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考场作文例证法

2018-08-24李欣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事例论点考场

李欣

一、绪论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学科四条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核心素养不单纯隶属于某一学科,但对每一学科来说,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同的学科承担着不同的教育责任,从不同方面,对学生展开全面培养。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术培养侧重点,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个有机整体,相对而言,作文例证法应用,至少比较集中地涉及到前两个方面的内容。毕竟,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交流的工具。而考场作文,正是书面语言的特定应用;高中生作文中应用最多的例证法,反映了高中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

相应的,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课程目标中,语言的积累和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发展逻辑思维等具体目标,也是作文例证法教学应该达成的目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文例证法教学是“发展逻辑思维”目标中的“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提升等得以实现的现实有力途径。再进一步具体到构成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等,都是与例证法教学在内的作文教学关系十分密切的。

与最近几年类似,南京市组织了数次市级模拟测试,计有2017年9月的高三学情调研测试,与盐城市联合的2018年1、3、5月的第一、二、三次模拟考试。尤其三次模拟考试,基本勾勒了南京市2018届高三学生高考复习阶段的全过程情况,也基本反映了南京市本届高中语文教学的得失成败。几次考场作文阅卷前,市教研室都组织了作文评分细则的学习,下发了各档次作文的例文并附了专家组评语。结合历次阅卷实践,笔者对全市高三学生考场作文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相对全面的认识。针对议论文体,在审题基本准确,立意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问题集中在论证过程中;论证过程中的问题,又集中在例证法的应用上。

三次模拟测试,均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几次作文命题的明示信息,虽有表述上的出入,但要求基本一致,如一模卷表述为“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几次命题的材料分别是:一模,“江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二模,“没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是长不大的;你自己不会说‘不的时候,也是长不大的”;三模,“生活中少不了游戏。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处事方式,还是一种人生态度。游戏,有的需要积极投入,有的则要保持距离”。

二、考场作文例证法现况及成因

如前所述,南京市教研室提供了历次模拟考试的各档作文例文。三次模拟考试,共有30篇左右的标杆文(标杆文,具有典型性),加上笔者所在学校的200多名学生的几次考场作文,是下文中实例选择的总体范围。笔者所在学校,四星级高中,历年高三终端显示基本处于南京市六十余所高中十名前后的位置。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下文对考场作文例证法的例举分析,能较客观地反映南京市2018届高三学生的作文现状。同时,为了更加全面、深刻的反映考场作文例证法的实际情况,联合其他教师,在笔者任教学校和兄弟学校的高三共约450名学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活动。

由于本文就考场作文例证法展开,故不讨论考场作文的审题、立论、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一)论据方面

1.叙例不当,削弱例证法作用

阅卷过程中不难发现,考生应用最多的论证方法还是例证法,但例证法的应用,却机械生硬。考场外的调查结果,也与这一阅卷感受相合。

从调查表中不难看出,大部分考生充分认识到例证法对于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对自己的例证法应用水平也较有信心。但是,调查表也显示出,实际写作中根据论证需要,改写分析事例的考生不到25%。这个矛盾的结果,和模拟考试阅卷的感受是一致的。例证法应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考生不会“证”、甚至没想到“证”上,脱离了“证”的例证法,自然就减弱了论证的力量。

(二)论证方面

1.误解例证法,导致单纯罗列事例

一模例文《人生之路因遗憾而绵长》。作文开头引用材料中民谚,生发出“凡事皆有遗憾”。(从立论角度,已经偏离题旨,但本文不做展开)接下来,围绕“遗憾”,举了6例:农民利用大棚利用人工降雨,屈原被楚王放逐,韩愈被贬潮州,陶渊明离开官场隐居,白居易浔阳江头邂逅琵琶女,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后,化用民谚,“每个人都有遗憾”,“只管做四月的天气好了”,“人生之路因为遗憾而绵长”。

三模作文《游戏人生》。开头指出用游戏的心态来对待忙碌单调的生活,可以让人生更加精彩。接下来举例,先是正面的5个:南唐词人将奢华生活写入词中,齐白石观察鱼虾嬉戏入画,史铁生在地坛与自己的灵魂游戏,罗纳尔多从小喜好足球,爱因斯坦小时候为猫狗开门洞。接下来,为了辩证,又举了2个过于游戏妨害人生的例子:马谡失街亭,陈后主亡国。最后收束全文,点题。

