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哮喘应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分析

2018-09-10伍佳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儿哮喘常规护理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哮喘应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将这96例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再次发作次数与再次入院次数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遵医嘱药物治疗、避免感染、运动锻炼、回避过敏源等依从率均明显有对照组患儿;观察组哮喘患儿在1年之内再次发作次数为(2.34±1.02)次,再次入院次數为(4.61±1.5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哮喘患儿在1年之内再次发作次数为(4.72±2.34)次,再次入院次数为(6.89±1.84)次;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83% 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81.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哮喘应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理想,能够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再次入院和再次发病次数,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小儿哮喘;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011-02

在临床上,支气管哮喘在儿科属于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1]。临床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特征为起病急、易反复。据报道称,支气管哮喘常见于儿童期人群,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可能会造成病情迁延,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2]。小儿哮喘具有难以根治的特点,所以在临床治疗中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让患儿和患儿家属主动回避危险因素,从而加强疾病控制。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小儿哮喘应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的原则将这96例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48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为2-10岁;观察组48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 22例;年龄为2-9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主要为:①护理人员要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保证病房卫生安静,通风良好。②遵医嘱指导患儿服药,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解决相应问题。③对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简单的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的48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具体为:

1.2.1健康教育内容 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内容:①疾病介绍,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和患儿家属介绍疾病产生的机制、疾病的症状以及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等,让患儿和患儿家属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知。②规避诱因教育,护理人员要告知患儿及患儿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规避哮喘诱因,防止病情反复。③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指导,对哮喘治疗控制药物以及气雾剂等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同时向患者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提升患儿服药依从性。④饮食知识教育,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为患儿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并且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科学的饮食营养摄入知识,以此为患儿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

1.2.2 健康教育方式 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儿及其家属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方式,这样主要是为了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于文化程度比较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患儿家属,护理人员应该采用一对一口头宣教方式,在宣教过程中耐心回答患儿及患儿家属问题,让其快速理解并且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对于文化水平比较高,理解能力比较强的患儿家属,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于高年龄段的儿童,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画册以及游戏式教育方式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3]。

1.3 评价指标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儿技术护理满意度,问卷满分100分,其中60分及以下为不满意,60-89分为满意,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于患儿出院一年后统计患儿再次住院次数以及复发次数;采用医院自制儿童哮喘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实施调查,主要调查项目为:遵医嘱药物治疗、避免感染、运动锻炼、回避过敏源[4]。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最后数据。处理数据时,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用P值判定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率观察组患儿遵医嘱药物治疗、避免感染、运动锻炼、回避过敏源等依从率均明显有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再次发作次数与再次入院次数 观察组哮喘患儿在1年之内再次发作次数为(2.34±1.02)次,再次入院次数为(4.61±1.5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哮喘患儿在1年之内再次发作次数为(4.72±2.34)次,再次入院次数为(6.89±1.84)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家属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83% 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81.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小儿哮喘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有:环境与遗传、精神与饮食以及情绪与运动等,常发于儿童期人群[6]。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要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解决哮喘患儿及患儿家属患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缺乏问题,以此促进患儿康复,防止疾病复发。

据报道称,哮喘患者易复发率较高与患儿及其家属缺乏相关疾病认知,导致患儿无法接受长期而规律的药物干预,未主动规避危险因素有关[7]。以往通常是对哮喘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患儿提供病情监测等护理服务,对患儿家属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传统的护理方式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較落后,教育内容缺乏全面性,所以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患儿日常护理工作中更加关注健康教育[8]。本次研究从教育内容与健康教育方式两个方面,研究了小儿哮喘应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遵医嘱药物治疗、避免感染、运动锻炼、回避过敏源等依从率均明显有对照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针对患儿及患儿家属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方式,从疾病介绍、规避诱因教育、用药指导以及饮食知识教育等四个方面对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家属治疗依从率提升之后,患儿的再次发作次数与再次入院次数会减少。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哮喘患儿在1年之内再次发作次数为(2.34±1.02)次,再次入院次数为(4.61±1.5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哮喘患儿在1年之内再次发作次数为(4.72±2.34)次,再次入院次数为(6.89±1.84)次。

另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与丰富完整的健康教育内容,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这主要是因为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儿及患儿家属建立了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哮喘应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小儿哮喘应用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理想,能够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再次入院和再次发病次数,提升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新梅,付仲霞,王忠弢,刘玉婷,周小娅.iPad床边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8,13(01): 123-125.

[2]洪英,林青青.健康教育在44例小儿哮喘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4): 100-101.

[3]钱海霞.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 236.

[4]林云.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2): 167-168.

[5]钟潇.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A]. .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 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 ,2016: 1.

[6]徐晓燕,邓小霞.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1): 99-101.

[7]牟素萍,孙春蕾,刘加法.小儿哮喘间歇期健康管理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09): 25-26.

[8]谭晓梅.儿童哮喘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作者简介: 伍佳宁(1990-), 女, 汉族, 大学本科, 护师, 主要从事小儿呼吸及小儿危急重症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小儿哮喘常规护理健康教育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