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2018-09-10王亚力

大东方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职业院校

王亚力

摘 要: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也成为了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管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对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与竞争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是实现职业院校蓬勃前进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性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它注重对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技能训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职业院校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在具备高业务操作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有着较高的思想教育水平,让他们成为社会正能力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可见,在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有必要。

第一,职业院校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学生管理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我国经济和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已经获得了极大提高,科教文卫等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位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务操作水平、就业创新能力与职业道德是否适合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尺度的,重点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切实提职业业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要务,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已经是必然方向,提职业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必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职业院校在快速发展中还需要对自身有着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发展中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不强,整体学生生源素质差,思想政治教育严重滞后等问题,这些已经阻碍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善自我教育理念,努力为社会提供高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操作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实现“以人为本”服务体系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关于人民大众的说法很有指导意义,他指出人民大众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对社会进步有着促进作用,人民大众在创造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引导着社会文明的提高,可见,充分调动人民大众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才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而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应该从职业院校的广大学生自身实际利益出发,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带动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先进的,在党的历代领导人中,都加以重视,都突出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主张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工作的出发点与前提。可见,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与重视人才发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过程中带动学生对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在此改变中,职业院校要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了解学生们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更好的分析问题,以便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在充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努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以学生为本,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指引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也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需要展开具体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负责地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是他们走向人生成功的基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一点一滴,这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作为基本出发点与工作目标,这也是提高职业院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客观需求。在此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必须有着有效对话与交流,良好的沟通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同时,广大教師工作者们也应该注意到社会需要有着高水平、高素质与专业化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样的人才建设,就需要以学生为本进行具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三,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客观上要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都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终极价值目标的论断,就是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种发展是自觉性的主动性的。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也应该从促进人自身发展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让他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的,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内在潜力,以便从最佳角度来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个人与用人单位的关系,甚至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关系产生矛盾时要积极化解,以便促进相关要素的和谐发展。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最大程度调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带动专业化综合素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升华。现代心理学家主张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人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当积极性与主动性和向前发展需求成正比例时,心理推动力就大,积极性也更为高涨,反之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差。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低级的生理需求、物质需求、安全需求等低层次需求早已得到满足,要想获得积极主动性的进一步提升就需要满足高层次需求,这种高层的内在需求就是对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升华,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特有的内在驱动力的展现。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与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对他们的人生追求、职业规划进行了解,关系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为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有力引导,最终形成他们完整的人格与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从学生的具体生活与学习实际出发,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规划与职业梦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金珠,林晓.《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精神动力的激发》[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01)

[2]赖志群,伍先春.《浅谈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J].《江西教育科研》,2007:(04)

(作者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浅析大学生宿舍人文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