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辩式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8-08-24毕本弓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落木六国论苏洵

毕本弓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即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找出标准答案,习惯于将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若学生找不到答案教师就会感觉很焦虑,完全抛弃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中外共识的阅读规律。这种教学情形下,学生在寻思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回答,语文学习的活力也就被窒息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更无从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升。

要告别寻找标准答案的阅读教学,我们迫切需要探索一种能够发展学生申辩式思维的教学模式。

“维基百科”是这样介绍审辩式思维的:审辩式思维是一种判断命题是否为真或部分为真的方式;审辩式思维是学习、掌握和使用特定技能的过程;审辩式思维是一种通过理性达到合理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基于原则、实践和常识之上的热情和创造。

从维基百科对申辩式思维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申辩式思维有四个特点:一是主体是个体,需要自己判断命题的真伪,二是思考与质疑,这是学习的基本技能,三是多元,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学识、情感、经验等作出独立的判断;四是理性,审辩须要科学精神,而不是随意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敢于质疑和思考是前提,多元是方法,理性是原则。

为了彻底告别寻找标准答案的教学,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摸索到了三种申辩式的教学模式。

一、“质疑+体验+感悟”方式

质疑是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一种探究性模式,不仅包含“独立思考”,还包含“价值多元”。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意思是没有疑,就是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学再多的知识也是无用的死知识,经过自己的怀疑、思考、辨析,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样就是学有所获。狄德罗说的“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都说明了敢于质疑,会拓展知识、打开视野,增长智慧、发展与提升思维的重要性。

例如学习《六国论》一文,在培养申辩式思维时可以分三步走。

(一)质疑:为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设问提供条件

1.让学生自读课文,写下在预习课文中产生的各种疑问: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弊在赂秦”,那么作者用什么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苏洵的观点是不是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或是唯一原因?

2.在学生质疑教材的基础上发给学生苏辙的《六国论》的相关资料,通过拓展性阅读,继续让学生提出各种疑问:苏辙的《六国论》也是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但得出的结论不同于他的父亲,他认为六国的破亡之因在于它们不明白天下之势,不能全力保住韩魏,失去这个屏障和缓冲地带,因而导致灭亡。对同一件事,苏洵和苏辙的观点为什么如此不同呢?

3.教师根据课文、拓展阅读资料和学情设计一些主要问题,比如:你认同苏洵的观点还是认同苏辙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二)体验:为学生整合知识、搭建语文学习舞台

多角度选择材料,丰富学生的阅读认识,合理确定辩论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李桢的《六国论》也是一篇探讨六国败亡原因的专论,他认为二苏之说都是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他认为六国和秦一样,暴虐无异,六国之亡,就亡在它们力量弱小而又为秦之所为,而想要免于灭亡,只有行仁义。三人的观点完全不同,哪一个更合理呢?你认为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整合三篇文章,从文章中找出理由來。其实,三种观点或许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全面或者不是根本的原因,六国的灭亡不是单因果那么简单的问题,一般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某一点作为原因都是以偏概全。

(三)感悟: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

感悟是对质疑的回答,对体验的感受,既要有感又要有悟,它是质疑的新起点,不是问题的终结与重复,有了新想法,就会为下一问题的深化提供前提。

苏洵的《六国论》的论据和论证有这么多问题,可是本文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篇?苏洵可是战国社会问题专家,他的笔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尽符合史实的叙述以及不合逻辑的议论呢?学生在分析了三篇《六国论》后,得到如下的感悟:原来苏洵不会为评历史而评历史,他要寻求六国破灭的原因,由此给后人一点启示。针对宋王朝对外敌骚扰执行屈辱妥协政策,以银、茶、丝绸求和的行为,即重蹈韩魏楚赂秦覆辙,苏洵选择了“赂秦”这一因素。“赂秦力亏”,还有“为积威之所劫”不见得是六国的问题,却暗示了北宋朝廷的真实情况。所以,《六国论》的真正的目的不是谈古,而是论今,以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那么苏辙和李桢的又是依什么目的来探讨六国灭亡缘由的呢?

学生由此也感悟到王尔德说过的一句话:“艺术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二、“三环互联”教学方式

三环互联教学法,即提问式教学、小切口深挖掘教学、素材运用教学,让三者形成一个壁环回旋、互相渗透的教学活动过程。以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1.提问式教学的运用。提问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主体要面对全体学生;二是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力;三是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避免设置伪问题、无效问题,重在澄清学生不懂或难懂的问题;四是要让学生明白教师所问的问题,有答题的时间;五是设置更多的问题情境,让问题情境成为新问题思考的新起点;六是由浅到深,逻辑严谨,进行层次诱导。

