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逻辑方法在历史论证题中的运用

2018-09-10花远杰万灵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论题演绎推理钟表

花远杰 万灵

高考历史论证题(第41题或42题)是历史考试改革的实验田,自2011年以来,试题围绕着题目命制形式、材料呈现方式、考查的角度等不断创新,一直备受师生瞩目。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是2016年,之前试题多是“提取信息并进行说明”,近乎简答题;但2016年以来试题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进行阐述。在评分标准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准确、史实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准确”,这是历史论证题的典型作答要求。因此,能否进行有效的逻辑论证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因素,本文拟从逻辑方法的角度探讨有效论证的途径,期望对我们的复习备考工作有所启发。

王雄指出:“单纯看‘论证,主要指逻辑论证,历史学科中的论证就需要有史实为证据。逻辑论证依靠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1]所谓逻辑论证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为真的判断,通过推理来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部分构成。论题就是论证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它是论证的对象,它所要回答的是“论证什么”的问题;论据就是论证中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判断,它是论证的理由或依据,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论证方式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所用的推理形式,它是联系论据与论题的逻辑纽带,它所要回答的是“怎样论证”的问题。逻辑论证的基本方法是归纳与演绎两种推理方式的灵活运用。

一、论题的提出——归纳推理

论题,即论证的对象,是论证活动的中心,论题明确是论证试题要求的首要条件,运用归纳推理得出明确的论题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见方法。归纳推理“是一种以个别性或特殊性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以普遍性判断为结论的推理”[2]。通俗的讲,就是从个性(特殊)到共性(一般)的推理过程。归纳推理有两种形式: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如果用S代表某类对象,以S1,S2,S3,…Sn,代表S类的个别对象,用P代表对象的某种属性,那么其常见的形式为:

S1是P;S2是P;S3是P……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或部分对象);因此所有S都是P 。

以2017年全国Ⅱ卷为例: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擬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分析】 试题紧紧围绕“钟表的演变”这一主题,通过年表的形式展现古代、中世纪末期、近代早期、1850年前后、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七个时间段中钟表演变的不同特征。此题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提炼出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进而考查考生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科学技术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此题用归纳法很容易就得出结论:通过中世纪末期的机械钟、近代早期的怀表、20世纪50年代的原子钟、21世纪初的智能手表四段史实可得出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发展;通过近代早期钟表是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各个阶层都有钟表两个史实可得出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普及;通过近代早期伽利略发明游丝、20世纪50年代原子物理学原理两点史实可得出物理学的进步与钟表的发展等。

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被考察的对象要尽可能多;二是范围尽可能广,否则就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得出明确的结论是展开论证的前提,进行有效的论证是展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演绎推理是进行有效论证的常见方法。

二、有效的论证——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以一般性原理的判断为论据来论证以特殊性或个别性知识的判断表达的论题。”[3]通俗的讲,就是由共性(一般)到个性(特殊)的推理过程。三段论是演绎推理最常见的形式,三段论即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推理。三段论都包括小项、大项、中项三部分,结论的主项是小项(小前提),用S表示;结论的谓项叫做大项(大前提),用P表示;两个前提中所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其形式结构可表示为: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运用演绎推理,能对归纳法所得出的论题有效的论证,仍以2017年全国Ⅱ卷为例: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发展

【论证】中世纪末期生产力技术落后,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伽利略通过长期实验研究发明了怀表;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显著提高,尤其是原子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原子钟,钟表的精确程度大大提高;到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产生。这表明科技进步推动了钟表的发展。

【分析】在此论证过程中,科技进步是结论的主项,即S;钟表发展是结论的谓项,即P;两个结论共有的中项是不同时间段的发展,即M。论证结构为所有M是P(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四个时间段都是钟表演变的历程);所有S是M(中世纪晚期科技成果、近代早期科技成果、20世纪50年代科技成果、21世纪初科技成果是不同时间段科技发展的表现);所以,所有S是P(从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发展;这一结论正确)。