笔者任教班级共41人,二模作文选择议论文体的有32人。统计下来,二模作文单篇举例超过3个的有27人,超过5个有13人。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又是论证的关键环节。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论证时,往往过度依靠例证法,论证方法单一。而在使用例证法时,又以为重点在“例”不在“证”,陷入罗列事例的怪圈。考场作文一般在千字以内,大量叙述事例而不加以分析论证,不仅冲淡了文体的议论特征,也模糊了作文反映的思维过程。

2.事例分析片面,导致论证“贴标签”

“贴标签”论证,是指不阐释论点,尤其不阐释论点核心词汇意義;也不围绕论点展开论据,只是在单纯地叙述事例之后,把论点核心词硬贴上去的过程。相对罗列事例,这类例证法有了一些“证”的意识,但“证”的过程却是牵强甚至谬误的。

一模样卷中的《坚持做自己》就是一篇有“贴标签”之嫌的考场作文。试节选其中的两分:

古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即使遇见人生中的风浪,有什么不如意的事,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闲适悠闲的心态,不为官场所动。苏轼的人生大起大落,但他保持着“一身蓑雨任平生”的乐观与豁达。

这些都是人生选择困境中依然不改变自己的例子。

结合题目所给材料,“选择困境”的确是这次作文的核心之一。但考生的例证行文之中,围绕陶渊明和苏轼展开的论证,却用“困境”替代了“选择困境”。确实,陶渊明数次出仕隐居的经历中,有过选择的困境;苏轼被捕入京经过扬州和太湖时,也有过自杀还是等待朝廷判罪的选择困境。但是,在考生笔下,并未扣住,而是用了泛泛的“人生中的风浪”“大起大落”。考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接下来只好横插一笔,强行地打上“选择困境”标签以求扣住文章的论点。

二模作文,材料肯定的是“不”在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价值。论证中,围绕“不”,围绕拒绝,可以展开的内容,有拒绝的内容、理由、方式,面对拒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被拒绝后是坚持还是改进,被别人拒绝和拒绝别人的关系,不一而足。但考生的作文,只是用一个笼统的概念,“不”,从头到尾,不做进一步的剖析和讨论。下面所引的《“不”,值一提》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2节)……百家争鸣中,各家互相否定,儒家对法家说“不”,却又受到纵横家的“不”。……

(第3节)……赵高指鹿为马,无人说“不”,秦便亡了;南宋偏安,“不”不是对元兵说的;到了明清更是如此,对外来的一切都全切断,统统说“不”;结果,欧洲发达了,我们落后了。……

…………

(第6节)新中国成立了,对封建说“不”,对资本主义说“不”。……

(第7节)……一个个小孩挑三拣四,对这说“不”,对那说“不”;他们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却一字“不”说。

分析考场作文例证法中的“贴标签”现象,不难发现考生欠缺深入分析事例的能力。在应用例证法时,考生往往按照记忆复述,分析往往笼统片面,从而使得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因此,训练考生细致深入地分析事例,用准确优美的语言加以表达,是例证法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论证重点错位,导致例证偏离论点

如果说罗列事例是没有“证”的意识,贴标签是只有“论”的字眼,那么偏离论点则是本可以有力证明论点的论据在论述过程中,因为论证重点的错位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原本的作用。这种错误,相对前两种要隐秘一些,需要仔细阅读考生的作文,才能做出评判。

二模作文《响鼓需要重锤》,是一篇例证法应用紧扣论点的优秀考场作文。作文开头借古语引出论点“为了得到‘肯定,无数的‘不则是必由之路,就如响鼓需要重锤,没有自己和他人的否定和打击,怎来震天之声”。之后,举了勃拉姆斯、爱迪生、羽生结弦、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的例证从他人和自己的否定两方面来证明观点。用篇末点题结束全文。试看其中两处例证法的应用(画线部分,紧扣论点展开的论证,是不少考生欠缺的):

