的“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项目、上海电视大学的“移动英语学习系统”、教育部的“移动教育”项目、中央民族大学的“移动数字校园”等。

二、调查内容及设计

大学生是信息需求最为强大的一个群体,是移动学习的重要主体之一,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学习、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行为会呈现出新的特点。

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及需求分析是做好相应服务的先决条件,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应用情况及用户诉求,掌握第一手资料,本文开展了较为广泛的随机调查和实证研究。本次调查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校大学生展开,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回收有效问卷181份,涵盖大学所有年级,专业类别涉及理、工、文,确保了调研能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3个题目,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功能认知情况、大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的了解情况、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现状、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使用意向及需求。

三、统计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智能手机功能的认知

由调查数据可知,在校大学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基本不低于一小时,甚至50%以上的大学生超过3个小时,利用方式包括浏览网页、网络社交、娱乐、学习、购物等。在对智能手机的功能认知上,21.0%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主要是通讯工具,便于与家人、同学和朋友的交流;23.8%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主要是学习工具;16.0%的大学认为手机主要是娱乐工具,作为平时休息娱乐的媒介;39.2%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既是通讯工具和学习工具,也是娱乐工具。从上述数据可知,认可智能手机具备学习功能的比例高达63.0%。

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对于大学生来说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同时也是学习和娱乐的媒介,这是智能手机功能的综合体现。

(二)大学生对移动学习作用的认知

在移动学习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上,16.0%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56.3%的学生认为有些作用,仅4.0%的学生认为根本没作用,另有23.9%的学生因没有体验过移动学习而未加评论。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认可移动学习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体验过移动学习的学生更是绝大多数均认可。

(三)大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的了解

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使得学习资料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成为现实。视频资源具有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形象和直观的画面感受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记,能够极大地优化教学效果。鉴于视频学习资源的优越性,本项调查主要针对视频类学习资源进行。

1. 针对本校移动学习资源

我校图书馆目前为大学生们提供的视频类学习资源有新东方掌上学习平台和多媒体库、泛在微课堂、超星视频、爱迪克森网上报告厅以及国际教育视频数据库等多种专业性或综合性视频学习库。根据调查结果,有64.1%的大学生听说过这类学习资源,但仅有31.5%的大学生使用过。遗憾的是,尚有35.9%的学生没有听说过,68.5%的学生没有使用过本校视频类移动学习资源。

2. 针对开放获取(OA)学习资源

随着开放获取(Open Access)活动的推进,网上能够获取到的OA资源越来越多。本次调查针对国内几项使用比较多的免费学习资源进行,包括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果壳网MOOC学院、慕课网等。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听说过网易公开课和中国大学MOOC,但对其他的在线学习资源所知甚少,显现出大学生对OA学习资源获取途径的单一性。

(四)大学生移动学习应用现状及意向需求

1. 目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方式、设备及制约因素

无论是校内移动学习资源还是网络开放获取资源,共计有126人明确表示使用过移动学习,占比69.6%;在尝试过移动学习的群体中,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阅读、观看学习视频为主要的方式(见图1),其中移动阅读总计40.5%(非学术类阅读占28.6%,学术类阅读占11.9%),观看学习视频占比49.3%(其中英语类占31.0%,非英语类占18.3%),而其他移动学习方式较少。表明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目的性比较明确。

在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的选择上,选择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分别为54.8%、38.7%,这两种设备占据绝对优势。

在应用移动学习的制约因素方面,網速太慢或者无免费网络成为制约移动学习的首要因素(占44.0%),其次为担心使用手机会损害视力等健康顾虑(占40.0%),其他制约因素(如移动学习资源不足、移动学习所需费用较高等)占16%。

2. 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使用意向及需求

(1)对移动学习方式的选择倾向。前述移动学习应用现状的调查已表明,大学生普遍认可移动学习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但在移动学习与课堂教学的主次、先后关系上,大学生有不同的选择(见表1)。从该项调查结果可知,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均可发挥作用,诸如预习知难、复习拓展、答疑解惑、查漏补缺等,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对移动学习必要性的认知。