在全国卷的答案示例也同样有演绎推理的运用,以2016年Ⅱ卷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分析】从此参考答案中,我们能发现其逻辑推理形式完全符合演绎推理的要求。具体如下:中国是结论的主项,即S;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结论的谓项,即P;两个结论共有的中项是文明,即M。所有M是P(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文明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所有S是M(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为代表是文明;)所以,所有S是P(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一结论正确)。

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有效论证时,要注意灵活运用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必须确保前提真实与推理形式正确。在每一个有效的推理中,其前提与结论之间必须保持联系,因此教师在运用归纳与演绎推理中还应遵守相应的规则。

三、论证中的规则

人们在论证过程中,要保证论证的合理,必须遵守一条基本原则,即充足理由律。也就是说在论证中,如果一个论题被确定为真,该论证就一定要为其提供充足理由,否则,该论题就不能被确定为真。除此之外还遵循以下规则:

1.论题必须清楚明确。

论题是论证的对象,是要说明的问题,是论证活动的核心。论题的明确不仅包括思想上要明确,也包括表达上要明确。因此在表达上尽量选用意义明确的语词,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例如“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李鴻章既是爱国者又是卖国贼”等这样的论题就是不明确,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局面。

2.论题前后必须保持一致。

论题是论证的中心,一旦有了明确的论题,就要紧紧抓住它,整个论证过程都要围绕它进行,前后保持一致,不得中途任意转换。常见的有扩大论题、缩小论题、脱离论题、缺乏论据四种错误。例如,某考生在论证“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这一结论时,将“中国古代科技”扩大到“中国科技”;或将“中国古代科技”缩小到“造纸术”;或直接脱离“中国古代科技”的范围,选取古代文学、书法等方面进行论证;或直接没有论据。这些都违反了这一原则,都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论据必然能推出结论。

杜威指出:“归纳与演绎是思维的双向运动,两者密不可分。”[4]因此,运用归纳法是检测演绎推理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论据必须真实可信、论据必须充足、论据与结论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推理形式必须正确。例如:论题与论据不相干、论据不足、违背三段论推理原则。这些都违反这一原则,犯了“推不出”的错误。

四、日常教学中的启示

历史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陈志刚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逻辑推理能力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以更好的应对第41题(或42题)的能力要求。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应创造条件,使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亲自实践中掌握新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育。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呈现多个历史知识,让学生在多个史实中找到一个共同规律,然后得出结论;同时也可呈现相互矛盾的结论,采用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冲突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采用问题教学法的相关策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分析、归纳、概括、抽象的能力,同时教师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史论结合的论证方式解决历史问题。

注意贯彻逻辑学的相关知识。逻辑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位不断提升。1977年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把逻辑学列为五大学科之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逻辑学不断的发展,在命题考试中也多有体现。教师应熟知逻辑学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养成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进行论证的习惯,推理形式正确,合乎逻辑。尤其是要掌握归纳与演绎两类逻辑最常见的方法,采取一定措施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反复训练。让学生能够从逻辑的角度提高自己的论证能力。

总之,无论全国卷历史论证题的命制形式、作答要求变化多么频繁,但其解答方式离不开归纳与演绎逻辑的灵活运用,教师如果能够从逻辑方法上下功夫,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注释】

[1]王雄:《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年,第194页。

[2][3]蔡贤浩:《形式逻辑》,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第197页。

[4]杜威:《我们如何思维》,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65页。

[5]陈志刚,周武兵:《从高考文综41题解题题谈历史辩证逻辑方法的运用》,《历史教学》(上半月)2017年第8期。

猜你喜欢

论题演绎推理钟表
最佳辩手请出题(二)
最佳辩手请出题(一)
最佳辩手请出题(四)
丽娜认钟表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例谈对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认识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2014.3新高考高二数学配送练习参考答案“推理与证明、复数”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