仍记得著名小提琴家勃拉姆斯以委婉的方式对两个年轻学生进行否定:“你们难道未曾听过更好的琴声吗?”若非勃拉姆斯一语点醒梦中人,想必那两位学生还沉醉在自己精湛的琴艺中吧。这样的否定让他们认清自身的不足,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清醒的认识。

当外界褒美洋溢市,约翰·克里斯朵夫却自我否定,否定自己在外人看来成功的“音乐之路”,来到法国,奏响“民主革命”之歌。

考场作文中例证法应用出现更多的,则是不知不觉中出现偏离的情况。三模作文《真正的游戏》一文,论点是“真正的游戏,应当(使人)获得来自内心的快乐”。其中,用了红楼女儿游戏、欧阳修游玩醉翁亭、电子竞技中团队合作等例子。其中第一个例子的分析尚能扣住“来自内心”,后两个则发生了偏离。

没错,游戏自然能使人快乐,可“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的众宾在醉翁亭如此欢乐,真正的乐趣就在于“太守归而宾客从”的“众乐乐”。

在电子游戏中,也有人因与队友的默契配合而获得成功的快感。通过反复练习精密计算而取得比赛胜利所带来的恒久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游戏人享有的快乐。

“醉翁亭”中,快乐来自宾主相宜,政通人和;“电子游戏”中,快乐来自团队合作和计算练习。实际上,考生这里应该强调的重点,在于无论“宾主相宜”还是“团队合作”“计算练习”最终都使参与者产生了“内心”的快乐。而这点,恰恰被考生忽略掉了。

(三)语言表达方面

1.文采缺失

例证法作为考生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在应用时自然也在追求议论语言的准确、简练之外追求语言的形象和生动。文采不仅仅表现在修辞格的运用上,但针对考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的调查侧重在此。

在例证法应用时,一半以上的考生会采用修辞来增文采,引用则有五分之一的考生会采用,这两种手法是考生增加例证法文采的最常用手段。考生能够使用的修辞格种类相对有限,大量考生能使用两到三种的常见修辞,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能力的考生人数之少令人揪心。这个调查结果,和阅卷感受也相符合。目前,南京市高三考生例证法应用,整体上缺少文采。当然,对例证法应用提出文采要求,属于锦上添花,不是首要目标。

三、例证法应用改进途径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是2017年颁布的,但正如其前言所叙述,2017版课标“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在2017版课标颁布之前,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已然存在,只是尚未上升到基本纲领高度。因此,在考察現阶段考场作文例证法现状及成因之后,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作文例证法教学的改进策略,不仅是合理的,更是具有建设意义的。

(一)论据方面

1.扩大生活空间,积累鲜活事例

考场作文例证法离不开事例,而积累鲜活事例的一条路径,就是扩大生活空间,接触各色人群,尝试不同经历,参加社会活动,获得属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2017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根据语文课程实施的需要,组织安排好实践活动”。目前,笔者任职的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包括艺术节、演讲节、体育节、读书节,远足、学工、学农,假期社会实践、修学旅行等等。学生参与所有的活动是不现实的,但适量参与,可以为自己提供大量的鲜活的事例素材。同时,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积累鲜活事例,即要引导学生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关注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关注社会热点,减少陈旧老套事例素材的简单叠加。

2.紧扣要素,合理叙例

考场议论文的论点是考生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主张和态度,是论证过程必须围绕的中心。因此,叙例之前,就要对论点进行分析,抓住论点的要素,然后再紧扣论点要素,对事例素材进行改造。二模优秀考场作文《女性的宣言》一文,这一方面就做得相当出色。文章的论点是,不同时期女性拒绝的宣言,是女性觉醒成长的过程。如对舒婷《致橡树》一例的改造:

“我如果爱你,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我如果爱你,绝不做痴情的鸟儿”。

她们的成长,到达了全新的高度。她们不满足于先前的不明所以,而是(旗帜)鲜明地寻求一片自己的土壤,拒绝成为任何人的附庸,“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是女性的宣言,也是成长的痕迹,自由而平等。

