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培养孩子自信的探析

2018-09-03李书廷

儿童大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合理评价正确引导

李书廷

摘要: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孩子自信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家长要注意从生活点滴做起,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利势导,注重细节,用心教育,教会孩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乐观对待生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指导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阳光的心态,这些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关键词:正确引导 合理评价 保护自尊 树立自信 消除自卑

自信与自卑犹如一条直线上的两端,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而自卑则如同扑灭成功火焰的暴风雨。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是对自我能力的充分肯定,是孩子自强、上进、奋斗、拼搏的强大动力。而自卑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感到处处不如人,事事不敢做,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别说有勇气去尝试了。自卑的孩子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一切事情在他眼里都是那么可怕,那么困难,他们做起事情来小心翼翼,瞻前顾后。

一个人的自信或自卑并非天注定,冷静分析,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那么,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应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呢?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优点,但也有缺点。有个别孩子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而没有看到自己的优点,总以为自己不如人,把自己的缺点扩大化,别人的优点夸张化,所以自卑心理很重。为了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我与自己的好友联系,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让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家长们指导孩子们开展了“心情交流会”。每周一次的交流会,让这些小伙伴们一起畅所欲言,诉说心肠,谈自己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的苦恼,谈自己的心理压力,谈同伴、家庭、学校对自己的态度,谈自己的爱好、收获……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倾吐了烦恼,开拓了视野,增进了友谊。孩子们也从中感到自己的烦恼不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减轻了恐惧感和自卑心理,通过谈话减轻了压力,分享了快乐,分担了烦恼。

无论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缺点,作为家长都要乐观积极地正确对待孩子。我常常针对生活中的实例,对孩子说:“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个别孩子平时不注意改正自己的缺点罢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使孩子感到自己并不是不好,并不是笨,更不是没有能力做好一切,而是不善于改正自己的缺点罢了。家长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就事论事,教给他们正确的处事方法。通过家长的分析、引导与帮助,孩子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合理地评价自己,消除心中的顾虑,拥有积极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积极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从而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人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喜欢听到表扬的话语。有些父母会在其他成人和孩子在场的时候批评孩子,揭孩子的短,或拿孩子的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有时还夹带着一些对孩子的嘲讽与挖苦,这样的做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感到难堪。不合时宜的场合与态度,无疑会滋生学生的自卑感,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家长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诚挚公正地去处理每件事,为他们幼小的心灵进行正确疏导。记得我的孩子六岁时,一次偷拿了家里的三元钱买零食。我得知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结合法律知识讲了“小时偷针,大了偷金”的故事,为孩子现身说法,使孩子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认识到自己犯了错就要及时改正,否则会酿成严重后果。这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对于那些不易取得成功,有自卑倾向的孩子,更不能当众批评,而要在公众场合给予正面的关注与鼓励,多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我家孩子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特别擅长写作与朗读,音质很好听,但是自卑心理很重,听老师反映在班内从不大声说话,更不敢大声朗读课文,经与老师沟通,我们携手合作改正孩子此缺点。老师在学校寻找并制造机会多次表扬并鼓励她,升旗时让她读旗手事迹,作文课让她读自己的优秀作文,上课时有目的叫她读课文,并随机表扬她,让她尝试成功的快乐。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她还当上了学校的小广播员。我也寻找机会,让她在公众场合发言,训练胆量,培养自信。

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由于自卑感强的孩子在自卑感心理的作用下,极易自我逃避,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强化孩子的竞争观念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亲自体会到独立解决问题的种种乐趣。有句话说得好: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尽管有一些成功在他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是呀,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蹲在泥沙中建成了一座“城堡”,我们不屑一顾,或指责他们不注意卫生,事实上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确实是沉浸于自己的创造与成功中,在他们的眼里,重要的不在于成功是什么,而是那种成功的体验,从体验中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经常带领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施展孩子的特長,发挥其潜能,使孩子在真正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尝试成功的滋味。为了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我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演讲赛”“辩论会”等有趣的活动,使孩子在唇枪舌战中增长知识,明白人生的道理,增强荣誉感和自信心。鼓励孩子敢于争论与申辩,敢想敢干,勇于表现自己,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喜悦中树立自信心。

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但关键是要善于透过孩子的缺点、错误,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帮助,使他们能施展所长,从而将自卑的阻遏力最大程度上转变为催人奋进的推动力。家长要多表扬,多鼓励,使他们深信:只要努力,我能行。还要因势利导,及时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使之前进,从而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我邻居的孩子活泼好动,贪玩,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是爱劳动,讲究卫生,每次走到楼道看到有纸,就主动捡起,这对于多数孩子很难做到。可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很苦恼,当邻居孩子们在一起时,一提起学习成绩孩子就会低垂着头,有一次竟说“自己是班里的学渣”,可见孩子有深深的自卑感。经与家长沟通达成一致,我们平时多表扬孩子,并让我家的孩子和他一起学习,帮助他。孩子们又在院子里玩时,我看到他又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张,就拉着他的手,走到孩子们面前,夸张性地表扬他,大声说:“某某做的真好!能主动把你们扔的纸飞机放进垃圾箱,真是一个环保小卫士,是我们院的环保小标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看到他露出了甜甜的纯真的微笑,我想教育时机到了。于是,我又蹲下来,悄悄在他耳边说:“孩子,你各方面都能做得很好,只要少玩会儿,合理安排时间,把作业认真写完再玩,你也可以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阿姨,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我又给他讲了一些对他可用的学习方法,慢慢的他的成绩在不断提高,再说起学习时,孩子也没有无地自容之感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与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父母认真思考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彻底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自信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家长要注意从平时生活点滴做起,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不仅仅是教会了孩子怎样去学习,保持一种正确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因此,教会孩子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责任编辑:兰天)

猜你喜欢

合理评价正确引导
正确引导孩子的“酸葡萄”心理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正确引导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
初中美术教学随笔
浅谈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利用网络服务和引导学生方法研究
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引导 消除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