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品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生活

2018-09-06周文萍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思品课引导文本

摘要:思品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并且思品课教学也是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生活有更为全面的认知,不断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还需要在思品课堂上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走进文本和生活,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性和开放性以及活跃性。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思品课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生活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思品课;引导;学生;文本;生活

思品课教学还需要秉承尊重生活和尊重逻辑的原则,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从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不断地将课本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够让学生感知真实的世界也能够给学生更多真实的体验。此种方式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学习更加全面,课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教学改革的状态下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生活,更好地关注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的运用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学科感知力。

一、 思想品德课程文本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思品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具备高尚的品格,对于事情的处理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在课堂上对社会进行认知,进而提升自我综合能力。道德本身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当中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还需要归根于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加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做人。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当中,除了文本内容之外还有很多图片,插图,这些图片让学生的学习更为充分,可以有效地利用其中的图片给学生带去感知力,了解生活中的美好,也对未来有所憧憬。学生确立了生活的目标之后才能够更好地挖掘文本中的资源也可以懂得如何学习,如何生活,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例如,在学习《我很整洁》的过程中就可以将文本中的内容和生活中的一些事实结合在一起,教师点拨学生,逐步的给学生以正确的宣导。小学正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使用灵活的方法。例如,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图片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观察是否是整洁的,自己面对不整洁的现象需要做出哪些工作,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实际当中,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目标。

二、 思想品德课程本文与学生生活探究的结合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学生更有创意地进行生活,在新学期开始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给学生提出新的生活要求和学习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注重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发挥,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或者活动当中感受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学生的聪明才智去创造更多的乐趣,去创造更多的生活色彩。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教材设定学生学习的目标,通过教材的分析再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产生真实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生活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可以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体验深入的感知到教科书当中的道理,有真实的切身体验,由此才能够使学生在一件事情当中明辨是非,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真实地、诚恳地参与到学习和教育当中去。

例如,在《走进大自然》的学习过程中,其中的文本是春天来了,对春天的描述,面对这样的教学文本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建活动,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找春天”,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春天来了的印记,春姑娘的影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画一幅画,写出多个句子,到校园外看到花朵在春天盛开的样子,自己根据花朵的形状去动手做一做干花,教师提示学生在校园的花坛当中可以捡起地上掉落的花朵,但是不能主动去摘花朵,要学会真爱生命,花朵也有自己的生命,在欣赏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文明的好习惯。亲手制作的干花也可以送给自己感谢的人,从中使学生学会感恩。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高昂,提升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文本与生活联系的认知,改变传统的学习思想。

三、 思想品德課程文本和学习情境的结合

教学实践充分的证明,每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都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好的充分的对文本的资源加以运用分析,争取可以更好地给学生创建一个学习情境,在实际的学习中感受知识,让知识也可以在情境当中得到全面的优化。学习什么是美丑,什么是善恶。教师要为学生创建情境,在情境当中体验到的情感,引导学生尽心想象,有所体悟,实现道德感的升华。

例如,在学习《我爱我的家》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建立起一个家的情境,学生运用文本中对家的理解开始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爱。在家庭中自己扮演怎样的角色,处于怎样的地位,有何任务和责任,由此学生对家的感知也会更加深刻。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思品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生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思想品德课程是一座桥梁,在此之中,连接文本和生活,让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思想品德与生活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汤春安.思品课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生活[J].学周刊C版,2010(1):58.

[2]贾娥.让思品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生活[J].学周刊(A),2014(1):131.DOI:10.3969/j.issn.1673-9132(a).2014.01.129.

[3]杨玉霞.让思品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生活[J].小说月刊:下半月,2015(11):248-249.

[4]刘付民.浅谈实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J].学园(教育科研),2011(23):126.

作者简介:

周文萍,浙江省诸暨市,诸暨市岭北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思品课引导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体会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为思品课插上爱的翅膀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