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励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8-09-03韩红英

儿童大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激励制度班级管理小学生

韩红英

摘要:“激励制度”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了鼓励学生更好的成长而采取的一种激励措施,它包括“沟通激励”“信任激励”“物质激励”“危机激励”“尊重激励”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让每个孩子都能顺利走向成功,走向未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生 激励制度 班级管理 应用

现在的小学生是一群“轻松快乐”的人,在父辈的荫护下快乐成长;他们也是一群被惯坏的人,多是独生子女,集几代人的关爱于一身,强调自我价值和个性张扬,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为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让同学们知道,学校所有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惩治学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激励手段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和管理。

所谓激励,简单地讲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意志和行为,激励能够提高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制度”包括“沟通激励”“信任激励”“物质激励”“危机激励”“安全激励”“尊重激励”等等,是针对所有学生运用各种激励方式进行激励,以发挥激励对全体学生的鼓励和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有效的“激励制度”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准确地把握、正确地使用激励手段,就能够为学生的进步和个性发展提供动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划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因此,我采取了适合小学生教育的激励措施,引导学生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一、尊重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越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损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任何情况下都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对待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协调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小学低年级学生犯错误,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几乎每天都有。但我认为,学生并不是故意的,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犯了多大的错误,我很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或者是其他老师的面批评他们,而是利用课后或业余时间把他们单独留下,在没有他人的环境中与他们谈心、沟通、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理解,关心和爱护。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许某,他说话时总是一张口就带着脏字,班内许多同学都对他非常有意见,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有一次做操时,因为他没有按规定做操,而被学校领导提醒。当时我只是提示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第二天做操时他依然如故,没有丝毫的改变,又一次被领导在集会时提醒,影响了班级荣誉,同学们当时也非常气愤。面对他的这一错误,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而是放学时把他请到办公室,与他进行了认真的交流。从不好好做操的危害到做好操的意义等方面,与他进行了交流探讨。通过沟通,使他认识到,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代表了一个集体,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利益只有服从集体利益,才能得到集体的认可,得到同学们的喜爱。我特别提醒他,老师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不是怕他,而是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他留面子,人活着要有尊严,尤其是男子汉,如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那将来就无法求得更好的进步。通过尊重激励措施的实施,激发了他的自尊心,使他变化很大,学习更加努力,与同学的关系也慢慢融洽起来。

二、信任激励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我们作为教师,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以激起他们的白尊和自信。并通过持续不断地鼓励,使其持久地保存下去。在每位學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比如我们班的同学闫某某,上课时特别爱说话。我针对他爱说话这个缺点,给他布置了一个课下任务,让他寻找课下打闹、追逐的学生,并记下他们的名字和班级。他认真地完成了我交给他的任务,我就及时地在课堂上表扬他,肯定了他的成绩。慢慢地我发现他变了:课堂上不仅认真听讲了,而且回答问题积极了,再也不乱说话了,就连下课时也经常找我报告学生课间追逐打闹情况。因此,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就能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育人的目的。

三、赏识激励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自信一半来自自己,一半来自别人,一个人如果从来就不欣赏自己,他不会拥有自信,一个人如果从来就没有被欣赏,他也不会获得自信。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当学会运用赏识教育,并通过教师对同学的欣赏,让学生发现自己自身的价值。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是欣赏的目光。而要学会欣赏学生,就一定要放下教师架子,抛弃师道尊严,摒弃追求整齐划一的教育理念。大千世界,由于人的差异,结的“果实”绝对是各异的。为师者,不仅要能够欣赏自己学生的“美丽”,更要学会欣赏他们的“丑陋”,而每名学生在教师的眼里都应是一朵小花、一道绚丽的风景。成功是每个学生的奋斗目标,是每位家长的企盼,为师者,要学会和学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让欣赏教育开花结果。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则更是如此,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认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最好的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使他们的成绩、长处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创办了“闪光日志”,这本“闪光日志”记录了学生们每一天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每一个成功。通过这项活动,我们班形成了浓厚的“比、赶、超”的学习氛围。“闪光日志”的建立,使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看到自己同样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同时,我在班内开展了“日常行为规范我能行”和“课堂行为规范我最棒”的评比活动,每月发一次喜报,让学生带回家去,与家长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四、宽容激励

宽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非常需要具备宽容的品质。尤其是对待小学生,教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引导他们改正。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曾苦恼过,因为作为教育者,付出了努力,付出了爱心,而学生们还是出现违纪现象,使我觉得很冤枉。这种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就会在语言、行动上出现偏差,导致和学生发生不快,学生不服老师,甚至公然和老师顶撞。当然,如果能及时纠正这种偏差,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上课时发现,经常会有个别学生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而趴在桌子上,有的在开小差,而有的已进入梦乡。开始时每看到这种现象我就会特别气愤,让学生站起来。有些学生站起来时,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一脸的不耐烦,有时会因为这种情况与学生发生冲突。经过反复思考,我改变了教育措施,由原来气愤的呵斥改为善意的提醒或建议,比如把“你怎么又趴着了”改为“哟,困了吧,下午上课教室里太热,免不了犯困,你去洗把脸吧。”或者改成“下面这段文字由某某同学给我们大家读读吧,我们大家就爱听你的声音”等等,后来这些同学上课再犯困时,就会主动举手询问:“老师,我有点困,出去洗脸行不?”通过这种方法既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又避免了与同学之间的冲突。可以看出,教师学会宽容,就是找到了和学生交流、沟通的钥匙;而教师对学生的谅解、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要的正是这种能拨动他们心弦的宽容,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宽容的正确运用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创新的教育,而科学的激励手段则是激发学生产生兴趣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产生某种心理需要,并同时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推动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创造宽松、和谐、进取的教育氛围,让每个孩子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心里拥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责任编辑:晓角)

猜你喜欢

激励制度班级管理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留住人才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