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大问题”的设计探析

2018-09-08陈雪霞

成才之路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大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教学

陈雪霞

摘 要: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自我成长。“大问题”的设计反映教师对学生基础状态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刺激学生形成深层次思考的意识与习惯。

关键词:“大问题”设计;数学教学;解决问题;深层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4-0096-01

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的设计,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自我成长。“小问题”细碎而简单,教师好掌控教学过程,学生无须思考太多就能轻易给出答案,课堂呈现“和谐”的场面,一起“小步慢慢走”,走向封闭的教与学。而“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形成深层次思考的意识与习惯。下面,就以估算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大问题”的设计。

一、传统估算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这种现状:两级问题(是与否)充斥着整个课堂,一连串低质量的问题挤占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暗示性的问题划定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向,教师不放心的行为替代了甚至压制了学生的自主生长。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法的估算”的教学中,课始,师呈现几个数,让学生观察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几百几十的数,然后给出购物情境,判断什么情况下应该估算,揭示课题。紧接着,教师出示个例,让学生想一想大约是多少。学生尝试估算,交流估算方法,明确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对比观察异同点,发现:把加数估大(估小),得数就变大(变小);一个估大一个估小就是平衡估,更接近实际结果。小结:可以估一个数,也可估两个数。把这些三位数看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来计算,更方便快捷。随后练习巩固,聚焦怎么估、估大估小,快速判断计算结果对不对,解决实际问题。

课例中,教师试图让学生面对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但总体看,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还是不放心,担心学生“估错”。从课始的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数进行暗示,给出情境来进行估算引导,到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比较来判断估的合理性,中间进行十几个小问题的引导。可见,为了让学生学会估算,教师考虑很周全,一步步带着学生走下来。然而,脱离实际意义的判断,为估而估就失去了估算的现实意义。估算的现实意义、方法意义、具体生活情境下灵活估算的方法选择等都不是学生自己生长出来,而是教师规定的。归结到底是教师不信任学生,不相信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其中隐藏的意义。

二、基于“大问题”设计的估算教学

相对而言,“大问题”的设计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基础状态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形成深层次思考的意识与习惯。以上述课例为例,课始,提出问题1: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估算一下就能解决问题(即估算的现实意义:基于需求,不会算)。个例:299+198。三位数加三位数,学生还没学过如何计算,但考虑到299接近300,198接近200,和大約等于多少?明确结果不是准确的,记录“299+198≈500”。小结: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教学是基于学生需求而产生,教师对学生的潜在状态和发展需要解读清晰,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适切性。提出问题2:针对不同情况,怎么估合适(估算的方法意义和现实意义)。把299改为249, 249+198,不再估成300,而是估成接近的250。一组练习:197+149,312+259,154+125。此时主要看学生会不会记录,能否把加数估成相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计算,125作为一处孕伏,可看成120,也可看成130。归纳估算的一般方法。在上述孕伏处对比154+125≈270(两个都少估,离实际结果越来越远);154+125≈280(一个加数估大,一个加数估小,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在比较中感悟方法。一组练习:279+115、435+244、174+264。小结:接近整十整百数时,估成整十整百比较好算;把一个加数估大,另一个加数估小,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结果。这个问题关注学生各种可能性状态,及时捕捉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思维状态,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方法意义。提出问题3:具体情况下,灵活估算(好算、接近、如买东西估大等)。各种具体情境中的灵活处理,如买东西、准备材料、带钱等。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认识的生成,提升思维水平。

“大问题”的设计更考验教师的水平。“大问题”的提出需要学生检索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同时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力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此外,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相信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供机会。而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有更高水平的“动”,才能充分发挥引领、培植、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通过基于“大问题”设计的课堂教学,主动汲取知识,并非被动地、零散地、受局限地接受知识,而是促进了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系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大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地“收上来”,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推进和学生认识的提升,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亚萍.“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放三收”[J].基础教育,2006(03).

[2]王英.“估”之有道 “算”之有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5(20).

猜你喜欢

大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教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例谈“大问题”导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