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小说教学“选点”例谈

2018-08-24胡雷鸣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选点切入点孔乙己

有名师说:“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找到突破口即选择切入点。一篇小说教什么,从哪里开始教,决定课堂效益的高下。若选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就可四两拨千斤,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就会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现结合平时教学感悟,以《孔乙己》为例,就初中小说教学切入点的选定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以关键词为切入点

关键词在文中往往起线索作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抓住关键词,以点带面,会使教学思路变得简洁而清晰,使学生对课文的研读变得有条理。

纵观《孔乙己》,不难发现“笑”频繁出现,贯穿全文。笑声伴随着孔乙己活动的全程,孔乙己在笑声中迂腐地走来,在笑声中难堪地离去,最后在人们的笑声中孤寂、悄然地死去。笑是关键词,选择“笑”为切入点,设置以下几个主问题,能把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内容紧密地黏合在一起,使课堂对话紧贴课文内容,带动学生深层次理解:哪些人在笑?他们为何而笑?作者用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小说写了四种笑,笑的主体、内容、性质不同,但笑的对象相同,都因孔乙己而笑。酒客与掌柜笑孔乙己脸上添了新伤疤,偷东西被吊着打,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被打折腿……即笑孔乙己肉体与精神的伤痛,从孔乙己的伤痛中,取得某种快慰与欢乐,是嘲笑、取笑、恶意的笑。小伙计的笑是陪笑,无恶意。第三问有一定的难度,可从两方面点拨:(1)思想意义上,“表明社会对苦人凉薄的严重性、普遍性;要改造国民性,任务是艰巨而长久的”。(2)写作方法上,笑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以乐写哀,更令人悲哀。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让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看客们的冷酷无情与麻木,进而理解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牵一“笑”而动全文。由“笑”切入,切口小,辐射面广,由点出发,统摄全文教学。

二、以对比为切入点

对比是小说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选入课本的小说,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变色龙》等都有大量的对比。有人认为,对比是小说教学的最佳切入角度之一,我非常赞成。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把对比作为小说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登堂入室”。

《孔乙己》里也有不少对比。小说有两次肖像描写,分别在课文的第四段和倒数第三段。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这两段肖像描写单独拎出来加以比较:原来“身材很高大”的孔乙己现在却“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了;原来的孔乙己虽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那是营养不良,又常挨打的体现,但现在是“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了;原来虽然穿的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但还能满足一下读书人的虚荣心,现在连长衫也没有了,只“穿一件破夹袄”,连读书人的面子也顾及不上了。再听听孔乙己的说话:原来“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现在跟掌柜说话,精神很“颓唐”,口吻是乞求。还有喝酒的姿势,原来站着喝酒,现在只能“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喝酒了。在引导学生对比孔乙己前后的外貌、语言等之后,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孔乙己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田地?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分析其主客观原因,也就感知了小说主要内容,把握了主人公性格特征和小说主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以插图为切入点

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小说,几乎篇篇都有插图,有的还不止一幅,这些插图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挖掘其蕴含的价值。

《孔乙己》内有三幅插图,2017年我县语文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曾以这三幅插图为切入点组织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环节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幅插图,看看与文中的描述有何差异。

环节二 你想对图中的孔乙己说些什么?

环节三 你想对图中的众人说些什么?

环节四 你想对孔乙己生活的那个社会说些什么?

把文字与图画、文学与美术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兴趣,通过寻找图文之间的差异,使孔乙己形象更清晰地定格在学生脑海中,同時也培养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善于捕捉细节的好习惯。第一次对图说话,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有的说他是个好人,心地善良,有的深表同情,有的埋怨他不争气,没志气,有的给他出主意……可以看出,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的生活。第二、三次对图说话,学生气愤地谴责众人的自私、冷漠和麻木,批判那个缺少爱的社会,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凉薄与病态”。还有一个同学指出当时的社会法制不健全,孔乙己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护,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我追问:如果孔乙己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会怎样?再一次把学生的讨论推向高潮。

这节课由插图切入,安排三次与图对话,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获得评委的好评。

四、以矛盾处为切入点

有些课文常常出现相对或相反的意思,构成矛盾。这并非作者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有特殊的用意,教师要善于捕捉文中矛盾,作为切入点设计问题。矛盾性问题恰恰符合人的好奇心理,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从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鲁迅是善用矛盾词的高手。《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本是一对反义词,同处一句,显得自相矛盾。由此切入:既是“大约”,为何又是“的确”?孔乙己到底死没死?“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唤起了探究文本的兴趣。决定人物命运的因素是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可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人们对他的态度、他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最后的身体状况,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沿波溯源,从而带动对全文的把握。“大约”是指未亲眼证实。也有同学认为,孔乙己只是生活中的笑料,无人在乎他,一个“大约”,可以看出世人对他的的死活是那么不放在心上,那么不经意,表现了人的无情。这个看法也值得肯定。至于“的确”,揭示了孔乙己必然的悲惨结局。孔乙己的生存状态已十分恶劣,周围的人没有谁会帮他一把,孔乙己必死无疑。作者用“大约”和“的确”产生一种新奇、看似矛盾的效果,让读者窥见这位末路知识分子可悲又可怜的一生。

从矛盾处切入,不仅激活学生思维,还化繁为简,重点突破,课堂教学一气呵成。

综上可知,同一篇课文,可供选择的切入点很多,殊途同归。令人纠结的是,到底选定哪一个为最佳切入点呢?总的来说,谁最能提高教学的效益,谁就是最佳切入点。

首先,最佳切入点要能激起学生兴趣。以“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为切入点好不好?当然不好。这个问题太普通,味同嚼蜡,学生思维活跃不起来,难以走进文本。其次,最佳切入点要难易适中。切入点过“高”,问题太艰深,学生觉得无法展示自己,必然影响学习情绪。设计的切入点要切实可行,给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感觉,这样,教师才能适时地将问题引向深入。第三,最佳切入点要适合具体学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一篇课文同一个切入点,适合甲班不一定适合乙班,适合上一届不一定适合这一届。所以,设计切入点要研究学情,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将切入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状态。

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到小说教学合适的、科学的、最佳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谷兴云.《孔乙己》中的几种笑.中学语文教学[J].2018(1)

[2]符晓云.“笑谈”《孔乙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2017.(1)

[3]黄美华.对比手法是鲁迅创作特色之一.新课程学习[J].2012(11)

[4]周士山.找准小说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学与研究[J].2013(12)

[5]周建标.着眼于矛盾点的课堂提问策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2017(1)

[6]聂倩.中学阅读教学有效切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7]周晓春.阅读教学最佳切入点的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胡雷鸣,安徽东至县胜利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选点切入点孔乙己
低转速工况VVT选点对排气温度影响研究与分析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基于ArcGIS格网选点的优化技术研究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