(2)对移动学习载体的选择倾向。移动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有通过视觉阅读的各类文本、图形图像、视频片段,有各类音效、满足听觉的文件,也有用多种方式混合呈现。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大学生对这些呈现形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相当一部分学生更重视资源的内容,而并不看重媒介形式,这反映出学生对移动学习的理性认识,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3)对移动学习资源呈现时长的倾向。移动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碎片化”,是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媒体进行的非正式学习[6]。对于移动学习内容的呈现时间(见图2)调查显示,相较于传统课堂,“短小、精悍”的移动学习资源易被接受,过长的学习内容不受青睐。这种倾向既符合移动学习对碎片时间充分利用的特点,同时又反映出移动学习易受周边环境干扰,也易受到学习工具本身的限制(如屏幕小、内存有限、交互性欠缺等)的特点。

(4)对移动学习内容的需求。就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而言,大学生的诉求主要集中于专业课程资源、外语学习资源、课程考试/测试资源以及科技动态信息,其他需求包括文学阅读、时政新闻、百科知识、工具书查询、课程作业等,或者查询教务信息、各类考试认证信息、就业信息等。同时大学生也提出了希望建立相关咨询交流渠道的需求。该项调查结果显示了大学生对移动学习内容需求的多样性。

四、移动学习服务的应对策略

统计数据反映了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大学校园内普及和应用的良好趋势,但图书馆提供相应移动信息服务的实践仍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采取适时可行的有效措施,力求满足广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

(一)创建良好的社群影响环境

移动学习者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这种独特优势是其他学习方式所望尘莫及的[7],但移动学习所建立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完全的自主学习环境,其学习效果更需要依靠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常周围环境对激发个人的行为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当部分大学生使用移动学习并感受到移动资源的用处时,就会主动传递积极信号,从而促使更多的学生尝试使用移动学习资源[8]。因此高校及高校图书馆应大力宣传与推广移动学习,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社群影响环境,提高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资源的行为意向,培养学生使用移动学习资源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基于社交网络的宣传途径

社交网络让信息分享变得更容易,图书馆在宣传与推广移动学习资源时,除了举办讲座、座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外,应拓展宣传途径,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善用系统、网站、软件等向大学生推介移动学习资源。例如可通过微信、微博、QQ等富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社交手段,设置微分享、微服务、微活动等微功能,及时发布资源信息,主动推送学科资源,适时举办宣传活动,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利用大学生个体之间的信息分享,实现最大范围的关注和更广泛群体的交流。

(三)构建适用于移动学习的资源平台

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的情况下,移动学习资源作为移动学习的重要支撑,其设计、开发、管理的质量优劣都直接关系到移动学习是否能有效开展,进而影响到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9]。图书馆应针对移动学习的特点,根据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媒介形式、呈现时长、资源内容等方面的喜好,考虑移动终端的多样性及不同平台的兼容性,整合现有的学习资源及网络免费资源,推出基于Pad、PC、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多学科、多类型资源之移动学习平台,力求实现学科普及化、内容多样化、操作简单化,促进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满足大学生急剧增长的移动学习使用意愿和服务需求。

(四)开展协同合作的移动学习嵌入服务

近几年新型学习模式的出现与发展,为学习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模式。如何将移动学习模式与教师课堂教学、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紧密结合,是当前移动信息服务实践探索之重。高校应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建立多部门协作服务模式,开展移动学习嵌入课程教学的实践。首先图书馆员与教师之间应深度合作,征求授课教师对现有电子教参资源(Flash版教学课件、参考视频与参考论文等)的评价反馈,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学科相关电子教参资料的整合与完善;其次,图书馆与教学院系、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应建立多部门协同联作机制,从人力、物力与技术上提供有力支撑,保障课程網站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网络条件普及等方面的建设,力争将移动学习与课堂授课深度融合,提供持久、深入的嵌入式学科服务。

参考文献:

[1]Aleksander Dye et al: 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B/OL].http:/www.nettskolen.com/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

[2]莫梅锋,张锦秋.手机沉迷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与引导[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5):80-84.

[3]刘军.国外移动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网络,2007(04):62-64.

[4]侯爽.基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培训机构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

[5]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07):36-41.

[6]王竹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04):9-16.

[7]黄荣怀,Jyri Salomaa.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黄琼珍,欧佩玲.移动学习资源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5):52-58.

[9]李惠青,张秋东,汪涛.2013-2015年我国移动学习资源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7):26-30.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现状调查移动学习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