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09-10邵开来

中国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国企改进措施问题

邵开来

摘 要:全面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全面预算管理被企业广泛应用的今天,全面预算编制在实践中还存在设计、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就国企在全面预算编制环节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国企 全面预算编制 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3(b)-102-02

1 全面预算编制的重要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已应用多年,它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全面预算编制,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和基础。通过预算编制,将由国企整体战略目标分解而来的年度经营目标贯彻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为国有企业的综合发展匹配资源与服务,减少一定风险,有助于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预算编制,可以有效梳理业务流程,发现并完善内部控制缺陷,实现对国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预算编制,国企各个部门之间不但能更准确地了解自身计划,还能更清楚其他部门相关计划需求及对本部门预算的影响,起到改善内部沟通,协调内部行动,促进国企内部形成合力的作用。

2 国企全面预算编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预算编制重视不够,人员素质不高

国企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企业员工对这项工作没有“全员参与”的意识;一些国企高管对预算编制的认识也仅停留在其是一项每年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了预算而预算或预算编制主要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别的业务部门关系不大;虽然一些国企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但也没有深入去抓这项工作,挂名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国企人员业务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知识结构较为老化,懂业务的不懂财务,懂财务的不懂业务,跟不上预算编制管理的相关要求,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较为低下。

2.2 预算编制设计欠合理

一是目前大部分国企属于集团型企业,组织架构多个层级,主业涉及多个领域,但是由于前期调研不细致或相关信息化建设跟不上等原因造成预算编制架构不完善,使得企业在实际执行预算编制时往往是一套统一粗放的预算表,没有根据行业和业务的特性针对性地设置编制表,也没有就如何不断完善优化预算编制体系进行整体性的考虑。二是有的国企预算编制表格设置过于复杂细化,并且表格所使用的会计语言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生涩难懂,使得一些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时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三是一些国企没有仔细梳理业务及流程,致使预算编制与实际业务不配套。

2.3 基础编制数据缺乏科学性

一些业务部门出于时间和精力考虑未充分调研市场因素,或即使分析了市场因素也存在对数据选取过度悲观或乐观,如房产市场租赁的行情、原材料价格等;又或是针对一些常规的费用类支出如招聘、维护费用,没有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分类评估测算,而是笼统地根据往年经验数据及来年需求定个大概;对于项目管理编制粗放,一些国企仅根据领导要求进度确定预算金额,没有考虑企业实际资源的匹配程度等。

2.4 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灵活

当前,国企在预算编制时用到比较多的方法是增量预算法,主要以上年预算为起点,调增或调减年度预算的各个项目,这个方法虽然编制简单,省时省力,但如果企业的业务有重大变化容易导致预算不合理,这种方法还很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另外用的较多的还有比率法,如按销售业务增长率确定相关预算金额,但是像零基预算、项目预算、弹性预算等科学预算方法运用频率较少,由于预算编制方法的限制使得预算编制没有真正整合资源,起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作用。

2.5 存在预算松弛现象

由于内部信息不对称、业绩考核等原因,国企预算编制普遍存在预算松弛现象,销售部门为了容易完成目标低估销售预算收入,而成本部门为了不超预算高估成本,财务部门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保留较多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预算过于宽松使得企业成本最小、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也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难以充分发挥企业各项资源优势及经营效率。

3 国企全面预算编制改进措施

3.1 转变观念,加强人才培养

要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对于全面预算管理乃至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强化国企高层管理者的全面预算编制、管理观念,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导作用,使其真正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协调、审议等管理中去。同时要樹立全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通过到标杆企业考察学习、邀请专家进行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全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知识的学习,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业财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针对企业业务特点扎实推进全面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开展。

3.2 优化预算编制设计

一是要依照国企的行业及业务特征,在统一的预算汇总工作表之下应延展各领域细分的预算编制工作,如建筑行业、商业服务业、工业、外贸行业等,应通过重点突出,科学设置预算表格及要求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二是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组织实现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特别是对于业务部门需填列的预算表格,如将会计语言转化成非专业人员都能理解的通俗语言来要求设置,再由财务根据经济业务性质进行归类或利用信息化系统取数,可以节约不必要的沟通时间,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三是预算编制表格应与国企相关业务流程相适应、相配套,企业应对照梳理相关业务,优化流程进行预算编制设计,有效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3.3 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

国企在预算编制时要灵活运用各种编制方法,科学编制预算。在市场竞争类国企中,如对来年市场价格或销售情况不确定,可以采用弹性预算法进行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及经营预算,也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预算过于松弛的问题;在公路、铁路、机场类从事工程建设及提供长期服务的国企,应对相关项目深入研究分析,采用项目预算法编制预算;企业预算编制工作执行几年以后,一些部门费用越滚越大,可以在各个部门轮流编制实施零基预算,这样既减轻编制时间和花费精力过大问题,又有利于关注到预算项目发生成本的合理性。

3.4 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信息化管理

一方面是要提高预算数据的科学性,对于与外部市场密切相关的数据要充分调研分析,利用模型选取最可能实现的方案作为预算数据;对于一些费用类项目,如人员流动性较大单位的招聘费用,不同招聘方式对费用影响较大,应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差异进行预算编制;对于一些大型项目预算,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收入、融资方式与成本、资源匹配程度与工程进度。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模式在预算编制、调整时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改动一个数据往往联动的要改好几个相关方面的数据,麻烦而又容易出错,国企要加强全面预算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简化预算编制,还可以为优化预算设计提供基础工具,使企业可以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和模型、加强数据计算和分析、简化预算合并报表生成等,从而更好地为预算编制服务,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3.5 完善業绩评价及激励机制

除了上述运用弹性预算法、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措施缓解国企预算松弛问题,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目前国企较多采用预算完成情况指标进行评价和采取相关激励措施,这是建立在各预算目标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如果在实践中能引入科学的成本费用消耗定额、关键指标实际偏离幅度及因素分析、与企业经营发展关联度较少的资源消耗情况等指标作为影响评价和激励的因素之一,可以使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更科学合理,一定程度上改善预算松弛,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效果。

综上所述,预算编制对于国企全面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内外环境分析,创新预算编制方式方法,切实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率,最大程度地挖掘企业各项资源发挥潜力,夯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基础,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发挥全面预算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继云.企业全面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11(23).

[2] 池国华.关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认识[J].财务与会计,2015(01).

[3] 翟建霞.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商业经济,2016(10).

[4] 李鸿.预算松弛在全面预算中的影响及解决方法[J].财会学习, 2017(17).

[5] 孙燕.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J].财会学习, 2017(21).

猜你喜欢

国企改进措施问题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