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儿童立场教语文

2018-08-24秦守坤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纤夫课文儿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以儿童为本,走向儿童的心灵,关注儿童的心态,尊重儿童的感受,倾听儿童的话语,研究儿童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要换位儿童立场,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此来满足儿童成长的内在需求。

一、教学目标从儿童需要出发

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要从正确的目标定位开始,只有从儿童的视角阅读文本,才能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首先,目标的确定要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发掘学生的童美出发,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俯下身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探究儿童对知识理解的难点,分析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第三,寻找学生思维和课文之间的对接点,不仅要立足本课的要求,还要自足整个年级段,放眼整个学段,甚至着眼学生一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儿童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驯化出来的,而是需要激活、唤醒的,所以语文教学要从“语文本位”转为“儿童本位”。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中“典礼”部分的时候,教师就是运用了“复沓”朗读,模仿了毛主席的声音,群众的狂欢,梳理了课文内容和结构,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学生的内心情感就是从内心需要出发,从儿童的童美挖掘出发的,他们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在儿童的内心得到了真正的渗透,教学目标在耳濡目染中达成。

二、教学内容以儿童视角出发

教学内容如果没有情趣,儿童在语文课堂上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要立足于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重组,多选择经典名著,多接触文体,让语文课充满着浓浓的文学味,引导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言语的美妙之处,感触到文学、文章带来的心灵上的触动。例如,在教学《一幅名画的诞生》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考虑到文本中的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画家列宾的生平以及纤夫的生活状态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很大,如果单单依靠课文中的语言描述,学生只能简单的体会到纤夫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根本无法体会到纤夫在水深火热中生活的痛苦;只能体会到列宾自身的勤奋,无法理解列宾的强烈情感。针对这种状况,我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及时补充相关资料,并且把补充的资料和学生的言语训练结合起来,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在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的时候,通过让学生听录音引导学生感受炎炎烈日下纤夫拉船的场景资料,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列宾,看到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场景,心里会有什么感触?

生1:我感受到货船老板的内心是狠毒的。在这样的盛夏时节,河滩上的气温达到40多度,就是不干活也汗流浃背。货船老板為了自身的私利,不顾纤夫们的死活,还让他们拉船,太狠心了!

生2:我觉得纤夫生活的艰辛。他们在拉船的时候跌倒了再爬起来,即使肩膀上磨破了肉皮,脊背晒破了皮,仍然在为了生计默默的拉纤。

生3:我觉得纤夫们很可怜。他们长期在烈日下暴晒,虽然晒破了肉皮,甚至热的昏了过去,但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醒来以后还得继续拉纤。

学习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的时候,我又补充了列宾和纤夫在一起生活的文字资料,学生阅读以后进行自由表达:

列宾静静的听着,他由此感受到 。

通过这样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才能进一步感受到处在社会底层人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力量。

三、教学设计从开启童智出发

语文课堂是灵动的,孩子们的心灵也是灵动的,教师智慧的语言是开启儿童心智的一把钥匙,好的教学设计更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语文熏陶感染下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时候,在课前我就给孩子们准备了狐狸、老虎以及其他动物的头饰,在教学设计时,设计情境,引导孩子们根据设计的情境进行表演,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情境表演中领悟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授课中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儿童立场的核心是自主性发挥。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意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刻的时候,学生在理清课文结构以后,我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学生可以从四个自然段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来认真品读,并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对于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或者理解不够深刻的地方给予适当的点拨,对于那些理解有偏差的地方给予及时的纠正,对于那些零散的知识点给予随机的整合。在积累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句子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来记忆,在表达训练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尝试描写夕阳下的桂林山水,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选择表达的内容。在语言实践中,把学生的言语积累内化为言语表达能力,通过教学设计中情境的设计和形式要求的多样化开启儿童的心灵。

四、教学过程从追求童趣出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一个向上的“斜坡”,其中课堂提问就成为“斜坡”上升的手段,围绕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设计,我研究了在课堂上适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会产生反应,怎样把课堂问题和学生的行为联系起来等问题。

“问题”:提问问题要难易适合,紧扣教学目标,能够适当进行创新和拓展。

“行为”:是指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反应,分为体验性、探究性、拓展性、综合性行为。尤其要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行为,做到因势而为、水到渠成。

“转化”:教师要在问题和答案之间搭建桥梁,通过提示过程、设计条件、提供方法、转换角度等途径,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动起来,在行为过程中学习、感悟、提高,获得来自生活的语文素养。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一般在学完课文后提出几个延伸性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要求学生课下解决。例如,在学了《盐的世界》一课后,“为什么用盐铺的公路如果出现了坎坷不平,只要泼上盐水就平滑了?”“为什么从盐湖中捞出的盐会形状各异、颜色不一呢?”这些问题学生都比较感兴趣,我引导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练习他们学会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该暗含相应的学习行为。我们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常用“读、解、悟、吟”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赠汪伦》这首古诗的时候,我在“解”这个环节中设计摘录、查阅等学习行为,为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学习方法;在“悟”这一学习环节,设计送别古诗选读行为和评议古诗行为,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在“吟”这一环节,设计学生吟诵、表演、评比等学习行为,学生就能真切地感受诗人的情感。这样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学习方法转成为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同时,我们还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课堂上的问题大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选择学习行为,展开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赵州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答:可以参考教参书上用笔在纸上画一画,用纸折一折,看图说一说等方式。

五、教学评价从尊重童心出发

在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评价中,我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科素养的提升,依据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手段和评价目标。首先要在平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即时对学生进行评价,结合语文课堂评价表记录孩子的表现,运用“好方法助成功”和“好习惯助成长”两个策略,把语文评价改革成为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知识的有机结合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养成“严而有格”的习惯,提高了语文课堂评价的时效性。二是注意探究活动、学生表现、作品展示等表现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细心的观察、有效记录、仔细分析学生的课堂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我和语文组的教师精心设计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实行多元评价、探索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等阶段性评价模式。期末评价主要选择写字、识字、口语交际等内容的评价,或者采用亲子游戏,大手牵小手共同闯关的形式评价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中高年级的书面测试,注重进行基础、阅读、表达的分项测试,强调多维度评价、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习惯,采用“五星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的评价采用“摘星”的形式、评语结合的形式,及时、明确、有效的反馈学生学习的结果,改进评价激励机能。

教学是为了儿童,是根据儿童的内在需求展开的。只有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站在儿童的立场教语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关注儿童、关心儿童,才能更大限度的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

秦守坤,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萝藤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纤夫课文儿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背课文的小偷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留守儿童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暮秋,想起嘉陵江的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