例证法叙例过程中,还要强调事例的关键点。为了使例证法产生更大的说服力,叙例时,要强调和重点渲染事例中最能证明论点的那部分。叙例时,可以或明或暗地表达考生的主观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此外,例证法需要紧扣的要素还包括事例的关键细节。这些关键细节往往是整个事例的灵魂,最能体现事例的本质和内涵,与论点的要素最为契合,是叙例成功的肯綮。下面的文字,来自一模优秀考场作文《人间难得四月天》的开头两节:

人世间最好做的是旁观者,指点江山、举例辩证;人世间最难做的是当事人,妄图左右逢源,却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昔时雅典,执政者梭伦以折中著称。向上安抚贵族,向下施惠平民,却不曾想贵族恨他侵占利益,平民怨他依附贵族。到头来,是他开创的公民大会将他驱逐出城。梭伦对于改革雅典不可谓不尽心,最终落得如此下场。是他贪图面面俱到,还是雅典人求全责备?

这里叙例,紧紧扣住的是梭伦的“向上”“向下”的两难选择困境。而梭伦被“他”开创的公民大会驱逐这一细节,怎能不引起读者的感叹并进而和作者一起思索两难困境的化解之道?

(二)论证方面

1.补充逻辑思维常识

例证法是考生最熟悉的论证手段,所服务的论点是考生思想的体现。例证过程中,考生必须思路清晰,语言准确。例证法的应用,实际还是思维的过程。包括例证法在内的论证过程就是运用己知真实正确的概念、判断推论出作文结论的思维过程。

2017版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发展逻辑思维”这一条。但目前高中的教材,写作教学中关于逻辑思维的内容少之又少。以目前南京使用的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在19个写作板块的指导中,有6个是针对议论文的;在这6次指导中,“逻辑”一词,仅仅在必修四“让说理更令人信服”中出现了2次;而出现的2次,分别是“首先要言之在理,即能够从可靠的前提合乎逻辑地推理出你的观点”和“在合乎逻辑进行论证的同时”。教材并未就“逻辑”展开,提和不提对发展逻辑思维没有什么区别。2018年秋季,是否会启用新教材,目前尚不得知。在这种现实形势下,补充逻辑思维常识就十分迫切了。

论证过程,当然包括例证法应用在内,要运用思维的形式,遵守思维的规律。因此,逻辑思维常识补充的内容基本包括思维形式方面的概念、判断、推理(演绎和归纳)和思维规律方面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在此基础上,再引导部分考生在使用例证法时,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两种思维方式。

补充逻辑思维的常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广度也要考虑深度,更要考虑和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比如,单纯给考生补充逻辑常识:归纳推理中有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后者又包括简单枚举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两种;而完全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的说服力是强于简单枚举推理的。实际呢,考生即便把这样的教条倒背如流,例证应用的时候还是摸不着头脑。而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就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如刘开的《问说》,论述向“贤于己着”“等于己者”“不如己者”请教的必要性,是完全归纳推理;《谏逐客书》开篇举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用“客”使秦强大的例子,简单枚举推理;《孟子》中著名的例证“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科学归纳推理。在考场作文的讲评中,起码在高三复习阶段,也应有意识有条理地渗透逻辑思维常识的补充和强化。

2.一例多证

虽然前文提到扩大生活空间也积累鲜活事例,但毋庸讳言,高中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毕竟有限。加上高中生基数庞大,考场作文例证法应用中,经典例子反复出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例子本身难免重复,但例子的叙述和围绕例子的论证却千差万别。2017版课标中,8学分的必修课程中有1.5分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一例多证,正是例证法发展考生思辨性思维的经济途径。

二模考场优秀作文《迎合本心》和三模优秀考场作文《正所谓“游戏人生”》中,都用到了苏轼的例子。

东坡居士一生极尽坎坷,爱情曲折,仕途忐忑,苦苦挣扎于政治旋涡。虽然家人、友人,无一不期望他能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苏轼知道,仕途永远容不下一个生性放达的自己。于是,他將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虽感“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亦终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动,惟愿“沧海寄余生”。

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终于走到我们面前。

——《迎合本心》

有人指责苏轼游戏人生,可是如果没一点看透看淡后的洒脱豁达的“游戏”心态,他走得过来吗?乌台诗案后,先下牢狱,后贬黄州。没有一点“游戏”的洒脱,他能躬耕垄亩,怡然自足?风雨再大,如没有一点“游戏”的豁达,他能长啸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面对金山寺(当为金山龙游寺)老僧的执画求诗,他的游戏笔墨为自己的一生做了沉痛的注脚。