据此,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设计如下由浅到深层次分明的问题:(1)前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4)下阕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的是什么?感慨的是什么?(5)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6)参与赤壁之战的英雄有很多,词人为什么只写周瑜?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小切口深挖掘的教学设计。陆九渊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细节出发,挖掘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有利于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科素养的“生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写到“小乔初嫁了”。而据史载,周瑜娶小乔在建安3年攻取皖城之后,但是建安13年,也就是小乔嫁给周瑜10年之后,周瑜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那么,苏轼为什么还要说“小乔初嫁了”呢?这里有什么特别用意吗?是苏轼不知情还是有意而为之?通过质疑、讨论,发现有更深层的缘由。此文作于苏轼贬居黄州之时,苏轼仰慕周瑜,写“小乔初嫁了”,以美人烘托英雄,突出周瑜的雄姿英发,春风得意,年轻有为;从小乔的特殊身份着眼,写“小乔初嫁了”,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 “小乔初嫁了”,夫妻尚在蜜月期,周瑜就深得东吴统治者的信任,受孙策重用,年纪轻轻建功立业,大有作为。而苏轼自己却不受朝廷信任,不受重用,空有雄才大略而无法施展,空有雄心壮志而不能实现,自然有深沉的感慨。可见,写“小乔初嫁了”,更能表达作者对古代英雄的赞美,更能突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就申辩式思维而言,细节挖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究语文本真的欲望,自然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如果仔细梳理文章,还会发现其他如“小乔初嫁了”这样的错位现象。

3.将相关素材用于教学。申辩式思维重在提高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分析与课文相关素材的能力。向学生提供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以及那首催人泪下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让学生自己质疑、分析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手法和情感的表现上有何不同?

三、“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翻转式课堂由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它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讲授,而是学生基于与教师或同伴平等交流而实现的知识“吸收内化”。传统课堂上的“信息传递”转移到了课前完成,申辩式思维应用于课堂的追求。它与真正靠视频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不一样,有如下几种方式:以《登高》为例,根据不同方式可设计出这篇课文不同的教学方案。

(一)学生先提出问题,教师后设计课堂

如果学生根据现有认知和知识水平,通过独立学习活动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那么就没有必要将所有教学内容逐条讲述;而对于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讨论才能实现认知和能力突破的内容,也不应当由教师单纯地根据知识体系来界定,而应鼓励学生基于既有认知和事先预习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课堂。

1.学生课前活动。

(1)背诵全诗。(2)认识杜甫。

生平: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忧国忧民,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诗风:沉郁顿挫。

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

(3)找出与“登高”有关的诗句: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等等。

2.学生提出问题。(1)古人为什么登高?杜甫又是为什么登高?(2)作者在这首诗里表现了哪些思想感情?(3)杜甫的忧国忧民在这首诗里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与疑问,教师设计课堂。(1)这首诗的感情与杜甫的生平结合起来理解。(2)通过意象意境诠释作者的情感。(3)杜甫的登高与其他诗人的登高做一比较,看看有何异同。(4)有人认为《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獨特之处?

(二)学生集体备课,教师上课

1.全班分为四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成集体备课小组。

2.学生解读教材:每个同学在认真钻研课文,至少读三遍。

3.学生根据教材梳理知识点,搜集认为重要的相关资料。

4.备课小组列出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出教案,并将备课内容全部上传给老师。

5.老师在学生提供的资料与问题上进行备课、上课。

(三)学生上课,教师评课

1.学生课前对一个概念或就某一个问题的解读设计教案。如:探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落木”一词。

2.学生根据教案微上课。例:以“落木”一词作为切入点设计的微教学。

微教学步骤一:解释落木,“落木”指落叶,落叶乔木。

微教学步骤二:用到“落木”的其他文句,分析这些“落木”的含义。庾信:“辞洞庭兮落木。”刘祁《归潜志》:“锐进百馀步,困惫,又皆落木梗路,遂回。”顾炎武《广昌道中》:“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

微教学步骤三:《登高》为什么用落木而不用落叶?让同学讨论出各种看法:(1)“落木”一词,既可以指称落叶,又可以凸显处于落叶状态的树木或树干,强调树木的形象。(2)古诗词里的关于物象的词语或习语从来不是只有一种表达的,比如大家熟知的月亮就有“明月”“婵娟”“金蟾”“冰魄”等很多表达方式。(3)诗名《登高》,既然是登高,这里取的就是开阔的意象,看得很远,视野很大,压根不会写叶子这种细节,所以只能看清楚一大票落木,看不到落叶,落叶是听出来的感觉。(4)杜甫和王维一样,具有良好的视觉再现能力以及构图意识,选用“落木”一词的好处是视觉上凸显“木”,即树木。树木的基本形态是一条或多条竖直向上的垂直线。下句里的“长江”,在视觉上的基本形态是一条水平线,视觉形态上呈现的就是树木的垂直线和长江的水平线交接的倒T型古典式构图,这样的构图寓于诗句,使得诗句在表达上如虎添翼。

微教学步骤四:“落木”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什么?萧条、光秃秃的视觉印象,写出了秋的萧瑟,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它让我们有生命短暂的感慨。

3.老师旁听并参与课堂讨论然后给予点评。抓住“落木”一词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能很好地训练申辩式思维,尤其是为什么用“落木”而不用“落叶”的问题,很好地从表达、诗意、情感等角度作了阐述,还引发了同学之间的各种看法,给同学尽情表达的机会。

教师推荐林庚先生的《说木叶》。

(四)教师上课,学生评课

1.教师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设计课堂。

2.课堂期间和课后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老师要认真尊重和听取。

学生质疑:有人说,《登高》并非写于重阳节,老师怎么看?宋代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说到,《登高》的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体现了哪“八意”?具体怎样体现?

3.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引导学生先从感性印象上谈,逐渐达到理性层面的认识。

猜你喜欢

落木六国论苏洵
苏洵焚稿
苏洵,中年开始乘风破浪
落木(外二首)
异域中秋前数日漫思(新韵)
游燕园(新韵)
倪瓒山水画的图式美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苏老泉大器晚成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