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导入策略

2018-09-05覃润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导入语文方法

覃润涛

[摘 要]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启迪他们的思维。可利用讲故事、展示图片、播放音乐、观察实物、演示实验等方法来导入课堂。

[关键词]语文;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2-0010-0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学习很重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才能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头,是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将学生由课前的无学习状态带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内容阶段的教学行为,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可见课堂导入恰恰是一把打开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大门的钥匙。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拿好这把钥匙,就能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就犹如打开了学习语文的大门。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课堂导入设计,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但是语文教学内容广泛,决定了课堂导入设计的多样性和艺术性。所以教师要重视并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

一、讲故事导入法

课前讲一则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导入课文,符合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浓的心理特征。所讲的故事可以是一个历史典故,也可以是一个民间故事传说,甚至可以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笑话。只要不偏离所要教学的课文内容,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就能让学生的注意力被故事所吸引,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进入语文课堂,有利于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上《鱼我所欲也》一课前,我以朱自清在美国宁可饿死也不接受援助的故事来导入,让学生思考背后深层次的精神,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不食嗟来之食”,什么是民族大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义”的含义,轻松地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再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我用大家熟悉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引入,并让学生带着“文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否也这样”的疑问进入课文。学生兴趣非常浓厚,思维活跃,积极参與到课堂中来,文章主题的探索迎刃而解。

二、展示图片导入法

对于涉及景物描写的课文内容,场景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如果利用直观性强的优美图片引入课文,让学生能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例如在上《与朱元思书》时,我把富春江美丽的风光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当看见这么美的景色时,学生个个赞叹不绝,他们感受到了富春江的美。同时还让学生用语言来描绘眼前所看到的美景,继而引入课文内容。学生不但领略到了富春江的风光,激发了学习古文的兴趣,而且培养了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鼎湖山听泉》《苏州园林》等文章时都可以采用图片导入法,使抽象复杂的课文内容变得具体易懂,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三、播放音乐导入法

音乐其实也是一种语言艺术,不管是经典的民歌还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通俗歌曲,有很多与语文课文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利用与课文有关的赏心悦目、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导入,能使学生身心放松,充满想象地进入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上《阿里山纪行》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了高胜美的《高山青》,这首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学生听完之后,精神振奋,激情澎湃。在优美的音乐中,学生感受到了阿里山的美丽风光和高山族人民的美丽善良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带着美好的心情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增进了对祖国宝岛台湾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台湾的热爱之情。再如上朱自清的《春》时,利用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利用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导入。课堂效果明显,学生心情愉悦,收获的知识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四、观察实物导入法

利用实物导入能给人形象直观的感觉,能最快进入人们的感知世界,使人们实实在在地感知到它的存在,给人以视觉、触觉、味觉上的冲击。学生能从抽象学习转化到形象直观的学习,自然就不觉得枯燥,在有趣的体验当中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上《柳叶儿》时,为了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中作者当年的苦生活,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找来了柳叶儿,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问学生这是什么植物,并让学生亲自用嘴巴嚼一下,说说到底是什么味道。学生都说苦。我说:“现在我们都说苦,那么今天来学习《柳叶儿》,看看作者当时对柳叶儿的情感是如何的?”学生都带着好奇的心理和探索的思维进入到课堂当中,教学效果自然而知了。还有在上古文《核舟记》时,我用了一颗核桃来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感叹于劳动人民的伟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力地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教学《石榴》《枣核》等篇目时都可以用此方法来导入。

五、演示实验导入法

实验并不是理化科目的专利,在语文课不少说明文中,就有很多内容涉及理化知识,如《死海不死》《斜塔上的实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等。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利用实验呈现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及运用其他鲜明的教学媒体,就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和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实验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科学现象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如在上《死海不死》时,我用了盐水杯和鸡蛋来做实验,鸡蛋竟然浮起来而不下沉,学生对于这个奇特的现象非常好奇。我巧妙地设疑,让学生探究背后的原因,学生的思维马上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说:“如果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片水域,大家想想看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学生充满激情,纷纷表达要在这样的水域里漂流、游玩等。“世上还真有这么神奇的地方——死海!”我顺势导入了课文。学生都很想了解这个地方,兴致勃勃,教学气氛热烈。

总之,导入方法还有很多,如对联导入法、对比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等。导入无定法,只要得法。只要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精心选材,巧妙设计,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名家李镇西说过“课堂成功最朴素的标志就是给予学生乐趣”,有了乐趣学生就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学习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可见,一堂语文课能否实现有效教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节课的导入设计如何。正所谓得导入者得语文也。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导入语文方法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可能是方法不对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