——《正所谓“游戏人生”》

两段文字叙述的都是苏轼,叙例手段也都是概述加上引用诗句。但论证过程和论证侧重则有所不同。前一段扣住了拒绝使苏轼“走到我们面前”的因果关系,论证拒绝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实为演绎推理中的直言推理。后一段则妙用主客问难的形式,用一连串演绎推理中的假言推理,强调了“游戏”心态对于沉痛人生的重大意义。这两段文字,出于同一考生的可能性不大,在例证法平时的应用训练中,更要强调同一人对同一事例的围绕不同观点的不同论证过程。

大部分考生使用例证法,由于对事例的认识理解片面、肤浅,常常不能灵活运用;又因为缺乏逻辑思维基本常识,论证往往缺少说服力。后一个问题,前文已涉及,不再重复;要解决前一个问题,需要引导考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准备事例。以考生喜爱的“苏轼”来说,要知道他的基本信息,包括名、字、所处时代、家庭背景、历史地位等,这些可以在例证法中作为铺垫;其次,要知道他的主要生平,尤其是代表性事件,平时要练习复述,说出细节,这些可以作为例证法中叙的主题;再次,要了解与他相关的历史评价,这些可以精简例证法中证的文字,增强证的力量;如果能对与之关系紧密的人物,如佛印王弗子由等有所了解,那么应用例证法时,就能全面思辨了。

(三)语言表达方面

1.回归教材

例证法应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侧面,而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内容、练习考试的阅读内容和教师提供各类资料是考生接触最多的语言材料。尤其在2017版课程标准颁布后,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数量大有增加可能。教材中的议论名篇,《拿来主义》《过秦论》《留侯论》《谏太宗十思疏》等等,不仅给考生提供了论证的典范,也提供了遣词造句的巧妙方法,娴熟多变的修辞手段以及摇曳多姿的行文风格。生活之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来源,回归教材,精读教材提供的典范议论文,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首要途径。

2.重视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背诵的过程就是增加例证的过程,就是丰富词汇的过程,就是学习修辞的过程。考生的议论文语言表达,往往以说理为主,语言枯燥乏味,令人读来味同嚼蜡,究其原因,很重要一条就是因缺少背诵而难为无米之炊。当背诵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典范优美的语言表达实例才能转化为考生的内在素养;到了这一步,再经过实践修正和指导,例证法的语言表达优美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

[2]张林.高中议论文写作逻辑性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

[3]余党绪.祛魅与祛蔽: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思辨读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刘春金.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M].重庆:西南大学,2015.

[5]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6]刘江.逻辑学:推理和论证[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童慶炳.童庆炳谈文体创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8]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张晓星.高中议论文论证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0]刘红娟.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内容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11]陈月辉.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2]郭金梅.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理论思考和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3]赵迎雪.高中语文议论文课文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14]刘冬梅.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15]高文华.牵住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牛鼻子——运用教材文进行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之浅见[J].高考,2016(15).

[16]陈俊.培养学生的论证意识,加强议论文写作实效[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2).

[17]何杰.作文教学要找到教学重点[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6,(08).

[18]安杨华.高考议论文写作要增强论证意识[J].中学语文教学,2016,(04).

[19]赵福楼.核心素养: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与归宿[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04).

[20]郑文彬.融入批判性增强说服力——谈谈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J].教育艺术,2016,(01).

[21]郑国民,李倩.加强优秀诗文积累: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变革[J].教育研究,2015,(11).

[22]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09).

[23]钟斌.批判与自我批判——谈如何提升议论文论证的思辨性[J].语文建设,2015,(04).

[24]贺松黎.如何通过阅读提升高中议论文写作[J].新课程学习(中),2014,(06).

[25]杨银平.选择论据及处理论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6).

[17]张颖.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有效教学和实践研究[J].学术研究,2012,(11).

猜你喜欢

事例论点考场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期末小考场
“例”后有“析”方可取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